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氓·国家
分類: 图书,管理,金融/投资,国际金融,
作者: (美)波纳,(美)拉吉瓦著;徐炜韬译
出 版 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版次: 1页数: 248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8614229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政治权力在华盛顿,金融权力在纽约,美联储却拥有控制二者的真正的权力!我们轻易地被无耻的谎言、自封的改革家、军事救世主和世界大改良家大骗特骗!
市场的繁荣、爆发,泡沫的破灭,铤而走险的资本家,贪婪的基金……让你看清楚他们的真面目。
这本书打破了人们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它如此出众、思想深刻又充满着阅读的乐趣。
纳西姆尼占拉斯塔勒布 《黑天鹅》作者
现代中央银行体制是和洗劫银行一样恶毒的勾当。虽然劫匪的罪行大而明显,人们却经常误认为中央银行家是老实人。
大繁荣是一个骗局,因为它是布什时代的资产价格泡沫,而不是艾森豪威尔时代的经济繁荣。
必须有人在公众奇观中划船,因此出现了一般选民、爱国者、士兵和愚蠢的储蓄者。他们必须在对他们个人而言毫无意义的战争中通往直前、牺牲生命。他们必须准备好,被通货膨胀和股市崩盘彻底毁灭。每个过度都必须处理,每个泡沫都必须刺破,最终帝国军被击溃;纸币最终消失。
内容简介
畅销书作家威廉•波纳是金融世界特立独行的观察家。尖锐的批判,尤其是在金融投资领域的奇特视角使其蜚声美国。市场的繁荣、爆发,泡沫的破灭,铤而走险的资本家,贪婪的基金……能够帮助普通读者理解异常复杂的经济、金融及社会问题,没有枯燥的统计图表和晦涩的理论,只有辛辣的笔触与深刻的阐释。
现在,在《流氓•国家》中,波纳与拉吉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广泛的视角去审视公众行为对社会的破坏性影响。为什么会这样?他们问道。当健全的、负责任的人聚集到一起时,是什么样的奇异力量使其变成不理性的乌合之众?是什么让他们相信那些吹牛皮的骗子、富于煽动性的政治家,让其轻而易举地操纵自己?为什么他们在空洞的口号冲击下宁愿放弃自己的良好判断力和行动能力?为什么通往地狱的道路上满是金钱的意志?为什么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会有傻瓜,为什么在美国哪儿有上流阶层哪儿就有流氓?
在对问题的解答中,作者将目光投向联邦储备银行主席和目前的泡沫经济,游刃有余地穿插了大量历史和金融知识。他们警告说,由格林斯潘释放并被华尔街的数学天才们放大了的巨额信贷实际上是很大的经济风险,尽管华尔街宣称经济将继续繁荣。
作者简介
威廉•波纳Agora出版集团的董事长和CEO,金融时事通讯刊物《每日结算》(The Daily Reckoning)的创始人。《每日结算》在美国和英国已拥有50多万名读者,并被翻译成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备受主流媒体推崇。他还著有畅销书《清算美国》,同时也是《债务帝国》的合著者。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格林斯潘:泡沫国王
第一章终结泡沫
美元从这里出发
人们都被格林斯潘诱惑
科技股的破灭
格林斯潘的决定
泡沫先生
成功足最大的失败
货币天堂
傻瓜宏观经济学
第二章房产市场的葬礼
房地产大衰退
升上去的必然会降下来
第三章中央银行的欺骗
世纪繁荣一去不返
格林斯潘的自述
第四章一切泡沫的根源
对冲基金大崩溃
赚钱,我得,赔钱,你担
美国这艘“泰坦尼克号”
非理性大众为金融家埋单
第二部分让世界变乎
第五章数字游戏
魔术数字
人为什么发疯
人都是不一样的(最好这样不变)
第六章世界平坦的谬论
弗里德曼之类的世界改良家
天使帝国
复活节起义
第七章全球化的两面性
市场来到马德拉斯
全球化邪恶的一面
道琼斯之道
黑天鹅和肥尾
花椰菜的智慧
发展障碍
改良社会的麻烦
第三部分好战的救世主
第八章幻想帝国
公众奇观的第一个阶段——谎言
公众奇观的第二个阶段——闹剧
公众奇观的第三个阶段——灾难
十足的笨蛋
第九章革命英雄
所有货币之道
别为艾薇塔哭泣
第十章战争与回忆
罂粟花
赞美笨蛋
伦敦闪电战
伊万的战争
伯里克利:我会从我们的祖先开始谈起
第四部分批判非纯粹理性
第十一章空想社会改革家变质了
黑衫下的蓝血
世界改良家
仍然试图逼迫东方
什么伟大计划?
