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岸观火——泛台海区域的信仰生活
分類: 图书,文化,中国文化,
作者: 陈进国 著
出 版 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1字数:版次: 1页数: 472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6153185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文献和田野、考研与考现,细致地剖析了泛台海区域之信仰生活的某些截面。著者的个案描述和图像叙事,勾勒出区域历史之多元共生的信仰文化景观,有助于阅者以“礼失求诸野”的视野和“文化自觉”的精神,来反观中国人整体性的观念系谱和文化取向。
作者简介
陈进国,1970年生,福建永春人,厦门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 学博士后,现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出版:合著《透视中国东南:文化经济的整合研究》(2002)。专著《信仰、仪式与乡土社会:风水的历史人类学探索》(2005)。
目录
序:从南洋跨海看文化的中华/王琛发
上篇毋意
第一章骨骸的替代物与祖先崇拜
一问题的提出
二葬银牌
三葬木主
四葬其他
五真有阳祖和阴祖吗
附录福建省上杭县N镇葬小柩(捡骨改葬)仪式
第二章福建买地券习俗考略
一前言
二考古发现的买地券文本及其内涵
三福建买地券文本中的“鸣吠”习俗
四福建出土的买地券“神仙俑”略析
第三章闽台买地券习俗的考现学研究
一前言
二“做地”用的阴契
三“做屋”用的阴阳契(砖契)
四“超度”用的阴厝契
五从“数术化”视角看民间宗教
第四章理性的驱驰与义利的兼容——一宋明理学与东南家族社会经济变迁简论
一引言
二理学与东南家族祠堂之设
三理学与东南家族族谱之修纂
四理学与东南家族之文化教育
五理学与东南家族商人的经济伦理精神
六结语
中篇毋必
第五章日本创价学会在台湾的早期布教活动略论
一前言
二创价学会最早传人台湾时间考辨
三战后创价学会在台湾的布教活动
四台湾当局对创价学会的查禁
五台湾创价学会被取缔之原因
六结语
第六章巴哈伊教在台湾早期的传教活动略论
一前言
二巴哈伊教的传入
三组织机构的建立
四教务活动的开展
……
第七章外儒内佛——C县归根道(儒门)经卷及救劫劝善书概述
第八章困境与再生——泰国华人空道教调查
下篇毋固
第九章日据时期台湾佛教的日本化现象
第十章自我与他者——人生佛教思潮与台湾佛教革新运动
第十一章胡适与《虚云和尚年谱》的一段公案
第十二章台湾当代佛教的入世转向刍议
附录毋我
书摘插图
第一章骨骸的替代物与祖先崇拜
一问题的提出
英国人类学者弗里德曼(Freedman)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在风水的逻辑中,骨是世系继嗣的象征。如果没有骨骼,人们就与祖先恩惠最强有力的源头彻底脱离。”①日本人类学者濑川昌久则称,祖先骨骸与子孙乃一气相承,“气”通过骨骼而得以形象化,“气”以骨为媒介,故对祖先遗骨(作为形象化的父系继嗣)的祭祀就能受荫于祖先墓地风水,“对祖先遗骨(作为形象化了的父系继嗣)的祭祀,就与希望在现实环境中寻得好影响的风水习俗,实现了联结”,“在汉族的继嗣观念中,祖先的骨骸是关于世系继嗣的具象性代表物,对于子孙来说,它的存在具有根本性的意义。”②人类学家的这些带着通识的论断,是否有必要进行适当的修正呢?在讨论“小柩”(二次葬或复葬)的葬法时,显然不能忽视一些异例文化现象。
在无骨骸或骨骸很少情形下,民间究竟采用什么办法处理,是否同样重视墓地风水方面的营造,并且仍然笃信他们与祖先的恩惠是紧密相连的呢?民间关于祖先魂魄的观念,是否也相应发生变化呢?汉人的祖先观念,是否就是所谓的“灵骨一体”呢?汉人的墓
制,是否就是所谓的“一墓制”呢?兹据族谱和田野调查,对明清以来台海及客家区域的葬例,略作探讨。
二葬银牌
明清以来,东南区域新型的家族组织及乡族势力获得快速的发展,家族出于“敬宗收族”需要,或求风水庇佑,常频繁地更葬远祖坟墓。盖因年代久远,祖先骸骨无存或存留不多,民间便借用银牌更葬以代骨殖。若因异常死亡而尸骨无存或存留异地,或骨骸被迁(本族或外族),亦代葬银牌。为了多获风水荫庇,民间甚至经常于甲处葬祖先骨骸,于乙处葬银牌。出于合葬之需,一块银牌亦可合写几个祖辈名号。客家人俗称“有奶奶无祖父”、“有祖父无奶奶”是“孬种”、“野种”,故凡骨骸未存者不立银牌乃大不孝。此葬俗在赣南、粤东、闽西客家最盛,也散见于闽中、闽南和台湾、南洋等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