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识人术【修补版】
分類: 图书,自我实现/励志,人际沟通,
作者: 王再华 编著
出 版 社: 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1字数:版次: 1页数: 194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07231820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总有一书让你爱不释手如沐阳光,总有一个智慧故事滋养你的心灵激励你的成功潜能,总有一种思想让你改变人生成就辉煌。
博大精深的东方古老智慧,传世已久的世界经典名著,她告诉我们身处逆境时怎样用理智克服困难;在人生之路上怎样把命运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少走弯路,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内容简介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颇具魅力的神秘人物,也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对曾国藩,有人称之为“圣相”,有人称之为“罪臣”。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曾国藩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潜心研究学问,留下过许多值得后人汲取的养分,他面对现实,奏陈时弊,成为晚清王朝的柱石人物;他招兵买马,编练“湘军”,镇压太平天国革命,是晚清王朝的“中兴名臣”;他在一定条件下顺应历史潮流、倡导洋务,为中国的进步做出了贡献。在知人善任、教育子女等方面,曾国藩的确做出了令世人称道的业绩。正是曾国藩在历史上的不同作用,才使后人对他产生了浓厚兴趣。
《冰鉴》一书是曾国藩总结自身识人用人心得而成的一部传世奇书,它是曾国藩体察入微,洞悉人心的心法要诀。因其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启迪性和借鉴陛而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和喜爱。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即从阐述他的《冰鉴》的丰富内涵出发,系统地阐述曾国藩《冰鉴》的思想,向广大读者展示曾国藩的人生谋略,以及他对世态人情的看法。特别是曾国藩的识人用人心得,对于今天来说仍然具有实用性、启迪性和借鉴性。相信这本书会受到读者的青睐。
目录
第一章以形观骨,以骨观德——神骨鉴
观骨宝鉴
第二章既识神骨,当辨刚柔——刚柔鉴
刚柔宝鉴
第三章姿容相貌,尽观个性——容貌鉴
容貌宝鉴
第四章相人之要,情态为先——情态鉴
情态宝鉴
第五章早眉晚须,勿失于呆——须眉鉴
须眉宝鉴
第六章以音观识,以声观形——声音鉴
声音宝鉴
第七章以气观志,以色观人——气色鉴
气色宝鉴
书摘插图
第一章以形观骨,以骨观德——神骨鉴
观骨宝鉴
原文
语云:“脱谷为糠,其髓斯存”,神之谓也。“山骞不崩,唯石为镇”,骨之谓也。一身精神,具乎两目;一身骨相,具乎面部。他家兼论形骸,文人先观神骨。开门见山,此为第一。
译文
古百道:把稻谷的外壳脱去,而稻谷的精华即米却仍然存在,其本质并未改变。这个精华,犹如人的神,即人内在的精神品性。不论人的外表如何变化,其内在的精神气质是不会改变的。古言又道:高山上的泥土经常脱落流失,而山却不倒塌,是因为山有坚硬的岩石在支撑着它。这里支撑山的岩石就相当于支撑人的形体的骨。一个人的精神状态,都集中表现在两只眼睛上;一个人的骨骼丰俊与否,都集中在他的面部。别家相术相一般人之“面,,时,已经能够兼论人之“形骸骨体”,而文人观“文人之相,,必须先观察他的“神骨”。所以本书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神骨”问题作为第一篇。
