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战争——虚拟经济时代的财富掠夺方式

分類: 图书,管理,金融/投资,金融理论,
作者: 李翀 著
出 版 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2-1字数:版次: 1页数: 233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63816637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用事实描述历次金融战争全程,以学术视角解析虚拟经济时代的财富掠夺方式。
内容简介
一说起战争,人们头脑里浮现的是轰鸣的大炮、呼啸的战机、吐着炮火的军舰。确实,歇斯底里的呐喊、震动大地的爆炸、火光、硝烟,这些都是典型的战争场面。但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另外一种形式的战争。在这种战争中,没有大炮、战机、军舰,只有厮杀的资本;没有呐喊、爆炸、火光、硝烟,只有计算机键盘轻轻的击打声。但是,它对一个国家的打击不亚于一场战争。这就是本书要描述的金融战争。
在这里,金融战争是指大规模的通过操纵对方国家的金融市场以掠夺对方国家的金融财富的投机行为。自从有金融市场以来,投机就没有间断过。不错,投机是金融市场一种正常的经济活动,它与保值行为是相辅相成的。但是,金融战争不是指一般的金融市场的投机行为,它是指金融资本凭借强大的资金实力,通过人为地压低或抬高金融工具价格的方式掀起大规模的投机风潮,在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上获取高额收益。
自从有人类社会以来,冷兵器和热兵器意义的战争从来没有停止过。除了意识形态的战争,如宗教信仰对抗的战争、冷战以外,不管是公开还是隐蔽的,战争的最终目的几乎都是为了掠夺财富。金融战争也不例外,它的目的也是为了掠夺财富。在经济虚拟化的条件下,金融战争成为最“合法”的掠夺其他国家财富的重要方式。
作者简介
李翀,男,1955年5月16日出生,经济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7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经济学系,1978~1981年在北京大学经济学系攻读硕士学位,1981~1983年在中山大学任教,1983~1988年在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系攻读博士学位,1988~2000年在中山大学经济学系任副教授、教授。1992~1993年及2002年先后到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进修。1995年担任博士生导师,2000年到北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任教。主要从事世界经济、金融学、西方经济学领域等的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个人出版各类学术著作17部,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获得首届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优秀研究成果奖、5项省部教育学或教材奖。全国优秀教师(1995年)、国家级中青年专家(1997年)、首批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人选者(1997年)。现任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成员。
目录
1大不列颠的战火:英镑狙击战
战机出现
勉强为之
问题凸显
战云密布
大战爆发
攻击信号
金钱搏杀
大势已去
胜负分晓
英格兰银行输了
国际投机者赚了
对世界的警告
对中国的启示
2东南亚的硝烟:货币绞杀战
虎视眈眈
泰国怎么了
泰国告急
致命打击
试探性攻击
联手反击
沉重的一击
挥师南进
间歇性攻击
欲擒故纵
愤怒的谴责和无奈的哀叹
对中国的启示
3香港岛的炮声:金融歼灭战
战争的前夜
谁是下一个被攻击的目标
香港特区政府的预感
进攻机会已经来临
第一轮攻击
国际投机者的攻击方向
香港特区政府的防御措施
平手还是胜负分晓
第二轮攻击
谁能坚持到最后
香港经济告急
最后的决战
对中国的启示
4中国涌动的暗流:金融秘密战
热钱涌入中国
强烈的信号
人民币汇率被低估了吗
……
5资本的贪婪:金融战争的发动者
6经济虚拟化:金融战争的武器
7经济全球化:金融战争的战场
8经济的缺陷:金融战争的目标
书摘插图
1大不列颠的战火:英镑狙击战
战机出现
勉强为之
英国分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4个部分,约有人口6020万,经济发展水平很高,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五位。另外,英国还是世界第四大贸易国、第六大海外投资国和第六大对外援助国。英国首都伦敦也称“大伦敦”(Greater London),下设独立的32个城区(London boroughs)和1个“金融城”(City of London)。伦敦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
1978年4月.欧洲经济共同体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首脑会议,联邦德国总理和法国总统提出了建立欧洲货币体系的建议。同年12月5日,欧洲经济共同体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会议,达成了建立欧洲货币体系的决议。1979年3月13日.欧洲货币体系协议正式实施。
欧洲货币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实行稳定的汇率体系。成员国的货币彼此建立汇率平价,即货币之间的基准汇率.它们实际汇率的波动幅度不能超过这个平价的±2.25%。当某个成员国对其他成员国汇率波动幅度超过了这个界限时,还有一种机制确定哪一个成员国承担起调整汇率的责任,以使本国货币汇率的波动幅度回到±2.25%的界限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