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北京的茶馆会馆 书院学堂

分類: 图书,旅游,北京/山东/天津/河北 ,
作者: 方彪编著
出 版 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9-1字数:版次: 1页数: 275印刷时间:开本: 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0145812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北京是闻名于世的历史文化名城,文物古迹遍布北京城内外。它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物质体现。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和全民族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随着北京申奥的成功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内外人民热切地希望进一步了解北京,一个以访古学史为特点的“北京游”的高潮正在到来。据有关人士估计,到2010年前后,旅游业将成为北京市的第一大产业。而旅游的档次、游客的要求自然也会逐年提高:不少游客不再满足于一般的游山玩水,而是将旅游当作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当作提高本人文化素质的一个难得的机会,当作吸取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一步了解古老的中国的一个过程。聚宝藏珍的北京城已经走过了三千年的历程,其文物古迹旅游资源堪称中华之首、世界之最。
目录
第一章北京的茶馆
一、北京茶文化溯源
(一)茶的故乡是中国
(二)辽金元三朝茶文化概论
(三)雅志与逸情——明清茶文化的特征
(四)饮茶四要素——茶、水、器、境
名茶——灵气所钟
名水——天下几多第一泉
雅器——哲理之所存
清境——返朴归真
二、北京茶文化的特征
(一)京师茶文化
(二)茉莉花茶甲天下
(三)四季茶序
(四)茶与儒释道三家
儒家与茶——砺节、雅志、养廉
道家与茶——孕涵无为之道
释家与茶——茶禅一境
(五)茶与诗书画
茶与诗——灵与韵的拥抱
茶与画——境与丹青的染和
茶与书——一盏清茗潜龙蛇
(六)茶与戏
茶馆戏院难解难分
茶戏同韵亦同缘
三、北京历史上茶馆兴盛的原因
(一)人口特征决定了茶馆的需求
闲人之城
单身男子之城
文人雅士之城
(二)北京茶文化的特征决定了茶馆的需求
大众化——各阶层人士均是茶人
社会化——以茶为中介进行社交活动
(三)舒心换境的要求决定了茶馆的需求
需要到职业范围外舒心换境
需要到家庭范围外舒心换境
四、北京茶馆的类别
(一)大茶馆
八大轩名满京华
天汇轩——京城第一大茶馆
(二)二荤铺
二荤铺的起因——服务到家
龙海轩——教育界的京派议事厅
(三)野茶馆
安定门外觅茶踪——名泉佳境
高梁桥畔一盅茶——临河情趣
六铺炕品茗——京风京韵有京茶
葡萄园野茶馆——夏日风情
麦子店野茶馆——半日逍遥
(四)棋茶馆
……
第二章北京的会馆
第三章北京地区的书院
第四章北京的学堂
参考书目
书摘插图
第一章北京的茶馆
茶馆是服务性的商业企业,可是在商业范畴之外又具有自己的特殊性。茶客光顾茶馆的目的,在正常情况下不是为了“解渴”,而是一种“追求”,所追求的是在其他场所饮茶所得不到的意境和心态。不同处境、不同文化档次的人,当然有不同的追求。所以,茶馆不但种类甚多,而且皆有文化气息。北京的茶馆文化十分丰富多采,可以说是北京茶文化的主流,亦是北京的茶馆不但享誉全国,而且闻名海外的主要原因。研究北京的茶馆。寻根溯源应从“茶源”始探,顺源逐流,自可了然。
一、北京茶文化溯源
(一)荼的故乡是中国
植物学家、历史学家均认为茶的故乡是中国。茶的原产地在云贵高原,后传人蜀。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是西汉宣帝神爵三年(前59年)时王褒的《憧约》,这个契约中有“武阳买茶”、“烹茶尽具”两项具体规定。由此可以推论,在西汉中叶以前成都一带已有饮茶之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