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景观与动植物观赏

分類: 图书,农业/林业,园艺,
作者: 关继东 主编
出 版 社: 中国旅游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2-1字数:版次: 1页数: 441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323629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人类社会的发展在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21世纪将是一个在生态思想指导下的生态文明社会。我国政府已作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战略选择。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开展全民性的生态教育,构建生态文化体系,增强全民的生态意识,普及生态知识,使其树立起生态文明的哲学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人人都具有强烈的生态责任感,增强每个社会成员建立生态文明的自觉性。近年来兴起的以自然旅游资源为基础的,以参观、学习和欣赏自然和动植物景观为目的的生态旅游是普及生物生态知识,增强全民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途径。
生态旅游中占有最大比重的是生物生态旅游,我国拥有幅员辽阔、得天独厚的生物生态旅游资源,全国有森林1.7亿公顷,森林覆盖率已达18.21%;有各类自然保护区2395处及各类自然保护小区5万多处;有森林公园2151处,总面积达1597万公顷,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有686处;有动物园330多家,有植物园、树木园160多家。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仅全国森林公园就接待游客2.4亿人次,占全国国内游客总数的15%,已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森林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的主体,预计到2020年森林旅游的需求量将达到12亿至15亿人次。
生态旅游具有自然性、保护性、参与性、高品位性、普及性及专业性等特点,旅游者希望通过旅游欣赏自然美景,陶冶情操,了解动植物知识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而这个任务必须由高素质且具有丰富生物知识的生态旅游导游员来完成,使旅游者获得一个有意义的旅行体验。合格的生态旅游导游员应成为游客了解自然规律的科普讲解员,提高民众环境意识的宣传员,规范游客行为、摒弃不良习气的教导员,娱乐、欣赏和休闲的服务员。而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生态旅游风景区的导游员与此相去甚远,尤其动植物是生物生态旅游的重要景观,很多导游员缺少动物、植物的识别知识,对其观赏文化内涵更无从谈起,使游客对生态旅游的体验达不到应有的高度。因止匕,编写一部具有生物生态旅游特色的生物景观观赏课程教材,供各职业院校旅游专业学生及生态导游员培训之用是非常必要的。
目录
第一单元 景观植物的观赏
本单元教学目标
第一节 植物基础知识
一、植物的外部形态
二、植物的特性和分布区
三、植物的分类及命名
四、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五、景观植物常见科概述
推荐阅读书目
复习思考题
实训1-1 植物器官外部形态观察
实训1-2 景观植物常见科识别
第二节 景观植物观赏知识
一、景观植物构景因素分析
二、景观植物美感的表现形式
三、景观植物旅游资源分类
四、景观植物观赏方法
推荐阅读书目
复习思考题
第三节 常见景观植物观赏
一、木本观花植物
二、草本观花植物
三、观果植物
四、观叶植物
五、针叶类观姿观干植物
六、单子叶观姿观干植物
七、双子叶观姿观干植物
八、珍稀孑遗植物
九、古树名木
推荐阅读书目
复习思考题
实训1-3 景观植物的野外识别
本单元参考文献
第二单元 森林景观的观赏
本单元教学目标
第一节 森林的基本知识
一、森林的概念和功能
二、森林的结构特征
三、森林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四、森林植物间的相互关系
五、森林群落的发生发育与演替
六、森林生态系统
七、森林的分类与区划
八、森林的分布规律
推荐阅读书目
复习思考题
实训2-1 森林结构特征的观察
第二节 森林景观的观赏方法
一、森林景观的构景因素分析
二、森林景观美的表现形式
三、森林景观的观赏类型
四、森林景观的观赏方法
推荐阅读书目
复习思考题
实训2-2 森林景观的观察与摄影
第三节 我国主要森林景观的观赏
一、寒温带针叶林景观
二、温带针阔混交林景观
三、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
四、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
……
第三单元 野生动物的观赏
书摘插图
第一单元景观植物的观赏
本单元教学目标
1.熟悉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的基本形态及其主要类型,能运用分类术语描述景观植物的形态。
2.了解植物分类命名的基本知识。
3.了解植物的生态生物学特征。
4.了解景观植物欣赏的基本原理和景观植物资源的分类及观赏方法。
5.能够识别森林植物和园林植物的常见科。
6.掌握本地区常见景观植物的识别特征、分类地位、生态习性‘及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
7.学会景观植物导游词的撰写。
第一节植物基础知识
一、植物的外部形态
生态旅游中常见的观赏植物主要以种子植物为主。种子植物是地球上种类最多、最高等的植物类群,有27万种左右。它们的大小、形态和分布千差万别,但其结构和发育过程却有共同规律。种子植物的重要特征是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种子植物的个体发育从种子开始,当种子发育成熟后,在适宜的外部条件下,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由此进一步发育形成具有根、茎、叶分化的植物体。根、茎、叶的生理活动保证了植物体的生长发育。当植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时,顶芽和侧芽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分化形成花芽,再进一步形成花、果实和种子。在种子中孕育着新一代的植物体,至此种子植物完成个体发育的生活周期。
在种子植物个体发育过程中,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在植物体内有一定的形态结构,担负着一定的生理功能,构成植物体的六大器官。其中根、茎、叶与植物营养物质的吸收、合成、运输和贮藏有关,被称为营养器官;而花、果实、种子与植物产生后代密切相关,被称为繁殖器官。一般来说,种子植物是先进行营养生长,之后再进人生殖生长的,即先形成具有根、茎、叶分化的植物体,进一步生长发育形成花、果实和种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