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末路疯狂---告诉你真实的郑筱萸

末路疯狂---告诉你真实的郑筱萸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文学,纪实文学,

作者: 徐江善著

出 版 社: 新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 210000版次: 1页数: 261印刷时间: 2009/01/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1186655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他从苦孩子到部长,又从部长到死囚,留下了一首发人深省的挽歌。

尔食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国法难欺。

内容简介

尽管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四个因经济问题被处以极刑的部级干部郑筱萸踏上阴曹地府已经一年多了,许多人仍然在问——郑筱萸生命的最后时光是如何度过的?他到底是善良的天使还是人人痛恨的恶魔7他受贿和玩忽职守罪有着哪些惊人的内幕?为什么在他走上断头台之后,还会有刘志华、杜世成等高官以身试法?

作家徐江善经过广泛采访,深入思考,以深刻的笔触追踪郑筱萸如何从一个苦孩子爬上了部长级高位:探寻他接受数百万元巨款时激起的心灵波澜:剖析他走上断头台前夜回首人生的心路历程;反思他葬身于市场化浪潮中的标本价值。书中披露了郑筱萸腐败窝案以及侦察、审理中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读来令人震撼,对“郑筱萸现象”的深层次原因的分析与思考令人警醒。

作者简介

徐江善,1978年那个金色的秋天永远铭刻在他的记忆深处——随着送爽的秋风,作为恢复高考后七八级新生的他跨入了黑龙江大学。从此,他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徐江善祖籍山东,1958年2月出生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1976年秋天,作为最后一批知青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当了一名农工。大学毕业后即从事新闻工作,先后在《合江日报》、新华社黑龙江分社、新华社辽宁分社、新华社北京分社任记者、主任记者、高级记者。目前任职新华社参考新闻编辑部。荣获新华社十佳编辑称号。作为新闻记者,他不仅是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的亲历者、目击者和参与者,更在这场伟大的历史变革中茁壮成长。作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了小说《苍天有眼》、报告文学《寻梦俄罗斯》、纪实文学《内幕新闻》等。

目录

引子:古槐听讼

第一章郑筱萸和他的秘书们

1.他曾是一个苦孩子,一个好学生,一个好厂长,假如时光在上个世纪80年代打住,他也许将以全国优秀企业家的称号载入史册,而不是那个为人不耻的大贪官

2.他奉调进京,不仅出乎亲朋好友的意料,即使在国家医药管理局,也没人会料到他们的新领导会来自遥远的西子湖畔。他立即被鲜花、笑脸、掌声、祝福包围了

3.他消失在2006年的岁末寒冬。他的名字再次出现是在中南海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主持会议,要求对郑筱萸的违纪违法问题彻底查清

4.他主政全国药监市场监管10年,就在他下台前的全国药品注册工作会议上,他还大讲特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而此时药品注册工作已经乱象丛生,民怨沸腾

5.他与许多高官栽在秘书身上一样,祸起萧墙被称为他的左膀右臂的两位前任秘书,秘书东窗事发牵连出他们的后台老板,似乎是当今官场贪腐窝案的一个铁律

6.在中国医药界,有两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人物,他们掌管着中国药品和医疗器械审批的生杀大权,只要找到他们就等于攀上了财神,财源滚滚

7.自从“奥美定”进入中国市场,就不断接到用户投诉,可是,神通广大的富华公司公关能力极强,来自国家药监局的一个权威的电话,让李小姐白白失去了美丽的乳房

8.在中国的官僚政治体制中,秘书是一个充满诱惑充满玄机充满变数的神秘部落,秘书是一个高额回报高额风险的群体。多少秘书在首长的熏陶下茁壮成长,又有多少秘书爬上高位经受不住金钱美色的诱惑

第二章郑筱萸和他的药商们

9.他主政国家药监局不久,就开始大刀阔斧整顿药品生产和流通企业,谁知引爆的竞是一场中国医药企业前所未有的批文攻坚战,将他拖入疯狂的权力寻祖泥潭

10.他播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1500多家倒卖批文的医药咨询公司冒了出来,这些公司都与他或他的手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将企业办一个批号的行贿价码最高抬到100万元

