人民法院审判依据丛书-婚姻家庭条件审判依据

分類: 图书,法律,法律法规,法律法规汇编/手册,
作者: 中国法制出版社 编
出 版 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版次: 1页数: 432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9308240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系列丛书从“案件审判”的角度出发,除完整收录法律、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更涵盖很多最高人民法院对具体问题的答复、复函、会议纪要、地方高级人民法院的司法政策等,同时提炼出每一类纠纷案件所涉及的具体法律条文。适合广大法官、检察官、律师以及其他法律工作者、案件当事人查阅和学习之用。
内容简介
本书从“案件审判”的角度出发,收录了与房地产案件相关的143个法律文件,分为土地篇和房地产篇两个部分。其中,土地篇又分为综合、土地管理、土地权属、土地的取得与出让、农村土地五项;房地产篇分为房地产开发、建设工程、房屋买卖、房地产抵押、房屋租赁、物业管理和房屋的拆迁、安置、补偿七项。
本书区别于一般法律工具书的最大特点在于:
1.重点收录司法文件——除了完整地收录法律、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更涵盖很多最高人民法院对具体问题的答复、复函、会议纪要、地方高级人民法院的司法政策等。
2.依据指引——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新的民事案件案由规定,提炼出每一类纠纷所涉及的审判依据,方便读者迅速查找到具体的法律条文。
3.关联依据——在重要的法律条文下链接本书中收录的与其相关的法律规定,为读者全面了解某个问题的法律依据提供指引。
本书适合广大法官、检察官、律师以及其他法律工作者、案件当事人查阅和学习之用。
目录
常见纠纷依据指引
缩略语
一、综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节录)(2006年6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节录)(1986年4月12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节录)(1988年4月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节录)(2007年3月16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2005年8月2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节录)(2007午10月28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节录)(1992年7月14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2001年12月211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2008年11月251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2008年11月3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08年8月21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节录)(1984年8月30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有关举证时限规定的通知(2008年12月1113)
二、婚姻
(一)综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2001年4月28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2001年12月24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03年12月2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2001年12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节录)(1994年10月2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节录)(2005年8月28日)
……
三、继承
四、收养
书摘插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节录)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7号公布自1987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二章公民(自然人)
第一节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第九条【公民民事权利能力的起止】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第十条【公民民事权利能力平等】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第十一条【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十二条【未成年人的民事行为能力】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第十三条【精神病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第十四条【法定代理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
第十五条【公民的住所】公民以他的户籍所在地的居住地为住所,经常居住地与住所不一致的,经常居住地视为住所。
第二节监护
第十六条【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