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佛学玄学
分類: 图书,哲学/宗教,哲学,中国古代哲学,
作者: 汤用彤 著
出 版 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3-1字数:版次: 1页数: 314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539931029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北京大学出版社曾于1991年出版过一本汤用彤先生的《理学佛学玄学》,现在将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用彤先生的《儒学佛学玄学》,那么这两《儒学佛学玄学》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可以说,这本《儒学佛学玄学》是由《理学佛学玄学》增删的一本新书,它不是《理学佛学玄学》的重复出版。
目录
儒学
理学谵言
评近人之文化研究
文化思想之冲突与调和
附录一:中国文化即是儒教、儒学
附录二:“中国哲学”
佛学
论魏晋佛法兴盛之原因
论晋宋问佛教
释道安时代之般若学述略
竺道生与涅粲学
释法瑶
论“格义”——最早一种融合印度佛教和中国思想的方法
摄山之三论宗史略考
隋唐佛学之特点——在西南联大的讲演
论中国佛教无“十宗”
中国佛教宗派问题补论
与胡适先生关于中国佛教史的通信
附(一):用彤先生1928年7月16日致胡适信所附《中国佛教史略》中的《禅宗》一章
附(二):胡适1928年7月21日复用彤先生信全文
玄学
绪论
魏初名理之学
言意之辨
本末有无之争
贵无之学(上)——王弼
贵无之学(中)——阮籍和嵇康
贵无之学(下)——道安和张湛
崇有之学与向郭学说
王弼与郭象
结论
魏晋玄学与文学理论
魏晋玄学流别略论
魏晋思想的发展
编后记
书摘插图
儒学
理学谵言
自海禁大开,群言庞杂,学者沦于圆滑之习,风俗遂陷于嚣躁之域。于是,见不合时宜者恶之,见不同流俗者恶之,见理学先生则尤恶之。自人京师,即遇某理学先生,亦与同侪大斥之者屡。其后,在校无事时,偶手翻理学书,初格格不相人,然久之而目熟焉,知有所谓理,所谓性矣。复次而知程朱陆王矣,复次而溺于理之渊矣。每有感辄遽然日:理学者,中国之良药也,中国之针砭也,中国四千年之真文化真精神也。试问今日之精械利兵足以救国乎?则奥塞战争,六强国悉受其病;试问今日之学堂学校足以救国乎?则行之数十年未收效果也。盖俗敝国衰之秋,非有鞭辟近里之学不足以有为,尤非存视国性不足以图存。余尝观昔贤讲学之风:雍雍穆穆,朴茂之气凛然,洵堪为浇俗之棒喝,则心为之神往者不置。夫以古之理学与今之科学比,则人咸恶理学而求科学矣,不知理学为天人之理,万事万物之理,为形而上之学,为关于心的;科学则仅为天然界之律例,生物之所由,驭身而不能驭心,驭驱形骸而不能驱精神,恶理学而乞灵科学,是弃精神而任形骸也。国人皆恶理学,则一国之人均行尸走肉耳,国乌得国哉?噫,金瓯不圆,陆沈有日,坐而思之,能无慨然。我虽非世人所恶之理学先生者,然心有所见不敢不言,以蕲见救于万一,于是擅论古人,着其语之有合于今日.尤有益于侪者于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