原文
文人论神,有清浊之辨。清浊易辨,邪正难辨。欲辨邪正,先观动静;静若含珠,动若木发;静若无人,动若赴敌,此为澄清到底。静若萤光,动若流水,尖巧而喜淫;静若半睡,动若鹿骇,别才而深思。一为败器,一为隐流,均之托迹于清,不可不辨。
译文
文人在研究、观察人的“神”时,一般都把神分为清明和愚浊两种类型。浊是容易区分的,但“清”中的正邪却很难分辨。要想区别。得先观察其行动和安静时的眼神;安静时,两眼光华熠熠,又真情内蕴,宛如两颗晶莹的明珠,含而不露;行动时,两眼安详沉稳,又敏锐犀利,宛如春木抽出的新芽,有节有序,生机勃勃。安静时,目光湛然清明,不为外物所扰,旁若无人;行动时,目光锐利,如射击者瞄准靶子,一发中的。以上这两种情态,澄明清澈,清明至极,属“清”中之正。安静时,目光像萤火虫一样闪烁不定,行动时,目光像流水一样游移不定。以上两种神情一则善于掩饰,一则奸诈在内心萌动。安静时,两眼似睡非睡,似醉非醉,是一种深谋远虑的神情;行动时,两眼像鹿一样惊恐不定。以上两种一则是指有智有能而不循正道之人,一则是指深谋图巧又怕被人窥见的神情。具有前两种神情者是有瑕疵之辈,具有后两种神情者是含而不发之徒。都属于“邪”,但都混杂在清明的神情内,是观神时所必须辨别清楚的。
原文
凡精神。抖擞处易见,断续处难见。断者出处断,续者闭处续。道家所谓“收拾入门”之说,不了处看其脱略,做了处看其针线。小心者.从其做不了处看之,疏节阔目,若不经意,所谓脱略也。大胆者,从其做了处看之,慎重周密,无有苟且,所谓针线也。二者实看向内处,稍移外便落情态矣,情态易见。
译文
观察识别人的精神状态,就看他是否在那里故作抖擞,假装振作,还是真的精神振作并且持久。但是介乎于假抖擞与真振作之间就难以识别了。精神不足,是由于故作抖擞并表现于外;精神充足,是由于自然而生并蕴含于内。所以道家有“收拾入门”之说,用于观神。尚未去掉杂念,不能以静待动的时候,要观察其轻慢不拘;已经去掉杂念能够以静待动的时候,要着重看其精细周到。小心谨慎的人,要从尚未摒除杂念、不能以静待动时去看他,这样就可以发现,他愈是小心,他的举动就愈是不精细周密,他愈是谨慎。他的举动就好像是漫不经心的样子。这种精神状态,就是所谓的轻慢不拘。对于性情豪放率直的人,要从已经摒除杂念、能够以静待动时去看他,这样就可以发现,他愈是率直,他的举动就愈是周密,他愈是豪爽,他的举动就愈是一丝不苟,这种精神状态,就是所谓的精细周密。“脱略”和“针线”这两种精神状态,实际上都存在于人们的内心世界,但是只要其稍微向外一流露,它自然立刻会变为情态,而情态是比较容易看到的。
原文
骨有九起:天庭骨隆起,枕骨强起,顶骨平起,佐串骨角起,太阳骨线起,眉骨伏犀起,鼻骨芽起,颧骨若不得而起,项骨平伏起。在头,以天庭骨、枕骨、太阳骨为主;在面,以眉骨、颧骨为主。五者备,柱石之器也;一,则不穷;二,则不贱;三,则动履稍胜;四,则贵矣。
译文
九贵骨各有各的姿势:天庭骨丰隆饱满;枕骨充实显露;顶骨平正而突兀;佐串骨像角一样斜斜而上,直入发际;太阳骨直线上升;眉骨骨棱显而不露,隐隐约约像犀角平伏在那里;鼻骨状如芦笋竹芽,挺拔而起;颧骨有力有势,又不陷不露;项骨平伏厚实,又约显约露。看头部的骨相,主要看天庭、枕骨、太阳骨这三处关键部位;看面部的骨相,则主要看眉骨、颧骨这两处关键部位。如果以上五种骨相完美无缺,此人一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如果只具备其中的一种,此人便终生不会贫穷;如果能具备其中的两种,此人便终生不会卑贱;如果能具备其中的三种,此人只要有所作为,就会发达起来;如果能具备其中的四种,此人一定会显贵。
原文
骨有色,面以青为贵,“少年公卿半青面”是也。紫次之,白斯下矣。骨有质,头以联者为贵。碎次之,总之,头上无恶骨,面佳不如头佳。然大而缺天庭,终是贱品;圆而无串骨,半是孤僧;鼻骨犯眉,堂上不寿。颧骨与眼争,子嗣不立。此中贵贱,有毫厘千里之辨。
