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性的思维(当代世界学术名著)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文化人类学,

作者: 〔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 著;李幼蒸 译

出 版 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1字数:版次: 1页数: 303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300070179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野性的思维具有非时间性和非连续性的特征,它想把握既作为同时性又作为历时性整体的世界。本书集中体现了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文化人类学的中心论题、基本方法、理论内涵和哲学价值。

——亚马逊网站资深编辑

《野性的思维》的发表,似乎既是实际上也是象征地拉开了60年代法国结构主义运动的序幕。

——李幼蒸 国际符号学学会(IASS)副会长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各种翔实的素材对“原始人”的思维结构、社会结构、神话结构等进行考察,集中体现了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文化人类学的中心论题、基本方法、理论内涵和哲学价值。本书系统深入地研究了未开化人类的“具体性”与“整体性”思维的特点,认为未开化人的具体思维与开化人的抽象思维没有高下之分,而是互相平行发展,各司其职。人类的艺术活动与科学活动即与这两种思维方式相符。

作者简介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 1908—),法国著名的社会人类学家、哲学家,法兰西科学院院士,结构主义人类学创始人。早年在巴黎大学主修哲学与法律,1934—1937年在巴西圣保罗大学教授社会学,并从事巴西土著之田野研究。1948年返法,1959年出任法兰西学院教授。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人类学家之一,他的影响波及人类学、语言学、哲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主要著作有《结构人类学》(1~2)、《神话学》(4卷)、《野性的思维》等。

目录

前言

第1章 具体性的科学

第2章 图腾分类的逻辑

第3章 转换系统

第4章 图腾和等级制度

第5章 类别、成分、物种、数目

第6章 普遍化和个别化

第7章 作为物种的个体

第8章 可逆的时间

第9章 历史与辩证法

附录

参考文献

索引

插图目录

初版中译者序

译后记

书摘插图

第1章 具体性的科学

长久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运用不包括表达“树”或“动物”这类概念的字词的语言,即使这类语言含有各物种和变种的详细品目所必需的一切词语。但是,虽然这类情况被引用为“原始人”的所谓不善抽象思维的证据,同时却首先忽略了另一类情况,这类情况表明,丰富的抽象性词语并非为文明语言所专有。让我们举个例子,在北美洲西北部广泛通行的契努克印第安语中,人们就是借助抽象词语来称道事物的很多属性和性质的。鲍阿斯说:“这种方法应用的范围比我们知道的任何其他语言都更广泛”。陈述句“这个恶人杀死了那个穷孩子”,译成契努克语就是:“这个人的恶性杀死了那个孩子的贫穷”。他们把“这个女人使用过一个很小的篮子”这句话说成: “她把委陵菜根放人一个蛤篮的小中”。(鲍阿斯2,657~658页)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