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龙与大象:中国和印度农业农村改革的比较研究
分類: 图书,经济,各部门经济 ,农业经济,
作者: (印度)A.古拉蒂,(中国)樊胜极 主编
出 版 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2-1字数:版次: 1页数: 360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030237576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创造了经济发展奇迹,并一举由两个贫困国家发展成为极具影响力的成功经济体,贫困人口数量也因此急剧下降,人均收入分别增长了四倍和两倍。
该书探讨了农业动态变化对中印两国和其他转型经济体发展的影响,证明了与土地使用、市场等相关的制度改革带来的农业高速增长。
在中印两国专家的大力支持下,这本著作集结了若干专题,为未来的经济增长和缓解贫困提供了一系列政策和战略选择,包括:建立正确的公共投资优先序;明确贸易和市场改革;为赤贫人群构建社会安全网;建立能够有效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等。
作为为数不多的比较中印两国改革历程的著作之一,该书还总结了中国和印度今后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例如,两国都需要可持续、公正和环保的经济发展战略。此外,该书还分析了近年来两国经验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借鉴意义。
此书适合于农业科研机构和执行机构的工作人员、社会学家、政治学者,以及发展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和科研人员阅读。
目录
序
前言
致谢
缩略语
第一部分 导论与概述
第1章 导论
第2章 中国和印度改革与发展概述
第二部分 土地使用权、健康和教育可获性:初始条件和改革
第3章 中国的土地所有权制度:实践与展望
第4章 印度的土地制度、政策与改革
第5章 中国农村的基础健康保障体系
第三部分 农村地区的投资、技术和灌溉
第6章 公共投资、增长与减贫:中印的比较分 析
第7章 中国农业研究与知识产权体系的改革
第8章 印度农业研究与技术:现状、影响及现存问题
第9章 水利部门的政策和体制改革:中印的经验与教训
第10章 中印水资源与粮食生产的展望及比较评估
第四部分 市场和贸易改革
第11章 中国农业市场改革:次序和速度的权衡
第12章 印度农业市场改革:进一退二
第l3章 贸易改革的收益:中国加入WTO对农业可能的影响
第14章 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贫困和粮食安全:印度的经验
第五部分 农村多样化和纵向一体化
第15章 中国非农部门的发展:对农村非农就业和农村发展的启示
第16章 印度经济中的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第17章 多样化:对中国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
第18章 从盘子到犁:论印度农业之转变
第l9章 交易成本和营销效率:以南京市番茄市场为例
第六部分 扶贫项目和社会安全网
第20章 中国的扶贫:成功和教训
第21章 印度反贫穷计划:真的有利于穷人吗?
第七部分 汲取的经验和未来的方向
第22章 综述:经验和挑战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部分 导论与概述
本部分包括两章。第一章提纲挈领,归纳了对中国和印度两国进行比较的深层原因,并描述了本书的组织结构。
回顾两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不难发现这样几个关键议题:什么样的改革措施导致了目前的结果?土地分配、农村卫生、教育以及基础设施等的初始条件究竟起着怎样的作用?两个国家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分别是什么?在从低水平发展步人到高速增长轨道的过程中,两个国家的发展经历不仅有助于彼此互相借鉴,而且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了解经济增长的过程及其含义是全世界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兴趣所在,他们想了解中国和印度如何应对至关重要的发展问题,诸如农村发展、食物安全、减少贫困等。通过比较两国农村和农业的改革政策,将会促进彼此更好地交流和合作。反过来,两国间的交流和合作也会增加贸易和投资机会,从而促进区域经济更快地增长。
第二章概述了过去几十年间中印两国改革和发展的历程。尽管在时机和路径选择上存在差异,但两国政府都致力于实行市场经济改革、优化资源配置,从而促进了两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这种外向型模式有助于它们超脱自给自足的封闭经济体制,为市场和私有部门提供发展空间。在加快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中国采取了自下而上的方式,即始于农业改革,而印度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尽管两国的经济开放都取得了骄人成绩,但中国在投资和贸易领域采取了更积极的“开放门户”政策。而在过去数十年中,印度继续追求自给自足的目标,并采取了一些确保粮食安全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