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疗法治百病(第三版)

分類: 图书,医学,中医学,针灸 推拿,
作者: 程爵棠,程功文 编著
出 版 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 356000版次: 3页数: 436印刷时间: 2009/01/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912439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分上下两篇,对刮痧疗法的基本知识和实际运用作了全面阐述。上篇介绍了刮痧疗法的历史、理论依据和作用机制,刮痧治病的三个关键、治疗范围、经络和穴位分布、刺激部位,以及刮具、刮法等;下篇介绍了内科、儿科、妇科、外科、皮肤科、五官科等190余种常见病和部分疑难病的800余首刮痧配方治疗经验,以及保健刮痧法等。本书是作者长期临床实践和四代家传、师授经验的总结,并参考了大量文献资料,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可供临床医师和基层医务人员参考,也可供有一定中医基础的广大读者自疗和保健之用。
目录
总论
一、刮痧疗法和“痧”的含义
二、刮痧疗法的源流与展望
三、刮痧疗法的理论依据、作用机制及功用
(一)理论依据
(二)作用机制
(三)功用
四、刮痧治病的三个关键
(--)刺激的手法和补泻
(二)刺激的部位和刺激点
(三)刺激的时机与取穴多少及治疗间隔
五、刮痧疗法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一)适应证
(二)禁忌证
六、经络与常用刺激部位、穴位及主治
(--)经络概述
(二)腧穴部位与主治
(三)特定穴的作用与应用
(四)神经特定作用点与主治
(五)特定刺激部位
(六)患者体位
(七)取穴方法
(八)选穴配方原则
七、刮痧疗法应用的检查方法
(一)概述
(二)检查方法的理论依据
(三)检查时患者的体位
(四)检查方法
八、刮具与刮法
(一)刮具
(二)介质
(三)刮法
(四)刮具和刮法的选择原则
九、操作方法
(--)术前准备工作
(二)操作方法与要求
(三)人体分部刮痧顺序与方向
(四)刮痧时限与疗程
十、刮痧疗法的优点与注意事项
(一)优点
(二)注意事项
各论
一、内科疾病
……
二、儿科疾病
三、妇科疾病
四、外科疾病
五、皮肤科疾病
六、五官科疾病
七、保健刮痧法
书摘插图
总论
二、刮痧疗法的源流与展望
刮痧疗法属于民间疗法。与其他民间疗法一样,它来源于民间,应用于民间。在人类医学史上,刮痧疗法是一种最古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在原始社会,人类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又不时被毒蛇猛兽所伤,或受时气侵袭而致病,受伤或患病之后,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健康,不得不在搏斗中自求救护,消除病痛。远在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生活和生产劳动实践中,发现身体某一部位偶然被石器摩擦或荆棘刺伤出血,但身体另外某个部位的疼痛却意外地得到减轻或消失。久而久之,这种现象经过许多次重复,人们便发现,刮治可以治疗某种疾病,于是便出现了为医疗专用的石刺工具——“砭石”。“砭,以石刺病也”,砭石的应用早在20万年前的石器时代就出现了。以砭石治疗疾病,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了文字记载,这是刮痧的原始物体,而且在《五十二病方》中就有砭石的具体运用。当时的用法有2种:一是以砭石直接在皮肤上造成创伤(即刮、刺等),治癫;二是以砭石作为热熨,治痔。这是考古学家发现的有关砭石治疗的最早的文字记载。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祖国医学也随之发展起来。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医经典著作《内经》中大量的医理、针刺论述,为刮痧疗法奠定了理论基础。有关刮痧疗法治病在医籍中也偶有记载,早在唐朝时代,人们就运用麻来刮治痧病,春秋战国时期盛行,据《扁鹊传》记载:“扁鹊在虢时为太子治尸厥。弟子子阳历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扁鹊用历针就是针刺,砥石就是用石块作工具刮拭穴位和经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