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马口引黄灌溉工程现代化管理实践

分類: 图书,农业/林业,农业工程,
作者: 张学会,白小丹主编
出 版 社: 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版次: 1页数: 478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508461175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书分为组织机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水经营实体管理、水商品管理、工程建设与维护管理、财物管理、服务农民管理、档案管理、科学考核管理等十个章节,系统地介绍了夹马口灌区现代化管理的理念、途径和方法,既有理论探讨,也有实践作法,还有经验总结及实例介绍,颇为全面。其内容丰富、理念先进、适用性强,可作为粮农组织在中国及亚太区域推广灌溉现代化与改进农业水管理的良好参考材料,有助于促进相关国家及区域内的农业水管理与粮食安全。
内容简介
本书以山西省夹马口引黄工程为范例,回顾工程近50年的发展史,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从实践中总结出的高扬程泵站灌区建设和管理方面比较成熟的做法和成功的经验,编印成册,以形成“夹马口灌区现代化管理大纲”。本书涉及对灌区现代化管理的认识、组织机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水经营实体管理、水商品管理、工程建设与维护管理、财物管理、服务农民管理、档案管理和科学考核管理等十方面内容。
本书可供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特别是北方大中型高扬程泵站灌区参考,也适用于从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人员阅读。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章 对灌区现代化管理的认识
第一节 工程基本情况
一、工程概况
二、灌区水资源状况
三、工程发展历程
四、工程发展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二节 灌区现代化管理的定义
一、现代化管理的概念
二、灌区现代化管理的实质
三、灌区现代化管理的标志
第三节 灌区现代化管理的基本要素
一、把握管理“灵魂”
二、明确管理“理念”
三、锁定管理“目标”
四、建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五、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
第四节 重视灌区文化建设
一、灌区文化建设的意义
二、灌区文化建设的要素
三、灌区文化的精神元素
第二章组织机构管理
第一节组织机构设置
一、组织机构设置原则与架构
二、局长负责制与组织机构的关系
三、“事”、“企”分开的重要环节
第二节组织机构管理内容
一、行政管理机构
二、综合管理机构
三、水经营实体
四、服务机构
第三章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节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解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和机制
二、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区别
三、树立科学的用人观
第二节 严格定编定岗
一、定编定岗的目的和原则
二、工程定编定岗的设计
三、工程定编定岗指标
第三节灌区人力资源分析
一、人力资源结构
二、人员特性
第四节重视干部队伍建设
一、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应具备的能力
二、中层干部是灌区发展和改革成败的关键
三、培养、聘用中层干部
第五节 实行全员聘用制度
一、建立聘用制度的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二、建立和完善以聘用制为基础的用人制度
三、建立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
四、鼓励和支持员工流动
第六节提高员工执行力
一、对执行力的理解
二、把执行变为自动自发的行动
……
第四章 水经营实体管理
第五章 水商品管理
第六章 工程建设与维护管理
第七章 财物管理
第八章 服务农民管理
第九章 档案管理
第十章 科学考核管理
附录
书摘插图
第一章 对灌区现代化管理的认识
第二节 灌区现代化管理的定义
三、灌区现代化管理的标志
灌区现代化管理标志,不同角度表述不尽相同。实现灌区管理现代化首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1)要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建立适合灌区实际的管理体系。
(2)要重视灌区文化建设,形成精神元素灵魂的东西。
(3)要把水利工程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发挥自身优势。
(4)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加快灌区现代化管理进程。
灌区现代化管理的主要标志是系统化、信息化和最优化。
1.系统化是灌区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前提
系统化是指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科学的分类、整理或加工,使其集中起来做有系统的排列、组合,以便于管理的活动。根据夹马口灌区的实际情况,在灌区现代化管理实践中逐步建立了“组织机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水经营实体管理”、“水商品管理”、“工程建设与维护管理”、“财物管理”、“服务农民管理”、“档案管理”及“科学考核管理”九大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