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地书”注释

分類: 图书,文学,文学理论,
作者: 庄钟庆,庄明萱编撰
出 版 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1字数:版次: 1页数: 295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6152902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鲁迅在厦门时期,是他一生中的一个重要时期。他在这个时期写作的《两地书》(厦门—广州),生动地纪录和反映当年的生活、工作状况和思想感情经历,具有相当重要价值。但由于受到所处时代环境限制,有些紧要的事情不能明白写出来。加上年代相隔很远,许多人事风物,都早已淡化或变更,后人研习起来,自有不少难处。本书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编辑出版的。该书附丽于鲁迅著作,复又汇集了好几代人辛勤耕耘的成果和奉献的广博智慧。愿它能适应广大读者需要,不断地发挥其效用。
本书纪录了作者在厦门—广州两地的生活、工作和感受。包括两地的大小环境,作者的工作进程、生活状况、社会活动、人事关系和种种体验;对重大社会问题及个人生活道路的探索。包括对北伐进军的形势和发展,党派纷争的背景和实质,社会改革的目标和力量,文化联合战线的组成和指向,鲁迅面临几种生活道路的比较与选择,创作与教学的矛盾和应对策略,厦门与广州的比较和去留等问题的观测和探讨。全书反映了鲁迅与许广平之间感情发展的重要历程。书中始终流淌着他们之间相互关爱、体贴、尊重和同调的感情。但也伴有惜别离思的漪涟,深沉探索的衷肠,遭遇种种风波的反响,更加勇于亲近前行的交流等。
目录
前言
《两地书》序言
第二集 厦门-广州(集注)
三六
三七
三八
三九
四○
四一
四二
四三
四四
四五
四六
四七
四八
四九
五○
五一
五二
五三
五四
五五
五六
五七
五八
五九
六○
六一
六一
六二
六四
六五
六六
六七
六八
六九
七○
七一
七二
七三
七四
七五
七六
七七
七八
七九
八○
八一
八二
八三
……
附录
广州和厦门
在大革命的风暴中
北伐战争胜利声中鲁迅思想的新进展
与鲁迅的一席话
和鲁迅先生在厦门相处的日子里
回忆鲁迅先生在厦门大学
鲁迅师在厦门时期与我们的聚会
鲁迅在周会上演说有关“少读中国书”部分追记
鲁迅在集美学校讲演内容概要
厦门大学地下党与鲁迅的关系
集美停办与厦大风潮之再起
关于《波艇》和《鼓浪》
鲁迅在厦门的心灵旅程
鲁迅是这样走的
与鲁迅先生有关系的校舍
鲁迅在厦门活动简表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二集 厦门-广州(集注)
三六
广平兄:
我九月一日夜半上船,二日晨七时开,四日午后一时到厦门一路无风,船很平稳,这里的话,我一字都不懂,只得暂到客寓,打电话给林语堂,他便来接,当晚即移入学校居住了。
我在船上时,看见后面有一只轮船,总是不远不近地走着,我疑心就是“广大”。不知你在船中,可看见前面有一只船否?倘看见,那我所悬拟的便不错了。
此地背山面海,风景佳绝,白天虽暖——约八十七八度——夜却凉。四面几无人家,离市面约有十里,要静养倒好的。普通的东西,亦不易买。听差懒极,不会做事也不肯做事;邮政也懒极,星期六下午及星期日都不办事。
因为教员住室尚未造好(据说一月后可完工,但未必确),所以我暂住在一间很大的三层楼上,上下虽不便,眺望却佳。学校开课是二十日,还有许多日可闲。
我写此信时,你还在船上,但我当于明天发出,则你一到校,此信也就到了。你到校后,望即见告,那时再写较详细的情形罢,因为现在我初到,还不知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