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真题详解

分類: 图书,政治 军事,政治,公共管理,
作者: 谭林妃 主编
出 版 社: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 304000版次: 1页数: 189印刷时间: 2009/01/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1407597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荟萃经典真题,名师全析全解。
购正版名师教材,赠名师网授课程。
内容简介
就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教材来说,自2000年起,国家人事部就明令不再编写教材,对于民编教材也微词颇多。毋庸讳言,在社会经济市场化的今天,“官”定的、民编的、抄袭的、盗版的……公务员录用考试教材,林林总总,不下几十种,良莠不齐。正由于上述原因,我们勉为其难地接受了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的约稿,本意在于,尽力为参加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应试者提供一套质量较高的教材和辅导书。而在中国,考试学十分发达,各级各类考试离不开教材和考试大纲,应试者大多希望手中有一本教材以便有所遵循,这就是中国教育与考试的一种现实。事实上,各种质量较差甚至极差的公务员录用教材仍然充斥书刊市场,与其如此,不如努力为应试者提供一套更权威、更科学、更实用的教材。基于上述原因,我们编写了公务员录用考试名师教材。
必须提请应试者在使用这套教材时请注意:第一,阅读教材须和认真研读当年当次的考试大纲相结合,切不要脱离考试大纲来使用教材;第二,复习过程要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以加强训练的针对性;第三,应试者要加强基础训练,掌握基本方法,提高基本能力,开阔视野和思路。
应试者在使用这套教材的时候,一定要学好吃透考前公布的考试大纲,结合当时当地公务员考试的实际,切不可对此机械照搬。
必须强调的是,这套公务员录用考试教材,只是向应试者介绍和阐释应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以及解题答卷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思路,不是为应试者提供什么应试的取巧之技和捷径。应试者只有刻苦学习和钻研,掌握正确的方法,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竞技状态,才能在考试中取得成功。公务员录用考试是一种能力素质考试,寄希望于投机取巧、猜题押宝、不用气力、不下功夫,是不可能取得好成绩的。
全书在编写、出版的过程中,得到有关专家的大力帮助。国家人事部的有关领导和同志给予积极地支持。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的鼎力相助,使这套教材得以顺利出版发行。
目录
第一部分 中央机关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及专家详解
一、2008年1月25日全国人大机关面试真题
二、2008年1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面试真题
三、2008年1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面试真题
四、2008年2月20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面试真题
五、2008年2月21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面试真题
六、2008年2月22日国家邮政局面试真题
七、2008年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面试真题
八、2008年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某局面试真题
九、2008年2月27日国家统计局面试真题
十、2008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面试真题
第二部分 地方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及专家详解
一、2008年2月28日广州市财政局面试真题
二、2008年5月重庆市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
三、2008年5月24日安徽省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
四、2008年5月14.日上午广东省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
五、2008年5月14日下午广东省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
六、2008年5月15日上午广东省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
七、2008年5月15日下午广东省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
八、2008年5月16日上午广东省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
九、2008年5月16日下午广东省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
十、2008年5月17日上午广东省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
十一、2008年5月17日下午广东省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
十二、2008年6月20日湖南省常德市公务员面试真题
十三、2008年11月3日上午辽宁省公务员面试真题
十四、2008年11月3日下午辽宁省公务员面试真题
十五、2008年11月4日上午辽宁省公务员面试真题
十六、2008年11月4日下午辽宁省公务员面试真题
十七、2008年11月5日上午辽宁省公务员面试真题
十八、2008年11月5日下午辽宁省公务员面试真题
十九、2008年11月6日上午辽宁省公务员面试真题
二十、2008年11月10日上午福建省公务员面试真题
二十一、2008年11月10日下午福建省公务员面试真题
二十二、2008年11月11日上午福建省公务员面试真题
二十三、2008年11月11日下午福建省公务员面试真题
二十四、2008年11月11日云南省曲靖市公务员面试真题
二十五、2008年11月15日河北省公务员面试真题
二十六、2008年11月16日海南省公务员面试真题
二十七、2008年11月15日四川省地震灾区公务员面试真题
二十八、2008年11月16日四川省地震灾区公务员面试真题
第三部穷公安系统面试真题及专家详解
一、2006年6月10日下午广州市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面试真题
二、2006年8月16日下午河南省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面试真题
三、2008年1月19日上午河南省招录高速交警面试真题
四、2008年1月19日下午河南省招录高速交警面试真题
五、2008年1月26日北京市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面试真题
六、2008年2月29日上海市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面试真题
七、2008年6月3日河北省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面试真题
八、2008年6月19日湖南省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面试真题
九、2008年7月14日陕西省商洛市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面试真题
十、2008年9月27日江苏省录用交通巡警考试面试真题
第四部分 司法系统面试真题及专家详解
一、2008年6月18日湖南省岳阳市法院系统面试真题
二、2008年7月5日上午陕西省监狱系统面试真题
三、2008年8月17日上午河南省检察院面试真题
四、2008年8月17日下午河南省检察院系统面试真题
五、2008年9月25日四川省法检系统公务员录用考试面试真题
第五部分 海关系统面试真题及专家详解
一、2008年2月21日南京市海关面试真题
二、2008年2月21日南昌市海关面试真题
三、2008年2月22日宁波市海关面试真题
四、2008年2月23日沈阳市海关面试真题
五、2008年2月24日杭州市海关面试真题
六、2008年3月5日深圳市海关缉私局面试真题
第六部分 国税系统面试真题及专家详解
一、2008年2月20日下午北京市国家税务局面试真题
二、2008年2月20日福建省国家税务局面试真题
三、2008年2月23日上午山东省国家税务局面试真题
四、2008年2月25日浙江省国家税务局面试真题
五、2008年2月26日辽宁省国家税务局面试真题
六、2008年2月27日四川省国家税务局面试真题
七、2008年2月29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家税务局面试真题
八、2008年3月8日上午安徽省国家税务局面试真题
九、2008年5月陕西省国家税务局面试真题
书摘插图
第一部分中央机关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及专家详解
一、2008年1月25日全国人大机关面试真题
1.你是一单位的工作人员,有一个上访者说有事要跟你们领导谈,见不到领导他就不走,而此时领导又在外地开会,临走时嘱咐过没有重大事件不要找他,这时你该怎么处理这件事?
