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研究之批判-中国古文字 的产生与发展(增订本)/鸿荒孤棹 下卷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作者: 黄奇逸著
出 版 社: 巴蜀书社
出版时间: 2008-12-1字数:版次: 1页数: 1034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07522515包装: 精装内容简介
此书是狭义上的《历史的荒原》。书从中国文字发展的动态历史上来细审了甲、金文(短铭祭名金文),发现甲骨文不是四堂及现行学术界所认为的商王(殷商君主应是用帝号,而不是用王号)活动的占卜辞,而应是古人祭祀前的一些日子里,为备办祭品、卜问神意所得的祭品祭程备忘录,也就是古籍中说的祭祖前的“卜牲与日”。而整个现行甲骨学体系应是建立在约定的假相上的。那么这假相的体系又为何那么迷人呢?这应是甲文现行体系的许多文字的字形考释还是有一些是正确的。错就错在他仍无历史动态感地把每个文字的字义,以《说文》作准则与基础,死硬地用字形比对的简单方法沿时间无限上推,却不知道中国远古文字是专为占人祭祀备忘而发明的。周公才艰难地改造它用作日常事务。这种文字的日常事务能力沿西周历史发展而继续扩大,加之史籀,尤其是孔子、子夏的强力推动起了重要作用,中国远古就已有伏牺、仓颉、甲金(短铭祭祀金文)文字,但却存在一个“历史日常事务记载的黑洞”,原因就在——它们都是祭祀备忘文字而非日常事务文字。
作者简介
黄奇逸,1950年7月生子四川井研县,1980年硕士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徐中舒先生处,现供职于本系。黄某质简寒,奸清谈,枯肠荒肚也能敬陪大羹玄酒早下肚皮的朋友,毕露着锋颖,兴味浓快地侃到月半三更天。黄某发有一定学术影响的论文多篇:《古国族名前“有”字新解》、《甲金文中王号生称与谥法问题的研究》、《诗王风、二南地望辨》、《释沃》、《商周研究之批判提要》、《商周研究之批判辨疑》、 《甲骨卜字解》等。后三篇,作者意在建立一个全新的甲金文认识体系,海内外学界已动关注。除本书上、下卷外,黄某还自悲自喜地撰有专著《艺术的平衡》。据说,他还有一部上百万字的社会伦理学著作,但他还不愿宣露书名与内容,怕在专专剪浊除晦的人际关系、社会舆论中又被说成一场是非,故黃某常常稚头拙脑地提醒朋友的一句话是:“我讲的这件事,千万不要给外人说”。虽如此,黄某落入褒贬的闲是闲非偏生最多。
目录
凡例
前言
第一章甲骨学旧体系强硬的约定及其混乱与困惑
第二章甲文及与之相关的短铭金文之真相
第三章商周商王谥号为祭名考
第四章甲言语中所谓“贞人”应是祭名的研究
第五章甲文旧体系中的方国地理与人物应是约定所成
第六章甲文中所谓的“四方风名”应是约定所成
第七章干支起源于祭祀
第八章析旧体系的诸项约定研究
第九章旧体系所谓“贞人”断代的混乱
第十章小屯为商都效外的祭场说
结束语
书摘插图
第一章 甲骨学旧体系强硬的约定及其混乱与困惑
1978年野水浮清漪之秋,笔者考上古文字及古文化研究名家徐中舒先生的研究生。我当时是以非常虔敬崇隆妁心态进入甲金文,尤其是甲骨学研究旧体系的。不仅对甲金文研究旧体系中各位名家们的学问,且对他们根性大利的操存持养及生活人格,甚至哪怕是极端与错误的行为也在我栗栗危惧的钦敬中,视为利聚无尽的大愿大行,大有视师如佛、爱屋及乌之慨。1979年10丹,徐中舒先生让我们编撰《甲骨文字典》、以徐先生渊综广博愈学问及名望,基本调齐了海内外种种甲金文及研究的书籍。可是。.能把握此全貌后,我反而对甲金文,尤其是甲骨学旧研究体系产生了极大的困惑。这种困惑开始是因看出了各名家们的甲文隶定与研究,多半出自各自种种强硬的约定,或各家协同约定而虞,整个体系是建立在约定主义基础上的。继之,也发现了这种成为约定,哪怕是经各家精心协调后。仍矛盾百出千呈。体系内搅糊成一锅,混乱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