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晋江

分類: 图书,政治 军事,政治,中国政治 ,
作者: 张君朗,唐春晓 主编
出 版 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1字数:版次: 1页数: 504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9705285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30年来,晋江从一个贫穷落后的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快速转型,社会经济全面发展,2007年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居全国百强县(市)第6位,“晋江模式”、“晋江品牌”蜚声海内外。晋江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吸引了众多学者,他们以其特有的敏锐与深邃,为晋江改革发展把脉、呐喊、献计献策,产生了丰厚的研究成果。《解读晋江》从中遴选精华、组合编排并进行了精要点评。该书对于总结晋江改革发展的历史经验,进一步探索县域现代化科学发展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对学者进一步研究晋江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目录
序一
序二
总论:县域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晋江模式新发展:县域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晋江模式新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晋江模式新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晋江模式
论“晋江模式”
“晋江模式”发展战略初析
发展乡镇企业要走自我创新的道路
——兼论“晋江模式”
“晋江模式”的农村城镇化道路及其启示
从“晋江模式”看地方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晋江的发展与市委的领导
城乡一体化
晋江县耕地向种田能手集中的探讨
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推行土地股份合作制
——晋江市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调查
晋江以工业化破解“三农”问题的启示
晋江城镇的历史形成和发展趋势
晋江市农村城市化的发展与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晋江侨乡的劳动力流动与人口城镇化
从内生型城市化到建构型城市化——我国城乡一体化中的“晋江模式”
民营经济
发展社队企业是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
——晋江县农村社队企业调查报告
再探晋江县的来料加工等对外经济活动
晋江传统文化与民营企业家阶层的形成
论福建省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家族企业制度创新
——以福建省晋江地区家族企业的现状及发展为例
晋江突破:“洋帽子”企业的回归之路
产业集群
构建晋江产业聚集的地方特色
中小企业集群与晋江经济增长分析
晋江构建八大体系促进产业集群升级
晋江市产业聚集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
福建晋江产业集群发展的启示
从晋江现象探讨产业集群与名牌簇群的产生和发展
我国中小体育用品生产企业产业集群聚集研究
——以福建晋江运动鞋产业集群为实证
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企业集群升级路径研究
——以晋江鞋企业集群为例
品牌战略
福建晋江鞋业在创建品牌过程中的问题和对策
主创品牌和产业群聚互动中的晋江制鞋业
晋江:从“国产小洋货”到“品牌之都”
嵌入性:透析晋江鞋业“造牌运动”的一个视角
晋江民营企业品牌文化创新研究
社会建设
晋江海外联系的变化与经济社会结构改造
改革开放以来捐赠在晋江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对外开放后福建侨乡的经济发展与海外华侨华人的经济作用
——以晋江市为中心
地方社群传统与政府主动性
——福建晋江慈善总会对构建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启示
社会网与基层经济生活——晋江市西滨镇跃进村案例研究
转型进程中东南沿海县域社会阶层的实证分析——以福建省晋江市为例
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服务型政府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
——晋江市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调研与思考
科学发展服务社会——以晋江电子政务建设为例
政府诱导型创新:晋江市政府在民营企业制度创新中的作用解读
政府社会保障管理职能——以晋江为例
发挥政府服务职能构筑晋江区域品牌
晋江精神
晋江精神:一种开创型的文化合力
“经济人”与晋江精神
晋江经济崛起之海洋文化观
地方传统与晋江社会经济的发展
附录一有关晋江的部分著述目录
附录二1978~2007年晋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编后记
书摘插图
晋江模式新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晋江市近三十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是举世瞩目的,总结晋江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概括晋江模式及其新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我们可以得出若干重要的经验与启示。
一 一个县域可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一国内部的一些地区可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不仅仅局限于那些发展基础较好的大中城市,发展基础薄弱的县域也可以实现赶超式发展,晋江的实践生动地验证了这一观点。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里,晋江由落后的农业县进入到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城市化与社会事业都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社会结构也相应向现代社会结构转变。所有这些都表明,一个县域在现代化进程中是可以走在前面的。对此可能会有不少欠发达地区的人们会认为,晋江的现代化经验太特殊了,全国没有多少县市能具备晋江那样的现代化实践条件,不具有普遍性与可复制性。实际上,这不仅仅是一个常识性问题,也是一个现代化研究的重要理论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