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视野下的农村教育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世界各国教育,
作者: 翁乃群 主编
出 版 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版次: 1页数: 367印刷时间:开本: 20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970605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关于农村教育的田野调查文集。调查开展于2001年至2003年期间,田野点分别为川、滇、黔的四个包括汉族和多种少数民族的村落。文集从村落的视角对农村教育的宗旨、导向和课程内容进行了反思和批评。五位作者以不同的写作风格,相异的分析框架.描述和探讨了城市与农村文化、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巨大差异使长期以来以城市为导向的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文化的高度分离,以及难以适应为农村社会文化发展培养人才、提供知识和技术资源的问题。文集中五位作者的著述有一个共识——因地因时制宜,以农民、农业、农村发展为本应是推进农村教育发展的方向。
作者简介
翁乃群,美国罗彻斯特大学人类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 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对川滇边境纳日人的社会文化开展了深入的田野文化研究,并发表有《女源男流:从象征意义论川滇边境纳日文化中社会性别的结构体系》、《公众领域家户化:纳日社会的公众领域与家户领域及其社会性别问题》和《蛊、性和社会性别——关于我国西南纳日人中蛊信仰的一个调查》等论文。主编《南昆八村——南昆铁路建设与沿线村落社会文化变迁》。曾在《读书》杂志发表过多篇文章。
目录
城市导向的农村教育
对农村教育量化指标的质性思考
城乡二元体制与外向型(精英型)农村教育
精英型教育的历史渊源和平民教育的兴起
人观、宗教信仰、社会性别与农村基础教育
结语
村落知识资源与文化权力空间——滇西北永宁乡拖支村田野调查
引言
从家屋到社区
国家教育和地方性知识之间
结语——从乡野到庙堂
村落社会文化与国家教育——川西南泸沽湖镇一村小及其所在村落的田野调查
乡镇、村落与村小
摩梭人及其文化
村民的经济生活
远嫁他乡与外出打工
三村的教育状况
三村教育问题原因的探讨
农村教育新举措的初步实践
自上而下的村落经济发展规划与村民们的反应
改善农村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贫困乡村教育的文化嵌入——黔西北石门坎的田野调查
引言:一个贫困山村的文化景观
关于调查方法
社区选择:石门坎经济地理和文化地理
村民的教育程度
学校困境和学生困境
记忆:石门乡村教育过去的辉煌
记忆:穷人求学和穷人办学
一个村庄两种教育
现代教育在贫困社区的嵌
村庄与教育——黔西南一个民族混居村庄的田野研究
进入研究
村庄的人口与政府的管理
如何走出去?
教育:出去的通道?
边地的文化
谁在坐井观天?
乡村世界中教育的缺席
中国乡村教育实践的检讨
启蒙与回归:乡村教育中的精英实践
公平或效率:乡村教育中的国家选择
谁的教育?农民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书摘插图
村落知识资源与文化权力空间——滇西北永宁乡拖支村田野调查李小敏
2001年7、8月和11月,笔者在云南宁蒗县永宁乡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人类学田野调查。本文在这次调查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对一个村落的描述,关照在国家化和全球化的双重冲击下,乡土社会以及地方性知识体系如何应对,以及此一场域中不同文化权力的互动。此外需要指出,本文主旨并不在提供全方位的社区研究,而重在描述知识资源的分配与传承。由于这是一个“进行中”的命题,所以我们的观察不可避免地要带上动态的色彩。
宁蒗位于中国西南川滇交界的偏僻山区,俗称小凉山。民国初年废永宁土府、蒗蕖土州入永北县(1934年改永胜县),合并为宁蒗县佐,1936年11月升宁蒗设治局,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改县,全称宁蒗彝族自治县,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国家级特困县。全县人口21.8万人,境内居住彝、汉、摩梭等12种族群,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8.1%,全县总面积6025平方公里,分布在海拔1350~4510米之间,多为高寒贫瘠山区,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98.4%,具有边疆、多山、多民族三位一体的特点。该县以农业为主,基本县情是高赛贫困,到目前为止还有8万多人没解决温饱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