11.海南的汤氏兄弟一夜暴富,他们拿批文如囊中取物,企业通过他们“公关”药监局,或者直接从他们手中购买批文,一般的300万,紧俏的上千万

12.他被“双规”后,涉案的药商们信息灵通,闻风而动,四处逃散。这一动向引起专案组的高度重视,经过深入细致地研究,专案组决定从涉案的药商入手,实施攻坚突破

13.经过4个月的侦查,专案组锁定了8家药企,仅浙江一家药企就对郑筱萸行贿包括房产、企业股份和顾问费、轿车,财物总价值达290万元

第三章郑筱萸和他的妻儿们

14.他文弱儒雅,喜欢以书画与他的药商朋友聚会。向他大肆行贿的药商都是他的亲密朋友,在这温情脉脉的友情背后,则是赤裸裸的权钱交易。他终归跌在了众多“损友”面前

15.他是个人格分裂的两面人,讲改革时大刀阔斧,雷厉风行;讲反腐倡廉时慷慨激昂,声色俱厉;讲工作成绩时头头是道,令人信服。他是一边讲一边搞腐败

16.很多贪官都是苦孩子出身,王怀忠是靠要饭长大的,胡长清上学要挑10公斤萝卜到镇上卖,郑筱萸童年下雨天舍不得穿鞋子,“苦孩子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7.与绝大多数贪官一样,在他们进行权钱交易的潜规则游戏中,他们的妻子、儿女等亲属充当着催化剂的角色,有些甚至比这场游戏的主角还要疯狂,他们最终都淹没在潜规则游戏激起的旋涡之中

18.贪官的亲属们往往比他们仰仗的靠山更疯狂更露骨更加肆无忌惮。剖析郑筱萸腐败案,我们可以看到一幅典型的家族腐败图。妻子的贪婪,儿子的无知,成为他走上断头台的重要法码

第四章诉讼风云

19.在法警的押解下,他缓步走进北京一中院的法庭,满头白发失去了往日潇洒,呆滞目光充满了忧伤和哀愁。郑筱萸腐败案因为与人民群众的利益高度相关,被一些人称为“史上最牛的腐败案”

20.公诉人列举了他8宗受贿行为,以及玩忽职守罪名时严正指出,被告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辩护律师则认为检方的指控有3宗定性有欠准确

21.案中有案特别蹊跷,不仅状告国家药监局,并且牵涉数家企业众多人大代表,故事曲折离奇,郑筱萸拿人钱财,与人消灾,为了一个小小的“湿润烧伤膏”,不惜与山东省40多位人大代表对阵

22.医药市场乱象丛生,假药、劣药肆意横行,看病难、看病贵达到了共和国前所未有的程度,作为国家负责监管医药领域的最高官员郑筱萸难逃其咎

23.权力是柄双刃剑,权力意味着荣耀,更意味着责任。责任重于泰山。在二审法庭调查时,诉讼双方就郑筱萸应该负的责任,应该负多少责任展开了激烈交锋

第五章该当何罪

24.单从受贿金额看,显然无法判定他是否死刑。在近些年法院判决的贪官中,受贿金额高于他的大有人在,判决结果只是死缓。压垮郑筱萸的最后一根稻草在哪里呢

25.如何理解“受贿情节特别严重”?辩方只注意到接受贿赂的具体细节上,而忽视了“情节”应该是一个整体、宽泛的概念,郑筱萸受贿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重大

26.郑筱萸终审判决后,网上议论纷纷。许多人对郑筱萸是否应该判处死刑发出疑问,不知他们是否想到在齐二药、欣弗等医药产品的事件中,有多少家庭家破人亡,给多少人留下终生痛苦

27.辩护人为了达到刀下留人的目的,极尽搜索“从轻发落”之能事,列举了一些看起来很有说服力的证据,似乎在搜寻可以从轻的参照物,给他留下了一丝刀下留人的幻想

28.在讨论对郑筱萸量刑是否应该从轻发落时,许多专家提出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概念。人民利益是观察事物的基本出发点,人民利益是衡量一切的根本标准,人民利益是检验一切的最终目的

第六章法律文书公开风波

29.在生命之火熄灭的前夜,他写下了一份悔恨的遗言:明天我就要“上路”了,就要到另一个世界去了,我现在最害怕的是,我将如何面对那些被我害死的冤魂

30.郑筱萸案卷网上惊现复又惊失,成为药监腐败案戏剧性的一幕,在社会上激起热烈反响。法律文书该不该公开?律师有“资格”公开法律文书吗?公开行贿人名单,是否可能侵权