译文
骨有不同的颜色,面部颜色,则以青色最为高贵。所谓“少年公卿半青面”,就是这个意思。黄中透红的紫色比青色略次一等。面如枯骨着粉白色则是最下等的颜色。
骨有一定的气势,头部骨骼以相互关联、气势贯通最为高贵,互不贯通、支离散乱则略次一等。总之,头上没有恶骨最好,就是面再好也不如头好。然而,如果头大而天庭骨却不丰隆,终是卑贱的品位;如果头圆而佐串骨却隐伏不见,多半要成为僧人;如果鼻骨冲犯两眉,父母必不长寿;如果颧骨紧贴眼尾而颧峰凌眼,必无子孙后代。这里的富贵与贫贱差别,有如毫厘之短与千里之长,是非常大的。
曾氏体悟
一、识人观人,神骨为先
神骨为《冰鉴》之开篇,总领全书,当为全书总纲。同时也标明曾国藩本人品鉴人物以神为主,形神并重。
首先,这里的“神”并非日常所言的“精神”一词,它有比“精神”内涵广阔得多的内容,它是由人的意志、学识、个性、修养、气质、体能、才干、地位、社会阅历等多种因素构成的综合物,是人的内在精神状态。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而这里所论的“神”,不会因人一时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大的变化,貌有美丑,肤色有黑白,但这些都不会影响“神”的外观,换句话说,“神”有一种穿透力,能越过人貌的干扰而表现出来。比如人们常说“某某有艺术家的气质”,这种气质,不会因他的发型、衣着等外貌的改变而完全消失。气质,是“神”的构成之一。从这里也可看出,“神”与日常所言的“精神”并不一样。
“神”并不能脱离具体的物质而空空地存在,它肯定有所依附,这就是说“神”为“形”之表,“形”为“神”之依,“神”是蕴含在“形”之中的。“形”是“神”存在的基础,与“神”的外在表现紧密相关,如果“神”是光,“形”就是太阳和月亮,日月之光放射出来普照万物,但光又是深藏在日月之中的东西,它放射出来就是光。这就说明:“神”藏于“形”之中,放射出来能为人所见,如光一样;“形”是“神”的藏身之处,但又与“神”有着千丝力缕、分割不开的物我关系,“神”必须通过“形”来表现。这种复杂的关系,说明日常观人时,既要由“神”观“形”,文要由“形”观“神”,二者相辅相成,相辅相依,不能完全割离开来、单独地看。
神之有余者,眼光清莹,顾盼不斜,眉秀而长,精神耸动,容色澄澈,举止汪洋。俨然远视,若秋日之照而步深山;处众迢遥,似丹凤而翔雪路。其坐也,如磐石不动;其卧也,如栖鸦不摇;其行也,洋洋然如平水之流;其立也,昂昂然如孤峰之耸。言不妄发,性不妄躁,喜怒不动其心,荣辱不动其操。万态纷错于前,而心常一则;可谓神有余也。神有余者,处世严谨公正清廉,故皆为上贵之入,凶灾难人其身,天禄永其终矣。
神不足者,似醉非醉,常如病酒;不愁似愁,常忧如戚;不睡似睡,才睡便觉;不哭似哭,忽如惊悸。不嗔似嗔,不喜似喜,不惊似惊,不痴似痴,不畏似畏。容止昏乱,色浊似染、癫痫神色、凄怆、常如大失,恍惚张惶,常如恐怖。言论瑟缩,似羞隐藏。体见抵拒,如遭凌辱。色初鲜而后暗,语初快而后讷。此皆谓之神不足也。神不足者,多心胸狭隘,私心重重,故多招牢狱枉厄,官职失位矣。
形之有余者,头顶圆厚,腰背丰隆,额阔四方,唇红齿白,耳圆成轮,鼻直如胆,眼分黑白,眉秀疏长,肩膊脐厚,胸前平广,腹圆垂下,行坐端正,五岳朝归,三停相称,肉腻骨细,手长足方。望之巍巍然而来,视之怡怡然而去,此皆谓之形有余也。形有余者,心宽体健,豁达大方,故令人长寿无病,富贵之形矣。形不足者,皆头顶尖薄,肩膊狭斜,腰肋疏细,肘节短促,掌薄指疏,唇蹇额挞,鼻仰耳反,腰低胸陷。一眉曲,一眉直;一眼仰,一眼低;一睛大,一睛小;一颧高,一颧低;一手有纹,一手无纹;睡中眼开;男作女声;齿黄口露;鼻准尖薄秃顶无丝发;眼深不见睛;行状欹侧,颜色痿痣;头小而身大,上短而下长;此之谓形不足也。形不足者,阴郁压抑,先天不足,故多病而短命,福薄而贱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