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北京的皇家园林

分類: 图书,旅游,北京/山东/天津/河北 ,
作者: 张勃 等编著
出 版 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9-1字数: 150000版次: 1页数: 149印刷时间: 2004/09/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145812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北京是闻名于世的历史文化名在,文物古迹遍布北京城内外。它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物质体现。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和全民族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随着北京申奥的成功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内外人民热切地希望进一步了解北京,一个以访古学史为特点的“北京游”的高潮正在到来。据有关人士估计,到2010年前后,旅游业将成为北京市的第一大产业。而旅游的档次、游客的要求自然也会逐年提高:不少游客不再满足于一般的游山玩水,而是将旅游当作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当作提高本人文化素质的一个难得的机会,当作吸取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一步了解古老的中国的一个过程。
目录
绪论 从逐鹿水草到师法A然——中国园林文化概说
第一章 移天缩地在君怀——北京皇家园林艺术的特点
1.1 皇家园林是古代都城的有机组成部分
1.1.1 北京皇家园林的分布
1.1.2 皇家园林的实用功能
1.1.3 皇家园林的政治功能
1.2 皇家园林的艺术构成
1.2.1 山石
1.2.2 水体
1.2.3 建筑
1.2.4 花木
1.2.5 书画
1.3 皇家园林的艺术格调
1.3.1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1.3.2 诗情画趣,意境深远
1.3.3 气魄恢宏,庄重华贵
1.3.4 南北交融,中西合璧
第二章 城中蓬莱——大内禁苑
2.1 琼岛瀛台比蓬莱——三海
徜徉在山水之间——北海中心景区景点赏析
奇妙的园中之园
地位特殊的中南海景区
2.2 万寿宝亭镇玄武——景山
2.3 高墙深宫锁红杏一故宫内苑
第三章 湖光山色——皇家行宫
3.1 “四时皆春”成往昔一畅春园
3.2 万园之园今犹在——圆明园
悠久的历史,高超的艺术
非凡的气度,壮丽的景致
南部景区
中部景区
北部景区
福海景区
长春园景区
西洋楼景区
绮春园景区
3.3 西山晴雪满香炉——香山静宜园
3.4 “玉泉趵突”天下名——玉泉山静明园
玉泉湖
影镜湖
东岳庙
3.5 紫禁城外西子湖——万寿山颐和园
历史沿革
布局与景点
宫廷区
长廊和前山景区
……
第四章 星罗棋布——皇族郊园
第五章 塞外江南——避署山庄
参考书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移天缩地在君怀——北京皇家园林艺术的特点
1.2 皇家园林的艺术构成
1.2.1 山石
山水是园林的基本要素,是人工自然的直接体现。大江南北的大园小圃,山水都是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构筑山脉奇峰的意象,描摹河渠池沼的韵味,为园林景致的塑造搭出了基本的平台。在勾勒自然面貌的同时,还应注重提取和表现出山水的人文气质,做到“不以山水为忘”,“托自然以图志”。
在园林中造山的办法有堆土和叠石。山石,俗称“假山”,在形式上虽是对自然山石的模仿,但绝不能局限于形态的追求。叠山讲究形神兼备,以少许石头便能将自然景象概括出来。“峦峰秀而古”,“蹊径盘且长”,“峭壁贵于直立,悬崖使其后坚”。因此,山则“重岩复岭”,谷则“深溪堑壑”、“绝岭悬坡”,路则“崎岖石路,似雍而通,峥嵘涧道,盘纡复直”,高、低、曲、直、阻、通,以及路边叠石的峥嵘嶙峋,都要讲究章法,总体感觉是追求山林野趣之意味。除神态精准而外,还须将园主的思想品格、意趣追求融会进去,才可称为上品。要追求“片山有致,寸石生情”。独立的叠石往往是园林中的点题之作,用以点明不同的园景并引发不同的情绪,堪称绝妙。宋代画家郭熙有诗描述四时的叠石:“春山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林泉高致》)。有的园林是以叠石出名的。这些奇石具有高度的形式美感,其造型清瘦挺峻,不以体积取胜,而要求线条清晰,褶皱明显,上大下小,有飞舞飘荡的动感。恰似站于广川之上的墨客侠士,袖带当风,气度非凡。通常所说的“透、露、瘦、皱”大致就是这类奇石的形式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