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与国家之间的发展政策:公民社会组织的可能性与界限(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经典译丛·政府治理与改革系列)
分類: 图书,政治 军事,政治,公共管理,
作者: (德)康何锐著,隋学礼译校
出 版 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2-1字数:版次: 1页数: 399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300102412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作者在“发展政策”语境下界定了“公民社会”、“公民社会参与者”两个核心概念,详细分析了“发展”和“创新”两个主导概念,特别是对公民社会参与者的功能和作用进行了颇有见地的阐述。第1章~第5章是基本理论,第6章~第9章是个案分析,第10章是本书的总结。本书关于非洲、拉丁美洲、特别是南亚国家的个案研究非常详细,资料丰富。其中很多内容是国内的研究者所没有涉猎过的。
作者简介
康保锐(Berthold Kuhn),1965年生于德国海德堡,1997年获莱比锡大学哲学博士。2004年获得柏林自由大学教授资格。2005年至2007年在清华大学做访问教授。他目前的研究领域是公民社会比较研究、非政府组织研究等。
目录
第1章 导论:公民社会参与者具有怎样的理论能力.
1.1 理论要求
1.2 研究状况
1.3 关于个案研究的方法和选择
第2章 主导概念:“创新”与“发展”
2.1 引论
2.2 关于“创新”概念
2.3 发展、发展政策和发展合作
2.4 理论定位:以创新为导向的和以成员为中心的发展政策观点
第3章 发展政策参与者和参与者类型
3.1 引言
3.2 发展政策的参与者性质和工具性质
3.3 国家领域、私人经济领域、公民社会领域:本质特征和组织原则
3.4 参与者的合法性基础和责任义务
第4章 公民社会:概念、理论观点、参与者类型和争论
4.1 概念
4.2 理论观点
4.3 参与者类型
第5章发展政策实践中的公民社会参与者
5.1公民社会参与者的振兴
5.2发展政策中公民社会组织的利益代表空间和活动范围
5.3公民社会参与者的创新绩效
5.4公民社会参与者和发展政策的合作伙伴
第6章个案研究I:孟加拉国及刚果共和国的公民社会行为主体
6.1引论
6.2国别案例研究:孟加拉国
6.3国别案例研究:刚果共和国
6.4本章小结
第7章个案研究Ⅱ:职务扶助领域和社会标准领域的公民社会行为主体
7.1引论
7.2加纳的职务扶助
7.3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纺织业社会标准的改善
7.4本章小结
第8章个案研究Ⅲ:公民社会行为主体“透明国际”及撒古卢水利和发展基金会
8.1引论
8.2 “透明国际”
8.3撒古卢水利和发展基金会
8.4本章小结
第9章个案研究IV:公民社会成员大规模参与的管理模型
9.1引论:对发展计划实行政治一实践的管理
9.2配套拨款模型:FOURMI项目的案例,喀麦隆
9.3南亚地毯工业中针对童工的标记动议:“地毯标志”
9.4社会加盟模型:免费保健医疗专案计划,菲律宾
9.5核心伙伴方案和可交易的有价票证模型,加纳
9.6本章小结
第10章结论
10.1就发展政策而言,公民社会概念的可操作性
10.2公民社会参与者的创新潜能
10.3公民社会参与者的比较优势
10.4公民社会参与者的功能逻辑
10.5公民社会参与者的行为逻辑和两难导向
术语表
附录:缩略语
参考文献
相关网页
媒体评论
Kuhn对非洲、南亚地区十多个国家NGO的研究具有独到见解和突出贡献。本书对国内关心和研究NGO问题的读者来说是有价值的,在一定意义上填补了空白。——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顾问王名存在于亚洲和非洲不同国家之中的公民社会及组织,在与政府组织和私人经济保持伙伴关系的前提下,应用着各种不同的模型。——本书作者康保锐(Berthold Kuhn)可以相信,随着本书的发行,在德国使用频率很高的概念——“发展政策”定会在国内理论界与实践生活中逐渐普遍化。——本书译者
书摘插图
第2章主导概念:“创新”与“发展”
2.1 引论
为了使分析和评价公民社会参与者的规范基础更加清晰,在下面进行的分析中首先要非常准确地定义两个主导性概念:“创新”与“发展”。这是特别重要和非常必要的,因为在有关发展政策的文献中,概念和各种理论观点经常具有非常大的模糊性。
各个不同的学科都在进行着发展理论的研究,国际的、跨国的和双边的发展组织都提出了数量众多的方案和设想,它们无一不是紧紧围绕着发展概念和其可操作性来进行的。发展理论和发展政策的研究者们都以其不同的专业背景,依据部门、地区或特别成员的实施重点,来诠释各自对发展概念和发展政策的不同理解。各种理论观点之所以不同就在于,它们在经济绩效能力方面把握发展概念的可操作性,或者把发展概念移植到和平政策和社会政策上去,并强调未来发展前景的可持续性或可参与性等。事实上所存在的这些差异都加剧了有关发展理论形成上的困难,同时也造成了在科学理论和发展政策实践之间联结方面的困难。毫无疑问,创新概念也有相似的问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对概念进行理论思考是有意义的,而且还应该描述实践中的创新方面的例子。
2.2关于“创新"概念
“创新”(来源于拉丁文novare)是指有完全计划的、有确定目标的革新活动,也指新出现和形成的部分领域、机制要素或者在一个已经存在的机制关系框架范围内的(社会的或者经济的组织)行为方式,其目标或者是使已经存在的各种方法、程序实现最优化,或者是更好地满足新出现的和发生变化了的功能要求。在创新研究中,应把社会或国家的创新能力列入考虑要素,尤其是基础研究投资额度、居民的教育水平、知识分子的数量、信息和通信设施状况、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风险资本的供给、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开放程度、对挑剔需求的满足(Nelson,19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