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高等教育文库.大学之忧丛书—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底线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中国教育 ,
作者: (美)科伯著,晓征译
出 版 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1字数:版次: 1页数: 297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301139585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如何将大学院系变为获利中心?如何防止产业对科研进程横加干涉?学术活动遭遇利润盈亏问题时会怎样?本书对这些重大的问题进行了精彩的剖析和探讨。
本书描述了美国高等教育领域因持续加速的市场化而造成的巨变:为竞争精英学生,各大学将自己“品牌化”以增加吸引力;对学术超级明星开出天价工资以提高大学的知名度和声望;由纳税人资助的学术研究变成了有利可图的专利;学术思想以最高的价格被竞价者买走;在市场经营的压力下,文科逐渐萎缩。
内容简介
如何将大学院系变为获利中心?如何防止产业对科研进程横加干涉?学术活动遭遇利润盈亏问题时会怎样?《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底线》对这些重大的问题进行了精彩的剖析和探讨。
《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底线》描述了美国高等教育领域因持续加速的市场化而造成的巨变:为竞争精英学生,各大学将自己“品牌化”以增加吸引力;对学术超级明星开出天价工资以提高大学的知名度和声望;由纳税人资助的学术研究变成了有利可图的专利;学术思想以最高的价格被竞价者买走;在市场经营的压力下,文科逐渐萎缩。
《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底线》详尽探讨了美国高等教育领域内强劲的市场化动力,既赞赏企业化的活力打破了学术界的沉闷氛围,又对商业价值和市场标准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泛滥怀有隐忧。《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底线》指出,市场在高等教育中应该有一席之地,但同时又必须恪守界限,不能超越自己的底线。
《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底线》案例典型,眼光独到,叙述生动,结论极富于洞察力,是高等教育及公共政策等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者的必读之作。
作者简介
大卫科伯(David L.Kirp),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公共政策教授,著述甚丰。
目录
前言:新的大学
第一编 高等教育的市场
一 这个幼小的学生去了市场
身份盗窃
马加尔的方式
吸引学生的诱饵
产品标价
不惜代价:改变学院经历
操纵市场
“我指导的不是申请,是生活”
有可能进行“地区军备控制”吗?
二 尼采的地位:芝加哥大学
罗伯特赫钦斯的幽灵
问题的核心
但丁还是德里达?
与雨果的矛盾
数字
雨果之后:更加平静、温和,并且几乎没有变化
三 本杰明拉什的“孩子”:迪金森学院
濒临灭绝的种类
“没有因英语而死”
形成“思想共享”
学院大门上的牌子
四 星球大战:纽约大学
被马卡罗尼公司拯救
很多的意见,很多的机会
分析哲学是最优秀的
分析哲学的知识领域
纽约大学的“第二哲学系”
一个共产主义版本的全球性大学?
第二编 管理原则
五 过去的阴影:纽约法学院
先例的阴影
现实的影响:芝加哥一肯特
“劲量兔子”:佛罗里达大学
“如果你能在那里做到……”:纽约法学院
六 卡夫卡是一位乐观主义者:南加州大学和密歇根大学
外包:从餐厅到学校的“商标”
“人须自立”
USC:特洛伊战争
密歇根大学:“地方支持”的限制
七 杰斐逊先生的“私人”学院:弗吉尼亚大学达顿商学院
自治的漫长道路
“特许费用”的谈判
达顿校区的“旅馆”
托马斯杰斐逊的巨型大学
市场与圣父
第三编虚拟的世界
八 反叛联盟:南方联合大学的古典学系
“为我们的产品创造需求”
古典学的复兴
古典学家的先锋
眼前的问题
教授们的推动
今天的校园,明天的哈佛
九 概念中的市场:哥伦比亚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
“天生权利”的市场化:哥伦比亚大学
“知识共享”:麻省理工学院
网上大学的教训
十 英国人来了——又走了:开放大学
“无产阶级的学院”
推广到国外
质量不是一切
金钱和“有意义的革命”
第四编机智地赚钱
十一 广泛协作:伯克利加州大学
大学出租?
拼凑
进入伯克利
保持开放
与魔鬼共舞
吉规模Ⅱ,吉规模Ⅲ
十二 技术信息淘金热:硅谷的IT证书课程
人人都可以参加
希尔德学院与优尼泰克:了解顾客
精明的消费者
加维兰社区学院:普及IT培训
圣荷西州立大学:竞争赢利
圣克鲁兹加州大学:优越感的矛盾心理
学术价值有市场吗?
十三 他们都在经商:迪弗莱大学
“迪弗莱大学:直上云霄”
但这是高等教育吗?
结语:学习公司
回到未来
个人财产和公共利益
致谢
中英译名对照表
媒体评论
本书是最优秀的教育类图书之一,任何对高等教育有兴趣的人都会认为它不可多得。——《华盛顿时报》阅读本书是一种享受。它充满智慧,是阅读书单上学生们最喜欢的一本书。——《政策与管理杂志》本书研究的真正主题是“美国精神”。科伯明确地指出,大学的核心是公共利益。我们越多地考虑到公共利益,大学的世界就会越美好,整个国家就会越美好。——《旧金山纪事》
书摘插图
第一编 高等教育的市场
一 这个幼小的学生去了市场
“不管以什么名义、由谁实施或者发生在机构的哪个部分,总之大学正在进入市场。”1972年一位名叫理查德克拉切伯格(Richard Kracheaberg)的市场学教授首先在《高等教育杂志》的一篇文章中提出了这一观点,让很多大学的管理者都为之震惊。克拉切伯格指出,学校所说的招聘新成员实际上是一种委婉的广告,经济资助是明码标价,而伤筋动骨的课程修订只是在做产品开发。
现在,市场化的问题就摆在面前。雄心勃勃的大学聘请专业人士为自己装点学术门面,也就是商业意义上的新“品牌”。顶尖的学校为保持自己的精英地位而努力。2000年,为了和斯坦福的高技术企业竞争,哈佛成立了技术与企业家中心。2002年春,普林斯顿大学招生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甚至进入耶鲁的招生网页,偷看11名已经被两所大学同时录取的学生的资料,其中包括乔治W.布什总统的侄女劳伦布什,她是一位时装模特。“为了得到最好的学生,招生工作人员和学校都有着巨大的压力,”高等教育顾问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大学年度指南的前任编辑阿尔文P.桑诺夫(Alvin P.Sanoff)对《高等教育月刊》的记者这样说道,“精英学校就像在作战的软件公司,每一家都想超过其他人,因此,了解耶鲁的招生情况很有可能有助于普林斯顿得到自己想要的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