第七章郑筱萸的最后时刻

31.魂断秦城。他按照法警的要求躺在特制的床上,微微地闭上了双眼。一位法警手持注射器走到他的面前,将针管轻轻扎进他的手臂。他静静地入睡了

32、郑筱萸死前到底想些什么?他以部长之尊而沦为死囚,在他生命之火行将熄灭,人生旅途走至尽头之时,他会怎样看待自己的一生?尤其是仕途的最后10年

33.许多大贪官作恶多端,死有余辜,但是当生命之火即将燃尽时,他们在人生舞台上的谢幕之作却表现出难得的人性光芒

34.近两三年被判处死刑的大贪官,均被执行注射死刑。这里引出一个值得探究的现象:贪官死囚咋都“享受”注射死刑?许多人在网上质问,为什么贪官还能“享受”如此之高的礼遇

35.死刑,走向文明。在网民热议郑筱萸死刑的注射执行时,许多人思考得更深入一些,从人性的彰显到国家政治文明的进步,有人还由此追溯到30多年前的张志新烈士——

第八章聚焦行政审批

36.反思行政审批弊病,曾经质问郑筱萸的院士钟南山指出,目前中国对政府部门及各方面工作的监督机制还很不健全,突出的问题是下级不能监督上级,对掌权的领导干部缺乏制约

37.“专家审评”失灵耐人寻味。大量药品批准文号造假通过,都经过了专家们的“审核”。面对大量弄虚作假的申报材料,是专家们专业知识不够发现不了破绽吗

38.行政审批成了一些药监官员贪腐的道具。一位圈内人士说起那几年业内的故事,一个劲儿地摇头:不堪回首!不堪回首!行政审批的清廉政府的公信力遭受到前所未有的质疑

39.设置行政审批权的初衷是追逐政府所设想的公共利益最大化。但是,在实践中,行政审批却被异化为谋取部门、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工具,滋生出大量腐败现象。行政审批改革远未结束

第九章庭审笔记

40.郑筱萸受贿有着他的独特之处,给我们预防职务犯罪带来重要警示,要警惕职务犯罪家族化,警惕潜规则下的职务犯罪,对领导干部的交友圈子要严格管理

41.功劳、苦劳只能代表过去,功劳、苦劳无法将功抵过,法律不承认贪官们曾有过的功绩,如同一个功劳再大的人,杀了人也要偿命一样,功劳、苦劳只能留给过去

42.庭审中女检察官在深入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本来可以让人生一直辉煌下去的郑筱萸们走向毁灭?这样的悲剧能不能不再重演?我们的制度设计、权力构架有无漏洞

43.郑筱萸和医药企业有着很深的渊源,无法履行好代表政府监管企业的职责,就像你本来是只猫,但你却与老鼠是朋友,整天与老鼠称兄道弟打得火热,甚至发展到与老鼠一起做坏事

第十章浴火重生

44.不能责怪人民群众对国家尤其是对药监部门产生信任危机,中国药监系统的那些腐败官员们齐刷刷地站在一起,从国家局一把手到司长,从地方局的局座到处座,长长的名单一支浩浩荡荡的硕鼠群

45.中国反腐败的领导体制: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十六大以来,共有29名省部级干部落马

46.亚里士多德说:“世间重大的罪恶往往不是起因于饥寒,而是产生于放肆。”把权力摊在阳光下,阳光是“放肆”的天敌。需要把权力摊在阳光下的不仅是药监一个部门

47.人们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绝,民间对官员腐败的口头舆论更是花样翻新。有好事者给贪官们的精典语言存档存念,读来令人深思

48.郑筱萸倒下了,留下一声轰然巨响,如同一首挽歌在祖国大地久久回荡。执政之忧,不可回避;执政之忧,发人深省;执政之忧,警示众人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郑筱萸和他的秘书们

在中国的官僚体系中,许多首长与秘书是一对利益共生体,或者称命运攸关方。命运为郑筱萸演绎的人生悲剧主角当然是郑本人,但他的秘书们在这场悲剧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1.他曾是一个苦孩子,一个好学生,一个好厂长,假如日寸光在上个世纪80年代打住,他也许将以全国优秀企业家的称号载入史册,而不是那个为人不耻耻的大贪官