哈里发和十字军战士
第十二章伟哥时代的爱情
恭维的欺诈
伟哥时代的爱情
婚姻的衰败:追逐幸福
婚姻的衰落:巴西
交配游戏
公司高层
无赖艺术家的画像
猢狲把戏
捆绑的绳子
闪闪发光的谎言
第十三章金星凌日
两种不同的世界改良家
美国对众神的背叛
美国人的大脑:设计的瑕疵
不能说“不”
本能
文字游戏
直观
真正的英雄
第五部分捕猎女巫和战鼓
第十四章恶魔的驱使
异常流行的新闻标题
女巫
见证迫害
女巫之槌
如何烹制炖火鸡
麦克马丁幼儿园
歇斯底里的历史
第十五章有关战争的文字
小文人的自负
波多马克军团
欺骗国内民众
不及英国军队:“一战”期间的英国宣传
闲话比利时
第六部分远离乌合之众
第十六章如何不上华尔街的当
你真的想致富吗?
有多少钱才算有钱?
新闻工作者的忏悔
避开乌合之众
第十七章心灵的傀儡
加等于
专家帝国
秩序和无序
贵腐酒
荣耀时刻
彼拉多的错误
智慧与信仰的礼遇
致谢
书摘插图
第一部分格林斯潘:泡沫国王
第一章终结泡沫
纸并不值钱,值钱的是钱的灵魂,而不是钱本身。
美元从这里出发
——托马斯•杰斐逊
2006年年初,伦敦《每日邮报》刊登了一篇关于马克•麦克唐纳的文章。43岁的马克来自诺福克,他经历了报纸所说的“信用卡杀人”。和本书的作者一样,他也是个作家,薪水也不特别高。但是,和本书作者不同,他拥有多张信用卡。他的负债累计达12万美元左右,他尽量按最低还款额还款,但是,债务负担实在太重。最终,身为两个孩子父亲的麦克唐纳决定,与其背负一身债务,不如躺在铁轨上,让早上7:09分开往伦敦的列车碾过自己的身体。
《每日邮报》写道:“麦克唐纳先生之死是最近两年第5起信用卡导致的自杀事件。”该如何解释如此怪异的行为?怎么能预防它?
麦克唐纳的妻子抨击信用卡产业。她说:“他们只对赚钱感兴趣。”但是,谁不对赚钱感兴趣?和21世纪初文明宏伟大厦根基的无限制消费信用的利益相比,两年内5个人自杀似乎是很小的代价。
《每日邮报》的报道有点结束争论的意味。报纸指出,和前一年相比,需要信用咨询的人多了一倍。1个月内,2.5万人拿起了电话。此外,每一个像麦克唐纳那样去意已决的作家后面,一定有成千上万个优柔寡断的水暖工和举棋不定的面包师。他们胡乱应付,希望自己永远不会被债务追赶上。
但是如今,胡乱应付的结果是不可预测的。因为无论在什么地方,人们都很难逃脱金钱巨大奇观的传染。
还在担任美联储主席时,艾伦•格林斯潘在办公桌上放了一块“钱从这里滚开”的牌子,作为对哈里•杜鲁门著名的警句“责任推脱,到此为止”的回应。杜鲁门承认:他应对自己监管之下发生的一切事情负全责。
但是,格林斯潘的座右铭隐含着另外一层意思。年轻时的艾伦•格林斯潘曾经写过一篇著名的论文,解释为什么不被黄金支持的纸币是欺骗和麻烦。但当他成为顶尖银行家后,美国印刷出的纸币比其他美联储主席在任时都要多。这是多么非凡的成就啊!他却不为此承担责任,也没有人投诉他——因为至今投诉无门。
因此,2006年早春前,美联储主席的成就在世界上大多数人看来仍然合理而迷人。美元仍然有街头信誉,格林斯潘先生仍旧是个天才。
现在,我们站出来,既不夸奖他,也不贬损他,而是惊叹于史上最壮观的非理性公众奇观。
我们已经提到过,每个公众奇观都从谎言开始,然后发展为闹剧,最后以灾难结束。投资市场有数不清的例子:的确,它们完全符合这个步骤。我们不是讽刺,而是诚挚地钦佩这些市场、金融产业和自由新闻完美和谐地一起工作,一同欺骗投资者,让他们准确无误地在错误的时间做错误的事情。
因此,让我们从最后开始谈起。或者至少从今天开始。
2007年,我们开始享受一段长时间的持续繁荣。互联网出现以前,股市一直很好,经济也经历了近40年来最长时间的持续增长。当然,这段从“二战”结束起维持至今的长期繁荣也经历过危机。但是,我们首先集中考虑艾伦•格林斯潘掌权美联储的时期——从1987年到2006年1月的18年。
在繁荣似乎受到威胁的几个例子里,例如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崩溃、亚洲金融危机和千年虫恐慌,格林斯潘先生都站出来,灌了几个篮。投资者开始有所期待,视格林斯潘为灾难救星。他们认为格林斯潘有神灵般的力量。《财富》杂志就有一期封面文章的标题是《我们信任格林斯潘》。
参议员约翰•麦凯恩提议:不仅任命格林斯潘为美联储终身主席,而且下辈子还让他当。格林斯潘也许不是无所不能,但是,人们普遍认为他能增加物质利益。
人们都被格林斯潘诱惑刚上任几个星期,艾伦•格林斯潘便面临首次考验:1987年股灾震惊了世界。格林斯潘从事经济预测工作,业绩之差众人皆知。如果让他驾驶经济预测这辆车,你不会愿意和这位大师一起钻进前排座位。因为他闭着眼睛开车,一头扎进金融黑洞、股市崩盘、泡沫、萧条和衰退之中。
