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学子演绎化学之路: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史考
分類: 图书,自然科学,化学,化学原理和方法,
作者: 张培富 著
出 版 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4-1字数:版次: 1页数: 504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03022646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中国近代化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近代海归化学留学生的奋斗史-本书制定了目前最完整的《中国近代化学留学生名录》,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对12个群体指标进行的量化统计与分析,运用完全归纳和集体传记的研究方法,在化学社团、化学教育和化学研究机构等方面开展中国近代科学体制化问题的研究.考察中国近代负笈海外的归国化学留学生在中国近代化学的体制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通过对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的社会史追溯,提出了关于中国近代科学社会史研究和中国科学体制化建设的探索性见解。
本书适合从事科技史、科技哲学特别是中国近代科技体制研究的学者和学生参阅。
作者简介
张培富,男,1963年5月出生,山西阳城人。山西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山西大学学报》主编,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及化学化工委员会副主任,山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主要从事科技史和科技哲学的研究、教学与管理工作。
目录
序
导言
第一章 中国近代化学家角色形成的留学生群体指标分析
第一节 留学生出国前的群体指标分析
第二节 留学生出国后的群体指标分析
第三节 留学生回国后的群体指标分析
第二章 创建社团及期刊——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的开端
第一节 留学生组建海外化学社团
第二节 留学生创建国内化学社团
第三节 留学生创办化学化工期刊
第三章 发展高等教育——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的重要依托
第一节 留学生带领中国近代化学教育的兴起
第二节 留学生创建中国近代高等化学教育体系
第三节 留学生鼎力支持中国近代化学教育的曲折发展
第四章 建立研究机构——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的核心建制
第一节 留学生创设独立的化学研究建制
第二节 留学生创设高校化学研究建制
第三节 留学生创设企业化学研究建制
第五章 取得标志性成就——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的成果
第一节 留学生出版的近代化学经典著作
第二节 留学生发表的近代化学代表性论文
第三节 留学生取得的近代化工开创性成就
第六章 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化学家角色形成的最高体现
第一节 中国首批国家科学院院士——100%的近代留学生院士
第二节 中国科学院首批院士——近代留学生为主体的院士
第三节 近代留学生最多的院士增选
第四节 最后增选的近代留学生院士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中国近代留学活动的历史走向与化学留学生
A1 负笈西方的先驱——宗教留学生
A2 走出研习神学的圈子——从留美开始
A3 洋务运动的深化——官费派遣幼童赴美留学
A4 创办海军,加强海防——官费留学欧洲
A5 留学救国——东渡扶桑
A6 庚款留学——再启留美航船
A7 勤工俭学——奔向法兰西一
A8 民国欧美留学生——中国学术研究体制化之中坚
附录B 中国近代化学留学生名录
B1 人选《中国近代化学留学生名录》人员标准
B2 《中国近代化学留学生名录》
B3 制作《中国近代化学留学生名录》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二章 创建社团及期刊——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的开端
本章以B2为基础,选取3组12个指标对近代化学留学生进行量化的统计,进而对中国近代化学留学生群体的成长背景做出深度分析。本章的统计分析,一方面是从整体上审视中国近代化学体制中的化学家角色的特点,另一方面为后几章化学体制化的具体考察提供有价值的分析数据。82共收录了377位中国近代海外化学留学归国人员,其中男性348位,女性29位,各占总数的92%和8%,男女比例的悬殊使男性化学留学生主导了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的进程。
第一节 留学生出国前的群体指标分析
本节选择中国近代化学留学生出国前的出生年代、籍贯及出生地、受教育程度、出国年代、出国年龄等5个群体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一、出生年代情况分析
从B2可知,中国近代海外化学留学生的出生年代横跨两个世纪100年。出生最早的是中国近代留学史上从神学留学到世俗留学转向时期的黄宽,他是1828年出生;出生最晚的是1929年出生的冀朝铸。有意思的是,作为中国近代海外化学留学人员中年纪最大者和最小者,回国后都没有从事化学职业,前者因为留学专业是医学,回国后终身从事了医学和医疗事业;后者留学专业倒是正宗的化学,但因为中国时局的特殊性,回国后走上了职业外交家的道路。我们之所以选择学医出身的黄宽作为中国近代留学生中第1位系统接受近代化学知识的人,是与西方的医药化学传统相关的,这在本书A2部分已有论述。西医的知识基础之一就是化学,学习西医,必须接受化学知识的系统学习,而在黄宽之前,中国近代留学生中还没有专门出国学习化学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