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曝书
分類: 图书,文学,中国现当代随笔,
作者: 林文月著
出 版 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 182528版次: 1页数: 235印刷时间: 2009/01/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208082854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三月曝书》是林文月散文作品集,内容包括书香岁月、往事情趣、异国游历、美食佳肴。全书充满了作者对书的情趣,对校园时光、往事故人的回忆,在异国之旅中的感悟,以及飘逸着书香的生活趣事。 这本书是迄今为止内容、题材最为丰富的林文月散文集。
内容简介
1933年,她出生在上海的日本租界,接受是日本语文的启蒙教育。1946年春,她举家返回台湾,直到小学六年才开始学习中国语文。多年以后,她成为了台湾众所周知的散文作家、翻译家和学者。这三重身份,经历了重重的时间洗礼,像三个永不褪色的岁月书签,在连接那个年代和今天的时间轨迹上,汇集成了三个字:林文月。
2008年1月,这位在台湾能够与鲁迅、张爱玲、余光中相提并论,不断得到读者和权威双重认可的知名女作家,将会在内地出版她的首部最为纯粹、最为知性的散文集《三月曝书》。而之前台湾文学鲜少输入内地市场的局面,也将渐渐得到化解。
在此之前,内地已经出版了她的两部散文集:《京都一年》和《饮食膳记》。前者关乎旅行,后者关乎饮食。而本次由世纪文景公司推出的《三月曝书》,与这两本文集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这是大陆迄今为止引进的内容最为全面、最为丰富的林文月散文集。
在这《三月曝书》中,林文月向读者倾诉了那个年代的往事,在淡淡的书香之中,将那些记忆中的人和事,谱写成了一支有关回忆的幻想曲。林文月的散文,就是具有这样一种如真似幻的独特气质。台湾大学教授何寄澎在评价林文月的散文时,曾把“如真似幻”总结为林文月散文的首要特点之一。
“林先生认为生命的本质是如真似幻的。对于生命的感悟,林先生觉得似真实幻,似幻实真。生命其实充满了虚幻,但虚幻又不真只是虚幻,它确确实实会留下痕迹,因此它在本质上还是真实。”何教授如是道。
事实上,一个人的回忆就是这样如真似幻的存在,那些业已流逝的人和事,已不存在于当下的现实中,但他(它)们以记忆的形式,脱离现实,又悄悄凌驾现实,在现实中,成为超越现实本身的永恒印记。林文月的散文,以一种细水长流的朴实笔调,将这些微妙的印记,潜移默化地呈献给了读者,历久弥新。记忆可能会褪色,但文学让它起死回生,永恒感人。
《三月曝书》是一本有关书、有关回忆的散文集。以书为铺陈,以回忆为背景,生命中温暖而美好的一切跃然纸上。林文月这样写道:“书,不言语吗?书,正以各种各样的语言与我们交谈着。”正是这种与书的轻轻交谈,让这部散文集本身变成了一面会说话的多重屏风,书香岁月、往事情趣、异国游历、美食佳肴,在书中层层叠叠,娓娓道来。三月曝书,曝出淡淡的书香,曝出往日的心事,也曝出了绵绵的回忆。
这《三月曝书》的出版,将会是所有读者与记忆的一次交谈,与时间所做的一场温婉的周旋。在这样的交谈中,一切归复平静。在这样的周旋中,时间不再冷漠。在这一切的背后,是一支属于那个年代的幻想曲。幻想,又让一切回忆变得真实,也让那个年代与这个年代重新交融,抚平躁动,回归平静与美好。
这个冬天,下个春天,都不要忘记找个一个阳光温煦的午后,晒一晒自己心爱的书籍吧,就像林文月那样,给时间多留一点的角落,收藏就快被遗忘的念想,给记忆带上一点微微萦绕的温度,让一切淡然相随。
作者简介
林文月,台湾彰化县人,1933年生于上海。曾在台湾大学任教,2007年与余光中等人获选台湾大学杰出校友。拥有作家、学者、翻译家三重身份。著有《京都一年》《午后书房》《饮食膳记》等散文集,译有《源氏物语》《和泉式部日记》等日本古典名著。曾获时报文学奖、台北文学奖、中兴文艺奖等文学奖项。
目录
序一 “台湾学人散文丛书”总序/周志文
序二 林文月散文的特点与文学史意义/何寄澎
记忆中的一爿书店
三月曝书
午后书房
阳光下读诗
一本书
往事
迷园
从温州街到温州街
在台大的日子
读中文系的人
我的三种文笔
消失在长廊尽处——追忆朱立民先生
怕羞的学者——Janles Robert Hightower印象记
J
A
H
一位医生的死
父亲
白发与脐带
窗外
翡冷翠在下雨
意奥边界一瞥
步过天城隧道
白夜——阿拉斯加印象
遥远
苍蝇与我
脸(外一章)
佛跳墙
炒米粉
烤乌鱼子
芋泥
秋阳似酒风已寒
饮酒及与饮酒相关的记忆
后记 散文的经营/林文月
书摘插图
记忆中的一爿书店
有时候我觉得疑惑不解,人的一生之中,到底是因为受到一些人的影响或一些事的启示而使他奋发上进,乃至成为不朽的伟人昵,抑或是因为这个人物已为众人所瞩目,故而他所遭遇的人与事就要变成众口传颂的故事?例如孟母三迁的故事,究竟是因为孟轲有一位贤惠母亲,致影响其一生,奠定孟夫子日后不朽的人格与著述的基础呢,还是因为孟子的著述人格,而使他幼年时期的故事为人所乐道?华盛顿与樱桃树的故事,何尝不可以从两方面来解释?如果那个诚实的男孩子后来没有成为美国总统,他的父亲,那棵樱桃树,和那把斧头之间的故事竟会传闻全世界吗?又如曹冲称象、牛顿观察苹果落地,以及阿基米德浴池中的发现等等,其实都是看来极平凡的事情,却变成了人类历史上轰动伟大的故事。苹果随时随处都在掉落,载物重则船沉,池满则水溢,这些寻常的现象,倘非发生在不平凡的人物身上,又如何能成为惊天动地的道理根源呢?然则毋宁说:许多事件都是借不平凡的人物而在历史上大放光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