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刻拍案惊奇(图文经典)
分類: 图书,小说,中国古典小说,
作者: (明)凌濛初著,岳群标点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版次: 1页数: 439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07610915包装: 精装内容简介
继明代著名作家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之后,凌漾初又仿其体例编著了《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后人将它们合称为“三言二拍”。“三言二拍”是我国古代小说宝库中璀璨夺目的瑰宝,是人们了解和研究明代及其以前历代社会生活的极好材料。
“二拍”共收短篇小说七十八篇,杂剧一部。这些小说,以极其生动的笔触向读者讲述了许多令人拍案称奇的故事。这些故事的主人翁,既有因争闲气而导致执事偏颇的大儒,也有屡遭厄运而不气馁终于撞上好运的商人;既有追求忠贞爱情的青年男女,也有毫无廉耻的奸徒恶棍;既有因术成奸的道士,也有一饭必酬的盗贼……人物形象生动,故事曲折离奇,有一定的艺术震撼力。在思想性方面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封建礼教的局部反抗、对程朱理学的着意嘲讽以及人道主义精神的萌芽,都是值得人们重视的。
《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都是由尚友堂刊刻的,前者刊刻于明崇祯元年(1628),后者刊刻于崇祯五年(1632),但是国内原刊本都已经亡佚了,只能在日本看到。初刻国内尚能见到翻刻本,二刻则连翻刻本也很难见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上海古籍出版社根据复旦大学教授章培恒先生从日本带回的“二拍”原刻本胶卷影印出版,遂使这两部小说得以接近原貌地重现天日。但这个刊本的《初刻拍案惊奇》只有三十九卷,《二刻拍案惊奇》也只有三十九卷,外加杂剧一部。根据章培恒先生的考证,《二刻拍案惊奇》第二十三卷《大姊魂游完宿愿 小姨病起续前缘》其实应该是《初刻拍案惊奇》的第二十三卷,而《初刻拍案惊奇》第二十三卷《华阴道独逢异客 江陵郡三拆仙书》则应该是初刻的第四十卷,也就是说《二刻拍案惊奇》的第二十三卷、第四十卷已经亡佚,刊刻者将初刻的第二十三卷移来,又加上一部杂剧,遂成现在的《二刻拍案惊奇》。我们这次插图校点本以上古影印的尚友堂刻本为底本,《初刻拍案惊奇》仍为三十九卷本,没有对此进行调整,特别在此说明。
目录
卷之一 转运汉遇巧洞庭红 波斯胡指破鼍龙壳
卷之二姚滴珠避羞惹羞 郑月娥将错就错
卷之三 刘东山夸技顺城门 十八兄奇踪村酒肆
卷之四程元玉店肆代偿钱十一娘云岗纵谭侠
卷之五感神媒张德容遇虎 凑吉日裴越客乘龙
卷之六 酒下酒赵尼媪迷花机中机贾秀才报怨
卷之七唐明皇好道集奇人武惠妃崇禅斗异法
卷之八乌将军一饭必酬 陈大郎三人重会
卷之九宣徽院仕女秋千会 清安寺夫妇笑啼缘
卷之十 韩秀才乘乱聘娇妻 吴太守怜才主姻簿
卷十一 恶船家计赚假尸银狠仆人误投真命状
卷十二 陶家翁大雨留宾 蒋震卿片言得妇
卷十三 赵六老舐犊丧残生 张知县诛枭成铁案
卷十四 酒谋财于郊肆恶 鬼对案杨化借尸
卷十五卫朝奉狠心盘贵产 陈秀才巧计赚原房
卷十六 张溜儿熟布迷魂局 陆蕙娘立决到头缘
卷十七 西山观设箓度亡魂开封府备棺追活命
卷十八丹客半黍九还 富翁千金一笑
卷十九李公佐巧解梦中言谢小娥智擒船上盗
卷二十李克让竟达空函 刘元普双生贵子
卷二十一 袁尚宝相术动名卿 郑舍人阴功叨世爵
卷二十二钱多处白丁横带 运退时刺史当稍
卷二十三 华阴道独逢异客 江陵郡三拆仙书
卷二十四 盐官邑老魔魅色 会骸山大士诛邪
卷二十五赵司户千里遗音 苏小娟一诗正果
卷二十六 夺风情村妇捐躯 假天语幕僚断狱
卷二十七 顾阿秀喜舍檀那物 崔俊臣巧会芙蓉屏
卷二十八金光洞主谈旧迹 玉虚尊者悟前身
卷二十九 通闺闼坚心灯火 闹囹圄捷报旗铃
卷三十 王大使威行部下 李参军冤报生前
卷三十一 何道士因术成奸 周经历因奸破贼
卷三十二乔兑换胡子宣淫 显报施卧师入定
卷三十三 张员外义抚螟蛉子 包龙图智赚合同文
卷三十四 闻人生野战翠浮庵 静观尼昼锦黄沙弄
卷三十五诉穷汉暂掌别人钱看财奴刁买冤家主
卷三十六 东廊僧怠招魔 黑衣盗奸生杀
卷三十七屈突仲任酷杀众生 郓州司马冥全内侄
第三十八 占家财狠婿妒侄 延亲脉孝女藏儿
卷三十九乔势天师禳旱魃 秉诚县令召甘霖
书摘插图
卷之一 转运汉遇巧洞庭红 波斯胡指破鼍龙壳
这首词乃宋朱希真所作,词寄《西江月》,单道着人生功名富贵,总有天数,不如图一个见前快活。试看往古来今,一部十七史中,多少英雄豪杰,该富的不得富,该贵的不得贵。能文的倚马千言,用不着时,几张纸盖不完酱瓿;能武的穿杨百步,用不着时,几竿箭煮不熟饭锅。极至那痴呆懵董生来有福分的,随他文学低浅,也会发科发甲,随他武艺庸常,也会大请大受。真所谓时也,运也,命也!俗语有两句道得好:“命若穷,掘得黄金化作铜;命若富,拾着白纸变成布。”总来只听掌命司颠之倒之。所以吴彦高又有词云:“造化小儿无定据,翻来覆去,倒横直竖,眼见都如许!”僧晦庵亦有词云:“谁不愿黄金屋?谁不愿千钟粟?算五行不是这般题目。枉使心机闲计较,儿孙自有儿孙福。”苏东坡亦有词云:“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这几位名人说来说去,都是一个意思。总不如古语云:“万事分已定,浮生空白忙。”
说话的,依你说来,不须能文善武,懒惰的也只消天掉下前程;不须经商立业,败坏的也只消天挣与家缘。却不把人间向上的心都冷了?看官有所不知,假如人家出了懒惰的人,也就是命中该贱;出了败坏的人,也就是命中该穷,此是常理。却又自有转眼贫富出人意外,把眼前事分毫算不得准的哩。
且听说一人,乃是宋朝汴京人氏,姓金,双名维厚,乃是经纪行中人。少不得朝晨起早,晚夕眠迟,睡醒来,千思想,万算计,拣有便宜的才做。后来家事挣得从容了,他便思想一个久远方法:手头用来用去的,只是那散碎银子;若是上两块头好银,便存着不动;约得百两,便熔成一大锭,把一综红线结成一绦,系在锭腰,放在枕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