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丛刊(1999.4)
分類: 图书,文学,文学理论,
作者: 王杰主编
出 版 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12-1字数: 200000版次: 1页数: 253印刷时间: 1999/12/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6332953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辑为读者推出一个新的栏目——“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研究”。该栏目中,本刊特约编委、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乐黛云先生的《文学人类学与》一文向读者介绍了文学人类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缘起与发展过程,并指出借鉴文化人类学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对传统经典进行诠释,能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本土文化与异质文化的特点,文学人类学预示着下世纪文学、文化研究的重要方向。彭兆荣先生则在《文学与人类学的叙事逻辑》一文中追根溯源,阐明了文学与人类学的共同旨趣,指出两者在叙事逻辑与文本处理上存在的相似性,倡导文学与人类学的沟通,反映了当前学科整合的新趋势。刘士林《论比诗的源流》一文不仅采用了传统的文献研究方法,还利用古代壁画和出土文物作为旁证,以现代民俗为参照,体现了“礼失而求诸野”的精神,与文学人类学提倡的文献、考古、田野调查“三重证据”正相吻合,是文学人类学研究的一个精彩范例。
目录
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研究
文学人类学与《中国文化的人类学破译》
民间故事研究的本质
源流追溯:文学与人类学的叙事逻辑
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文化人类学意义
日本著名学者丸山圭三郎的索绪尔研究综述
论比诗的源流
头颅与生殖:一个观念的原型分析
“伯禹腹鲧”:孤雌生殖神话的换位阐释
艺术拆半与巫术象征——论良渚文化的美学文化学意蕴
东方美学与文论
中国美学走向世界——第14届国际美学大会随感
浙派词学与中国传统美学精神
感兴:意境创造的艺术思维形式
论“气象”
“丽词雅义”论
从《武夷棹歌》论朱熹诗歌的双重文本
东方文化与文学
《摩诃婆罗多》中的插话《莎维德丽传》
斐洛隐喻解经中诗的地位考
论盛唐乐舞
论汉赋的和合文化
唐代诗人所发现的山水之美与岭南地区——中国岭南地区文学研究的倡言
东方文库
面向新世纪的文艺学建设——1999世纪之交:文论、文化与社会学术研讨会综述
比较中的重构
后现代之后——评王宁的《后现代主义之后》
《东方丛刊》1999年总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