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阻油气藏测井识别评价方法与技术

分類: 图书,工业技术,石油、天然气工业,
作者: 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公司编著
出 版 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7-1字数: 615000版次: 1页数: 371印刷时间: 2006/07/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2155346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三篇。前两篇主要介绍了低阻油藏的成因机理、分布规律,以及用测井资料识别评价低阻油层的主要方法。第三篇以我国油田七个典型低阻油藏为例,解剖了低阻由藏测井评价的思路与方法。是一本较好的低阻油藏测井评价培训用书,适合现场从事油气勘探开发工作的地质、测井、油藏工作者阅读,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目录
绪
第一篇低阻油气层的成因机理研究
第一章低阻油气藏地质背景分析
第一节地质构造作用对低阻油气藏的影响
第二节沉积环境及沉积相带对低阻油气藏的影响
第三节成岩作用对低阻油气层的影响
第二章高不动水饱和度作用
第一节高不动水饱和度的成因
第二节不动水饱和度与电阻率的关系
第三节小结
第三章粘土附加导电作用
第一节粘土的性质
第二节粘土的附加导电能力
第三节粘土附加导电作用下的泥质砂岩电阻率变化规律
第四章导电矿物作用
第一节地层中黄铁矿的含量及分布形式
第二节黄铁矿对感应和侧向测井的影响
第三节测井实例分析
第四节受黄铁矿影响的电阻率曲线校正方法探讨
第五章油水分异作用
第一节烃柱高度
第二节烃柱高度与饱和度的关系
第三节烃柱高度、饱和度与电阻率的关系
第六章油水层矿化度差异作用
第一节地层水矿化度差异的成因
第二节地层水矿化度与储层电阻率间的变化规律
第三节自然电位曲线分析矿化度差异
第七章钻井液侵入作用
第一节钻井液滤液侵人机理研究及电测井响应数值模拟
第二节钻井液侵人油、水层电测井响应特征研究
第三节钻井液侵人油气层电测井岩石物理经验校正
第四节小结
第二篇低阻油气层的测井识别与评价的方法技术
第八章常规测井信息定性提取和分析技术
第一节低阻油气层常规测井曲线的一般特征
第二节低阻油气层定性分析技术
第九章 电阻率和中子伽马时间推移测井分析技术
第十章 自然电位测井识别低阻油气层技术
第十一章声波测井和中子测井识别气层的方法
第十二章核磁共振测井烃检测技术
第十三章MDT测井技术在低阻储层流体识别中的应用
第十四章阵列感应成像测井应用分析
第十五章储层定量评价方法和技术
第十六章双饱和度评价方法
第十七章低阻油气层的分布规律及预测
第三篇低阻油气藏的测井评价思路与方法
第十八章南堡凹陷柳赞油田柳102区块低阻油气藏的发现和评价
第十九章饶阳凹陷留西地区路43区块低阻油气藏的评价
第二十章测井评价技术在准噶尔盆地陆梁油田低阻油气藏勘探中的应用
第二十一章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2低阻油气藏测井评价
第二十二章 辽河月海油田海南3井区低阻油气层测井评价实例
第二十三章轮南披覆构造低幅度低阻油气层
第二十四章苏丹x区块低阻油气藏的测井识别评价方法
第二十五章油藏中饱和度(电阻率)分布规律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章 低阻油气藏地质背景分析
低阻油气层的形成不仅有其微观的岩石物理机理,从宏观上分析,构造、沉积环境、沉积相带、成岩作用等也对低阻油气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岩石物理成因揭示了低阻油气层的本质,地质条件的特殊性是低阻油气层岩石物理成因的基础。因此研究低阻油气层产生的地质背景,研究岩石物理成因与地质背景之间的关系,譬如,低阻油气层一般岩性都比较细,那么什么沉积相带符合这样的特征?反过来是不是这些相带出现的地方都会出现低阻呢?什么样的成岩作用会使微孔隙发育呢?是微孔隙就一定发育低阻油气层吗?将会有助于低阻油气层的识别评价和预测。
第一节地质构造作用对低阻油气藏的影响
构造作用控制着盆地的形成、发展与演化,控制着盆地沉积体系的空间展布和生、储、盖组合,控制着盆地中油气圈闭的形成,因此也从一个角度控制了其中油气的生成、运移与聚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