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社会学,社会学方法,
作者: 陈时艳主编
出 版 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1字数:版次: 2页数: 209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6152828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经统计的理论、方法和应用,避开了繁杂的数学公式证明。注重应用性和实践性,各章配有案例分析、思考练习题、综合技能训练等,以引导学生提高应用统计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经济或管理问题的能力。为了使学生更方便地掌握每一章的重点,在各章首明确了本章学习的要求及要点,章尾还对本章内容作了总结,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全书内容,方便自学。
本书定位明确,难度适中,贴近实际,适用范围广,既可作为高职高专及成人院校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在职人员岗位培训教材,还可作为广大工商企业人员及其他管理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前言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统计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统计工作过程和研究方法
第三节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第二章统计调查
第一节统计调查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统计调查方案
第三节调查问卷的设计
第四节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
第三章统计资料整理
第一节统计整理的意义和步骤
第二节统计分组
第三节分配数列
第四节统计表和统计图
第四章综合指标
第一节总量指标
第二节相对指标
第三节平均指标
第四节标志变异指标
第五章抽样推断
第一节抽样推断的含义
第二节抽样误差
第三节抽样推断的方法
第四节必要抽样数目的确定
第六章相关与回归分析
第一节相关分析
第二节回归分析
第七章动态数列分析
第一节动态数列的编制
第二节动态数列的水平指标
第三节动态数列的速度指标
第四节动态数列的趋势分析
第八章统计指数
第一节统计指数的含义和种类
第二节总指数的编制
第三节指数体系及其因素分析
附表
附表1正态分布概率表
附表2t分布临界值表
附表3累积法速度查对表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统计的研究对象
二、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
从原始的统计工作即原始形态的计数工作开始,统计实践活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而作为一门科学,其历史始于17世纪。现代统计学已经发展为融统计工作经验、社会经济理论、计量经济学为一体的边缘性学科。本章简要回顾统计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以帮助大家对统计有个整体的认识。
社会经济统计是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管理国家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古代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地位,需要征兵、课税、丈量土地等,从而出现了对人口、税收、土地等数量的简单登记与计算,即原始的计数工作。17世纪之后,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统计的内容和应用范围也扩大到人口、工业、商业、农业、税收、航运、外贸等部门,统计工作从国家管理领域扩展到社会经济活动的许多领域,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和资料。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数学、哲学、人口学、生物学等学科的发展,逐渐
丰富与完善了统计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统计学应运而生。
统计学按其产生和发展的阶段来分,可划分为古典统计学、近代统计学和现代统计学三个阶段。古典统计学主要有两大学派:记述学派和政治算术学派。把这门学科正式以统计学命名的是记述学派,其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康令和阿亨瓦尔,他们用文字来表述国家的政治、经济等社会状况。政治算术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葛兰德和威廉•配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