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佩衡医案.中医师承十元丛书
分類: 图书,医学,中医学,中医临床,
作者: 吴佩衡 著
出 版 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2-1字数:版次: 1页数: 130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9123676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吴佩衡医案》的修订再版。从名医吴佩衡生前留下的大量临证验案和会诊记录中,精选85例医案,分为外感表证、瘟疫与温病、阳虚阴寒、内科杂病及寒热辨证要领等部分,全面介绍临床诊治和处置要点。本书附有吴佩衡医药简述,是他对中医学和中药学几个具体问题的研究心得,包括“先天心肾与后天脾胃的关系”、“中药十大‘主帅”’等。本书病例记述详尽,心得体会独到,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是当代名家医案的经典之作,适合中医临床医师、中西医结合医师和基层卫生人员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吴佩衡(1886-1971年),名钟权,四川会理人,1921年至云南行医,云南四大名医之一,当代火神派的重要传人之一。吴佩衡18岁时,受业于当地名医彭恩溥先生,20岁左右曾听学于火神派真传弟子卢铸之(1876-1963年)先生的“扶阳医坛”。其后深精《内经》《难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及火神派创始人郑钦安先生(1804-1901年)《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三部著作,中年以后集中精力研究张仲景学术思想。1930年吴佩衡先生代表云南中医界应邀赴沪,出席全国神州中医总会,抗议汪精卫取缔中医之条例。其后留沪行医6年,抗战前夕返回昆明并行医.1939年被推选为市中医师公会理事长,1945年创办《国医周刊》杂志,以促进中医学交流。1945-1950年间,创办云南私立中医药专科学校。解放后,先后任云南中医进修学校副校长、云南中医药学校校长、云南中医学院院长等职,桃李满门,从事中医临床、教学60年,为火神派传播竭尽力量。吴佩衡主要著作有《中医病理学》《伤寒论条解》《伤寒与瘟疫之分辨》《麻疹发微》《吴佩衡医案》《伤寒论新注》等。吴佩衡先生精辨寒热、十六字诀,推重阳气、擅用附子,崇尚经方、善用峻药,独步医林,为后世学习火神派的扶阳学术思想留下了重要的学术经验,可谓是当代火神派重要传人、重量级人物之一。
目录
太阳伤寒表实证
小儿急惊风(一)
小儿急惊风(二)(风寒误治救逆)
小儿慢惊风
太阳少阴两感于寒证(重感冒)
瘟疫病燥热内结证
瘟疫病阳明燥实证
瘟疫病阳明急下证
瘟疫病热盛逼阴证
瘟疫病热深厥深阳极似阴证
瘟疫病误治变证转阳极似阴证
瘟疫病小儿热极生风证
瘟疫病狂汗
瘟疫病战汗
春温病表寒里热证
春温病阳明经热证
春温病少阴热化证
春温病冷水治愈案
暑证(一)
暑证(二)
赤痢
小儿时疫痢(小儿志贺杆菌性痢疾)
小儿湿热痢(三阳合病下痢)
秋燥
燥咳
寒疟
阴证误下救逆案
伤寒病少阴寒化证
伤寒病少阴阴极似阳证(一)
伤寒病少阴阴极似阳证(二)
伤寒病少阴阴盛格阳证
小儿伤寒病并肠出血危证
少阴头痛
少阴咽痛
厥阴证(耐药性金黄葡萄球菌性急性严重型肺脓疡)
胁痛(肝炎肝脏肿大疼痛)
阴瘅证(慢性胆汁性肝硬化)
肝水肿(肝硬化腹水)
胸痹心痛
寒湿胃痛
脘腹痛
虚寒胃痛
呃逆
气虚便秘
……
书摘插图
太阳伤寒表实证
王某,男,四十二岁,某厂干部。患者于昨夜发热,体温38.9℃,今晨来诊仍发热,头痛,颈项强直,肢体酸楚而痛,流清涕,心泛欲呕、食减而不渴,脉浮紧,舌苔薄白。此系风寒伤及太阳肤表所致。《内经》云“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照仲景法,当以辛温发散以解表邪,拟麻黄汤加昧主之。
麻黄6克,桂枝10克,杏仁10克,法半夏6克,防风6克,甘草6克,生姜3片。
嘱温服而卧,取汗自愈。殊料病者家属畏忌麻黄一药之温,恐燥热伤津,自行将药中麻黄减除,服一碗,未得汗。见其躁烦,热势反增,体温升至39.7℃。继服第二碗,则头痛如裂,身痛如被杖,恶寒较昨日更甚,疑为药不对症,邀余急往诊视,脉来浮紧急促,苔白腻,呼痛呻吟,虽言失治,幸喜表寒证型未变,释明其意,即嘱仍用原方,万不能再去麻黄。经照方服药二次后,温覆而卧,稍顷汗出热退,表邪解,遂得脉静身凉而愈。
按:世有畏麻、桂如蛇蝎者,以为其性温而易伤津化燥,不知表寒实证无麻黄之辛散,何以开发腠理,驱邪外出?无桂枝之温通,何以助阳温经而散寒?不畏邪之伤于人,而畏药性之辛温,实为姑息养奸之弊也。盖用药不在医家之喜恶,而在于审证之明确,有是证用是药,用之得当则药到病除。用之不当,易变化莫测。阳热偏胜者,辛温固不宜用,营血不足,里虚内伤等证,亦不宜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