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降22.6%。今天,类似的下跌会引起指数下降约3 000点。但在当时,这种下跌的起点低得多。黑色星期一的道琼斯指数大约为2 200点。当时的崩盘将市场掏空,一天内股东的财富缩水约5 000亿美元。
全世界的市场都在下滑——即使在没有程式交易或投资组合保险的市场。澳大利亚下跌41.8%。截至月底,香港下降45.8%。有的人精神完全崩溃,甚至有一名客户跑到股票经纪人办公室里开枪扫射。那时股市很早就停盘,留守的经纪人则将大门紧锁。
艾伦•格林斯潘迅速做出反应。他把联邦基金利率调低几个基点。现在回想起来,那样做根本没有必要。危机结束、尘埃落定之后,投资者迅速恢复元气。五周内,股市进入新一轮牛市,再次冲上2 500点,并在12年后升至12 000点。
那是一段美好的时光:国家基本处于和平状态;国家繁荣;老乔治•布什执掌白宫。
通货膨胀在缓和,贷款利率长期以来处于下降趋势,对此格林斯潘不明白。相反,美联储的这位新司机脚踩油门,朝着错误的方向出发。担任美联储最高职位后,他开始紧缩利率。这个过程只是偶尔被他对1987年股灾的反应打断。联邦基金利率从1987年8月11日他上任时的6.5%升至1989年的10.7%。更高的借款成本也许导致了1990年的经济衰退。老布什认为艾伦•格林斯潘会帮助他赢得大选。希拉里•克林顿似乎也这样认为。比尔•克林顿大选获胜后,希拉里在就职仪式上就站在靠近格林斯潘的位置。接下来的8年里,他们3人统治着这个国家。格林斯潘做了个180度大转弯后,就再也没有回头。
几乎就在比尔•克林顿宣誓就职的同一天,东京股市崩盘。20世纪90年代,迫切想让经济奇迹回来的可怜的日本人用尽了一切办法,包括以零利率放贷。这样做创造了利差交易,即投机者在“口袋怪物的家乡”(日本)以极低的利率借款,然后在能产生高额回报的地方投资。20世纪90年代,现金经常投资于美国股市。2000年以来,新兴市场和房地产则一直最受追捧。最近,人们又开始青睐美国国库债券。
艾伦•格林斯潘入主美联储时,道琼斯刚过2 500点,传统30年按揭贷款利率超过10%。2006年1月31日他卸任时,道琼斯指数约为11000点,30年按揭贷款利率约为6%。
现在还不清楚这种利率降低的趋势会如何结束。但是即使利率继续降低,也不可能因为同样利好原因,或者产生艾伦•格林斯潘想要的相同利好结果。1987年担惊受怕的投资者,20年后自信且自满。道琼斯指数跌至2 500点时恐慌的人们,在它升至11000点时显得很平静。1987年,国际信贷衍生品市场几乎不存在,但是到了2006年上半年,它的规模已达370万亿美元,半年上升了24%,但2005年下半年仅上升5%。20世纪80年代还在担心自己如何还得清5万美元按揭贷款的房主,如今已经贷款20万美元,而且根本就不打算还这笔钱。
为什么?原因很简单。中央银行挣钱不是容易就是难。例如,联邦基金利率的上涨让借钱变得相对困难。因此,现行利率像是一种经济调速器。
无论何时,人们都在关注各式各样的花销。大量的计算都能简化成为两个问题——花多少钱?带来多少回报?
消费者大多关心第一个问题——花多少钱?以及我买得起吗?但是,商人也提前考虑贷款将产生的回报。如果回报超过了支出——最大限度误差内——借钱花才有意义。因此,利率越低,项目就越有意义,经济运行速度才更快,每个人也就更高兴——至少暂时如此。
网络泡沫的巅峰时刻,风险投资家和上市公司发现他们能贷到巨额贷款——例如,电信公司拿走1997~1999年期间新发行债券的40%。在缺少任何经得住考验的商业模式的情况下,亚马逊一家网站就贷款22亿美元。人们只关心成长和动力,而不关心信贷质量或者资产负债表。狂热达到巅峰时,投机垃圾都以最低为7.5%的息票认购。一位电信战略家后来说:“1996年,14家公司总市值约为1 000亿美元。4年后的泡沫期间,它们的市值约为14 000亿美元。现在它们又回到了2 000亿以下。因此,大约4年的时间里,它们增长了1 000亿,又跌了1000亿。”
格林斯潘的理论是,通过仔细控制信贷成本和货币供应,他能避免严重的经济滑坡。但是,美联储主席改变不了任何关键问题——他无法消除产能过剩、抵押债务,或者亚洲竞争,也提高不了美国工资。他只能让钱来得更容易。而且,我们很快会解释,他只有借助欺诈才能做到这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