郑筱萸是福建福州人,但他的一生却与福建关系不大,福建只是给予了他的生命,养育了他的童年和少年,他生命的重大转折与“天堂”杭州结下不解之缘。

可以毫不夸张地讲,杭州是他收获爱情建立家庭的温馨之乡,是他展示才华平步青云的“龙兴”之地,更是他从辉煌走上不归路的起点。

郑筱萸在杭州工作生活了20多年,结交的熟人朋友很多,他被执行死刑宣布后,在这些熟人中震动极大。尽管他已经被处决一年了,大家聚在一起仍然离不开这个话题。一位熟悉郑筱萸的老同志回忆起这位老朋友欷歔不已,他用“四个一”概括了郑筱萸的一生——

一个苦孩子,

一个好学生,

一个好厂长,

1944年12月,冬日的寒风拍打着福州一条陋巷,人们在战乱年代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也祈求战争早一点过去。没有谁比生活在这条小巷的郑家对新生活更加充满向往,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郑家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

一个男婴的第一声啼哭划破了寂静的寒夜,给贫穷的郑家带来了生机和希望。今天已经无从得知郑筱萸的父母在给这个男婴起名的时候寄予了何种企盼,筱萸——茱萸,中国古代风俗是,九月九日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佩戴上茱萸这种可以人药的植物,登高饮酒,去邪辟恶。

可以肯定,与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郑筱萸的母亲不知多少次抱着襁褓中的孩子在心中祈求,期待这个郑家长子能够远离灾难。可是,郑的母亲在生下郑筱萸兄妹5人不久,就过早地离开了人世,她没有能够看到儿子的飞黄腾达,更没有机会看到儿子走上黄泉之路。郑母早逝,生活的担子就全部落在父亲的肩上,郑筱萸的父亲在医院担任挂号工作,以此养活郑筱萸兄妹5人。

郑筱萸排行老大,懂事以后,就开始分担家务,为家里分忧,为弟弟妹妹们作出表率。

据与郑筱萸从小长大的同乡回忆,由于家境困难,郑筱萸生活非常节俭,买一双鞋要穿几年,那时,他常常下雨天把鞋子放进书包,打着赤脚回家。

那正是新生政权充满朝气充满希望的年代。新中国成立后郑筱萸开始读书,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是人见人夸的好学生。1963年9月,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复旦大学生物系,读的是动物及人体生理专业。由于家境贫困,他依靠国家提供的助学金读完了学业。

与那个时代的年轻人一样,正当郑筱萸怀抱报效祖国的宏图伟业,整日寒窗苦读之际,“文革”的风暴将他的这些志向抱负席卷而去。大学三年级时逢“文革”,郑筱萸一直拖到1968年12月才离开学校。

大学生活除了使他的大脑中增加了一些方程式、分子式之外,就是无木止的各种运动。令他幸运的是,他在动荡的年代收获了爱情。丘比特的神箭穿过了文革岁月的风风雨雨,把他与一位叫刘耐雪的同班同学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毕业后,俩人一同被分配到当时浙江最大的国营医药企业——杭州市第一制药厂工作。

熟悉郑筱萸的人都认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郑筱萸对党有着深厚感情,他从心底里感谢党,感谢新中国,党和国家把他培养成大学生,他又在青年时代,赶上了改革开放新时代,使他找到了用武之地。他工作努力,业务能力强,很快就成长为优秀企业家。

回溯郑筱萸的生命之河,我们会发现,在长达23年的药企生涯中,郑筱萸留下的是一串串闪光的足迹——

他从厂技术员干起,由于工作成绩出色,很快被提拔为安全环保科副科长、技术科科长、计划科科长。不久又荣升为业务副厂长、厂长。

80年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给受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带来了生机,随着农村改革取得巨大成就,城市里国企改革风起云涌,名牌大学毕业的郑筱萸懂专业、会管理,大刀阔斧搞改革,企业红红火火,显露出一派勃勃生机。几经变迁后这家企业更名为杭州民生制药厂。郑筱萸的企业家生涯在这一时期达到了辉煌的顶峰,他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入选首届全国医药行业优秀企业家。

假设时光在80年代打住,郑筱萸的名字将以全国优秀企业家的称号载人史册,将永远与贪官无缘,更不用说在20多年后命丧黄泉。

可是,历史不允许假设。

进入90年代,命运改变了郑筱萸的生活轨迹。1991年,他离开了生活了20多年的企业,开始进入官场,先后出任浙江省总工会副主席、主席。

进京有一篇报道说,1991年,郑筱萸被调任省总工会副主席。在省总工会的三年里,郑的仕途似乎并不顺利。在许多人看来,总工会是个群团组织,没有更多的实事可做。

就在他离开企业不久,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改制的浪潮在许多大型国企中实行。民生制药厂也就是在这期间实行了改制。