2.现在很多中小学生都有手机,本来是方便跟家长联络的,但是很多学生用手机上网,交友,甚至上课时发短信,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3.你组织本单位一些退休老同志乘火车旅游,不巧遇上暴雨,导致前方铁轨塌陷,火车无法继续行驶,要修复至少需要一天时间,而此时有部分老同志由于连降暴雨而身体不适,这时你该怎么办?
4.你工作一段时间之后,领导和同事都觉得你不适合这个岗位,大家碍于面子没有明说,但是已经暗示过你应该辞职,这时你该怎么办?
5.你对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外交部分的论述有什么看法?
专家详解
1.你是一单位的工作人员,有一个上访者说有事要跟你们领导谈,见不到领导他就不走,而此时领导又在外地开会,临走时嘱咐过没有重大事件不要找他,这时你该怎么处理这件事?
【出题思路】
本题属于应变能力测评试题。主要考查应变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自主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评分参考标准】
好:客观,热情,很快找出应变措施予以解决,并采取有效办法沟通协调。
中:知道承担责任,但不能很快找到解决的途径或办法不够有效。
差:不能找到措施,不负责任,不是自己的事不管,直接打电话找领导,或按照社会称许的标准自己负责帮助上访者解决问题。
【答题参考思路】
(1)热情接待,控制局面,想尽一切办法稳定上访者情绪,使其不影响正常工作。
(2)认真倾听上访者所谈事情,并仔细记录上访者反映的问题,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宣传解释;如果上访者还不满意,可以告诉他,领导今天不在,在外地开会,你的意见我可以转达,请你留下联系方式,我会通知你什么时候和领导见面。
(3)整理好问题处理的详细文字材料,在领导回来后向领导汇报。
2.现在很多中小学生都有手机,本来是方便跟家长联络的,但是很多学生用手机上网,交友,甚至上课时发短信,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出题思路】
本题属于对现实某些社会现象和事件的分析和评论类试题。主要考查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评分参考标准】
好:论点鲜明且符合实际,论据充分。论证严密,考虑问题有深度且有独到的见解,言之成理。
中:有自己的论点,论证、说理基本可行,能自圆其说。
差:论证、说理不充分;考虑问题没有深度,泛泛而谈、言之无物。
【答题参考思路】
(1)要一分为二地看待这一现象,手机是一个现代化通讯工具,但它对中小学生来说是一把双刀剑,有好处,也有坏处。如今手机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及的通讯工具,很多正在读书的中小学生也用上了手机。这是中小学生接受新生事物的表现。
(2)在当今时代,中小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学生的人身安全问题往往成为更多家长关注的焦点。尤其中小学生这个年龄阶段比较特殊,有些中小学生逐步进入一个不需要家长接送的阶段。而中小学生难免在上下课的过程中有一些变动,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家长对孩子的安全、去向、行踪非常地担心,有了手机对保持和家长的联络、保证孩子的安全,尤其是上学和放学路上的安全问题有一定的作用。
当然中小学生拥有手机也有负面影响。中小学生毕竟自制力不够强,手机集合了多种功能:MP3、MP4、发短信、聊天、游戏,那么对于一个自制力还不强的学生来讲,要抵制这种诱惑确实不易;手机的众多功能很容易让学生在课堂上分神,影响e-习;手机价格型号不一,几百块钱到一两千块的都有,容易使中小学生产生攀比心理;短信费、上网费、通话费等过高,加重了父母的经济负担;手机信息安全存在诸多问题,用手机下载或浏览的黄色、暴力等信息对中小学生的成长不利。
(3)对中小学生使用手机问题只能疏导,不应该一刀切,禁止使用手机。老师和家长对中小学生使用手机问题要正确引导;商家可以针对中小学生市场,开发仅供中小学生使用的手机。根据中小学生的用途需求来限制一些功能,比如说首先要有全球定位的功能,即使是在关机状态下,也可以让家长知道孩子的位置,这是家长最关心的一个用途。第二,要有基本的通话功能,但要有一些限制呼出,比如说国际长途或者特别长时间的呼出,可防止一些自制力比较差的中小学生拨打一些不良电话时间过长。第三,对于短信和一些娱乐的功能也要有一定的限制,如彩信或者游戏等,避免孩子分心。
3.你组织本单位一些退休老同志乘火车旅游,不巧遇上暴雨,导致前方铁轨塌陷,火车无法继续行驶,要修复至少需要一天时间,而此时有部分老同志由于连降暴雨而身体不适,这时你该怎么办?
