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宁夏寻找长城源流
分類: 图书,旅游,山西/甘肃/陕西/宁夏,
作者: 周兴华,周晓宇 著
出 版 社: 宁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1字数:版次: 1页数: 431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227040637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书以详实的证据首次披露了大量鲜为人知的长城史料和长城遗迹,首次提出并实地找到宁夏境内遗存的西周、战国秦、秦皇、汉武、隋代、宋金乃至明代始筑或重修的长城,奠定了宁夏固原西周长城在中国长城建筑史上的源头地位,在宁夏河东地区考证清楚了战国秦昭王所筑“拒胡”长城及隋长城的分布走向,在中卫香山等沿河地区发现了遗失已久的秦皇长城和宋、金烽燧,在贺兰山及中卫卫宁北山找到了湮没无闻的汉武长城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从宁夏来探讨长城源流,所以,研究篇章中只涉及今宁夏境内的各道长城。但宁夏长城仅是中国历代各道长城中间的一段,要想搞清它的来龙去脉及历史地位,又必须将其纳入中国历代各道长城的总体遗迹及历史地位中去考察,这就必然涉及到非宁夏地区的有关长城。长城所在地区,自有其在地缘政治、地区经济、民族关系、边防界址等问题中的历史地位。所以,本书在宁夏历代长城史迹“附录”中又选录了与该道长城总体遗迹有关的部分“长城史迹”。“长城史迹”以宁夏长城为主线,辅之毗邻省区的有关长城史料,其中包括该道长城的总体分布与走向,与该道长城相关的修筑及历史事迹,与该道长城历史事迹相关的毗邻地区的长城事迹,等等,以之作为宁夏长城研究篇章的旁证及总体史迹缺略的补充,亦可从中窥测长城与人类历史的关系。这样,从历代长城总体史迹中考察长城,各段长城就不是大地上一道道自然的、物理的、僵死的、割裂的、逐渐消失的人工堆砌物,而是一条条连贯的、前后相续的、始终涌动的、奔腾的、鲜活的、与历史交融的人类历史躯体。这就是历史的、现实的、有记忆的、富含文化内涵的、充满永恒魅力的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古代长城。
作者简介
周兴华,1943年生,宁夏中卫人。副研究员。1967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长期从事农村基层工作,担任过大队干部、公社社长、公社党委书记、副县长。后任宁夏博物馆馆长,宁夏文物局副局长。为国际岩画委员会委员。曾应邀在意大利、克罗地亚的一些学术单位进行学术交流,举办岩画讲座。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周兴华就从事岩画、长城等文物古迹的调查研究,他首先发现了大麦地岩画、香山岩画、西山岩画、灵武岩画;首次提出了宁夏境内遗存有西周长城、秦皇长城、汉武长城、清修长城等观点。国内外媒体对其学术活动、学术著作均做过评介报道。出版专著有《中卫岩画》《宁夏古迹新探》《岩画探秘》《从宁夏寻找长城源流》,主编出版有道光版《标点注释中卫县志》《中卫县志》。
目录
前言
中国长城溯源(代序)
固原西周长城
河东战国秦昭王长城
黑山峡秦皇长城
河西汉武长城
明代宁夏长城
清代宁夏长城
宁夏历代壕堑
长城研究探讨
后记
书摘插图
固原长城始筑年代考
《诗经小雅出车》载:“王命南仲,往城于方”“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玁狁于襄。”其中“往城于方”“城彼朔方”的“城”字,有人解释为建筑城市,有人解释为建筑城墙。对于“城”字的解释,本人曾在拙著《宁夏古迹新探宁夏平原秦皇长城初探》中进行了考辨。《诗经小雅出车》中有“往城于方,城彼朔方”,《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城河上以为塞”,这两处的“城”字,都是同样的用法与含义。
《出车》篇中的“城”字。在古籍中,“城”字单用或与“长城”“塞防”相连使用时,有两种含义。第一种是指修筑长城。《史记秦本纪》载:“简公六年……堑洛,城重泉。”这里的“城重泉”与“城彼朔方”一样,就是说在重泉修筑了一道长城。《水经注校。济水》载:“《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二年,龙贾(率师筑长城于西边),自亥谷以南,郑所城矣。《竹书》(云:是梁惠王十五年筑)也。”此处“郑所城矣”的“城”字,还是说郑国筑造了一道长城。第二种是指长城、方城。《水经注校潕水篇》载:“郦县有故城一面,未详里数,号为长城,即此城之西隅,其间相去六百里(【周按】指叶长城至郦县长城,此本作“六里”,《御览》及宋本俱作“相去六百里”,故从之),若南北虽无基筑,皆连山相接。”“叶东界有故城,始犨县东,至瀙水,达(当做迳)泚阳界,南北联络数里,号为方城,一谓之长城云。”“《郡国志》曰:叶县有长城曰方城,指此城也。”“《后汉书郡国志》载:叶有长山曰方城。”楚国的长城,或叫城,或叫长城,或叫长山。《元和郡县志卷二》载:“华州,《禹贡》雍州之域……春秋时为秦晋界。邑长城在州东七十二里,或说秦晋分境祠华,故筑此城。”这里的“故筑此城”,也是指修筑了一道长城。《文献通考卷二十四下四裔考》载:“杜氏通典傅奕日:易称王侯设险以固其国,筑长城、修障塞,易之设险也。今朔塞上多古长城,未知起自何代。七国分争,国有长城。赵简子起长城以备胡,燕秦亦筑长城以限中外,则长城之作其来远矣。秦兼天下,益理城壍,城全国灭,人归咎焉。”上引文中“城全国灭”“益理城壍”中的“城”字,其含义即为长城。所以,以上“城”字,均与《诗经》“往城于方”“城彼朔方”中的“城”字是同样的用法与含义。因此,“王命南仲,往城于方”,是说周宣王派南仲去于方建筑长城;“天子命我,城彼朔方”,是说周宣王命令我去朔方建筑长城。对“往城于方”、“城彼朔方”的解释,正如国际著名地理学家陈正祥教授所言:“‘城彼朔方’,不是说只造了一座城,而是筑了一条长垣,即长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