浙江一位药企领导在谈到民生制药厂的改制时说,刚开始改制时,民生的管理层都拿到了企业的股份。从1995年起年薪制开始慢慢推行,郑的继任者们可以轻松拿到70万到80万的年薪。郑筱萸在企业干了几十年,一直享受的是低工资,即使在他担任企业领导后,薪水也一直很少。

一位药企人士肯定地说,“如果郑不走官道,继续留在民生,后来的股份制改革也会给他带来很丰厚的回报。”

改制的消息郑筱萸不可能不知道,他当时的心理肯定不平衡,与省总工会主席的职位比,他肯定对企业更多的是留恋。有消息证明,在此期间,郑筱萸多次向一些老朋友们抱怨过收入太低。在老同学的聚会上,他仍然提到了收入太少,每个月只有不到1800元钱。

情况很快就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他走上国家药监局局长的岗位,随着他大肆寻租,他的状况立即得到了改变。2005年9月,复旦百年校庆。郑作为校友出席了校庆仪式。

据郑的一位大学同班同学描述,郑筱萸是坐着他妻子开的奔驰600去的。几年时间不见,郑筱萸已经让往日的同学们刮目相看了。

《周易》第三十五卦为晋。晋卦的卦辞为:

受到君王宠信而处在重用及晋升时期的诸侯,会得到各种各样的赏赐。但晋升与忧虑相联系,只有坚守正道才会吉祥。此言正如老子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郑筱萸步人官场之前,他的名字似乎在暗中庇佑,20多年去邪辟恶,十分顺畅;步入官场以后,吉祥的名字还能保佑他吗?答案已经随着法官的宣判尘埃落定,噩运,正悄然向他走来……

2.他晕谓进京,不仅出乎亲朋好友的意料,即使往国家医药管理局,也没人会料到他们的新领导会来自遥远的西子湖畔。他立即被鲜花、笑脸,掌声,祝福包围了

如果把郑筱萸1991年步人官场看做是人生的转轨,那么奉调进京则是他命运的拐点,更是他迈向生命极点走上断头台的第一步。

“拐点”就在1994年。

认识郑筱萸命运的“拐点”,有必要认识上个世纪末的中国经济社会。说来也巧,我也是在这一年从海滨城市大连奉调进京,只不过我是一名记者,而郑筱萸则是一名副部级干部。

1994年的中国,在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吹拂下,改革开放龙腾虎跃,全国上下一片热气腾腾。改革的航向在这位年迈的伟人指引下,以不可逆转的气势,将那些老左鼓起的阵阵噪音抛在身后。

今天我们从一些非正规渠道得知,“八九”政治风波以后,一股否定改革的逆流汹涌而来,小平同志明察秋毫,巡视南方,并发出了“谁不改革谁下台”的警示。

神州大地再次涌起了改革开放的浪潮。奉调京城的我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强烈地感受到中国政治生态的发展大势与诡异。

此时,中国的医药界风起云涌,旧的体制在逐渐打破,新的体制尤其是监督管理体系远没有建立,一些医药企业为了追逐利润不惜抛弃群众利益,约束机制的缺失,使医药界乱象丛生。由于这一领域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引起群众的抱怨和不满。

我国医药企业的混乱局面为郑筱萸提供了施展才干的舞台。以他的聪明才智,他不可能感受不到时代的召唤与个人发展的历史机遇,想必郑筱萸看到了历史提供的这一硕大舞台,看到这个舞台对于他的政治前途意味着什么,他想到的是成功、是胜利,是他人生的新的辉煌。

由地方官而成为京官,并且是管理亿万人民群众用药安全的最高首长,郑筱萸的进京不仅出乎许多亲朋好友的意料,即使在国家医药管理局,几乎没有人会料到他们的新领导会来自遥远的西子湖畔。

追究当年谁“钦点”了郑筱萸不仅没有必要也全无意义,在中国的政冶生态记录中,历来就没有“谁提拔谁负责”的惯例,相信国外也不多见。谁也无法保证时间和空间对一个人重新塑造的余地有多大。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郑筱萸20多年医药企业工作的背景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他在医药企业的辉煌业绩,让提拔他的人寄予了厚望。

……

末路疯狂---告诉你真实的郑筱萸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