【出题思路】
本题属于应变能力测评试题。主要考查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评分参考标准】
好:能把各种情况都估计到,很快找出应变措施予以解决,并采取有效办法沟通协调。
中:知道承担责任,但不能很快找到解决的途径或办法不够有效。
差:不能找到措施,不负责任。
【答题参考思路】
领导派我组织这次活动是对我的信任,遇到这种特殊情况,一定要冷静思考,考虑到各种情况,积极地想办法,找措施。办法总是会比问题多的!
首先向老同志询问身体不适的原因和严重程度,是否携带相关药物;如果需要可以请求列车工作人员或车上乘客尤其是乘客中医务工作者的帮助;如果塌陷地点在城市附近,要想办法去购买药物;如果老同志的身体不适比较严重,可考虑送附近医院;征求老同志意见,如果身体不适不能继续旅游,可考虑适时返回;随时关注老同志的身体变化;寻求其他老同志的帮助,相信老同志们的丰富经验会提供很大帮助;及时向主管领导电话汇报情况,请求指示。
活动结束之后,要认真总结准备不足之处,全面深刻地吸取教训,认真做好检讨。并将这些内容形成书面材料,上交领导,请领导对自己进行批评、处分。检讨自己在这次活动组织中的表现,发现问题及时改正,以免今后再犯类似的错误。
4.你工作一段时间之后,领导和同事都觉得你不适合这个岗位,大家碍于面子没有明说,但是已经暗示过你应该辞职,这时你该怎么办?
【出题思路】
本题属于处理人际关系能力要素测评题。主要考查自我情绪控制能力、人际沟通的意识与技巧等。
【评分参考标准】
好:能够自己分析和请别人帮助分析自己不适合的原因,并能提出及时有效的方法解决。
中:分析较全面,语言表达较清晰。
差:立即主动辞职或提不出解决办法还要一直坚持留在岗位上。
【答题参考思路】
首先要感谢领导和同事们对自己自尊心的照顾,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
然后,自我反思,分析查找自己不适合这个岗位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向平时相处比较好的领导和同事征求意见,请他们帮助分析不适合这个岗位的原因,并请他们支招。积极改进自己的不足,学习与岗位相关的知识,向领导和同事们学习,争取尽快适应岗位需要。
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证明自己确实不适合这个岗位,会主动向领导申请辞职或调整到较适合的岗位。
最后,认真总结不适合现在岗位的原因,调整心态,在新的岗位上从头再来。
5.你对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外交部分的论述有什么看法?
【出题思路】
本题属于时政分析题。主要考查政治素养、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评分参考标准】
好:分析全面,观点正确清晰,语言表达准确。
中:分析较全面,观点正确较清晰,语言表达比较准确。
差:分析不全面,观点偏激,语言表达不准确。
【答题参考思路】
十七大报告在阐释我国外交政策时指出,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有关外交的论述,揭示了新时期中国外交和对外关系方面的基本方略。
走和平发展、独立自主的道路始终是我国外交奉行的准则,是我国在处理对外关系上的必然选择。而推动构建和谐世界,与世界各国实现合作共赢则是我国外交致力于发展的目标,这二者之间有着内在的、密不可分的联系。
和平发展是我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将坚持的道路,而建设和谐世界则是我国对不和谐的国际关系、不民主的国际政治提出的富有针对性的倡议。这两方面是未来指导外交工作的重要标尺,同时是中国对处理国际关系作出的重要贡献。
十七大报告将外交理念与国家总体战略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把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宏伟目标,与中国自身实现“和平发展”的长远战略结合在一起,这将成为很长时间内指导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
除了宏观战略和总体原则,报告从经济、文化、安全、环保等多个角度阐述了我国外交的基本立场:
第一,报告中提出“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将互惠双赢地开展双边经济合作的定位,拓宽到所有国家的范畴,不仅从经济角度诠释了中国的对外交往的原则,也是中国倡导建设和谐世界的具体体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