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劳胜于苦劳:打造高绩效低耗能的执行团队
分類: 图书,管理,一般管理学,人力资源/行政管理,
作者: 施伟德著
出 版 社: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4-1字数:版次: 1页数: 162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3540790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没有功劳就没有效益,没有利润企业就要倒闭。市场不相信眼泪,不相信苦劳,只相信功劳。只有像狼一样死死盯住结果,牢牢抓住业绩不放的企业,才是有执行力的企业。
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功劳胜于苦劳
内容简介
世界上所有成功的企业都把注重业绩作为自己企业文化的重妻组成部分,把业绩观作为衡量员工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
没有功劳就没有效益,没有利润企业就要倒闭。市场不相信眼泪,不相信苦劳,只相信功劳。只有像狼一样死死盯住结果、牢牢抓住业绩不放的企业,才是有执行力的企业。
功劳是有效的业绩,苦劳是无效的消耗。只有重视功劳、结果、绩效的员工,才能为企业带来利润,解决难题,推动企业不断往前发展!
目录
不要苦劳要功劳,不要疲劳要高效
1功劳胜于苦劳,业绩胜于资历
功劳胜于苦劳,业绩胜于资历
实实在在干工作,明明白白拿工资
功劳越大,越容易脱颖而出
无效劳动是最大的浪费
不打粮食的干部要下台!
2关键在于执行,落实在于到位
言必信,行必果
落实的关键是不打折扣
有效执行是迈向成功的阶梯
竞争力源自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动自发,前程远大
3高效为王,创新致胜
创新,抵御“不确定性”的最佳武器
花小钱,办大事;少花钱,多办事
巧干胜于蛮干,聪明胜于拼命
运用好简单的力量
经营好上班时间,管理好业余时间
4责任制造结果,胜任赢得前程
责任制造结果
敬业创造利润
团队致胜
胜任,企业对员工的终极期望
融入企业,与公司一起成长
书摘插图
1功劳胜于苦劳,业绩胜于资历
功劳是有效的业绩,苦劳是无效的消耗!
执行力,就是要关注结果,重视功劳。
只有重视功劳、结果、绩效的员工,才能为企业带来利润,解决难题,推动企业不断往前发展。
功劳胜于苦劳,以功劳而非苦劳作为评价标准,是职场和社会发展的必然。
市场是无情的。世界上任何一家企业都有可能关门大吉,哪怕它是微软、GE、IBM、海尔、华为、联想,如果没有可持续的业绩。
职场是残酷的。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下岗,哪怕他是杰克韦尔奇、卡莉费奥利娜、艾柯卡、吴士宏、李开复、唐骏,如果不能在其位谋其政创功劳出成果。
1993年,正值IBM亏损惨重、即将分崩离析之际,郭士纳出任了IBM韵董事长兼CEO。
甫一上任,郭士纳扭亏为盈的第一项措施就是裁员。至少有35000名员工被辞退。
然而,IBM公司之前一直都奉行“不解雇政策”,公司的创始人托马斯沃森更是把它作为IBM企业文化的主要支柱,因为它可以让每个员工都觉得公司安全可靠。
为什么郭士纳要公然废掉“不解雇政策”,执意进行大裁员呢?在一份备忘录中,他说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在你们(被裁员工)当中,有不少人已经为公司效忠了很多年,到头来反而被宣布为‘冗员’,报刊上也登载了一些业绩评分的报道,这些当然都会让你们伤心愤怒。我知道这对大家很残忍,我也能深切地感受到大家的痛苦,但大家都必须明白,此举势在必行。”
裁员行动结束后,郭士纳对留下来的员工说:“有些人总是抱怨,自己为公司工作了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但薪水却还是那么少,职位升迁得也太慢。只是,那些抱怨的人啊,你想要多拿薪水,你想升迁得快,你就应该多拿出点成绩给我看看,你就得给我创造出最大的效益。现在,甚至你是否能够继续留任,都要看你的表现!业绩是你唯一的证明!”
通过一系列的治理整顿和改革,郭士纳仅用了短短六年时间,就挽救IBM这个曾经的传奇式偶像企业于水深火热之中。如今,IBM又重新走上了业绩增长、帝国复兴的康庄大道。
功劳是有效的业绩,苦劳是无效的消耗!
在职场中,这样的情形并不鲜见——
没有获得提升、没有得到奖金、没有被评上优秀员工甚至没有获得一句赞赏时,很多人都会这样抱怨:“太不公平了,为什么没有我的?我辛辛苦苦干了这么多年,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是的,很多人在工作中是有苦劳的。他们可能在某个岗位上已经干了十几年,他们可能在某个项目上经常加班加点,他们可能在某项工作上投入了大量精力。
但是,有苦劳又能怎么样呢?他们在一个岗位上千了十几年却建树甚微!他们在一个项目上加班加点却并没有带来任何好的结果!他们把大量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的真正需要之外!他们自诩的十年业界经验,如果只是一年经验重复十次的话,那又有什么成就可言?他那九年的苦劳除了浪费还是浪费。如果他们的加班加点并没有给项目的发展带来一丁点的助益,那他们的加班加点又有什么意义?如果他们投入的大量精力是背离了工作发展的正常轨道,那不但是没有功劳,甚至有可能会带来危害。
所以,苦劳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当成功劳,相反,它甚至是对公司和个人资源的浪费!
下面这个故事值得职场中每个人深思和警醒,因为在职场中类似的情景天天都在上演!
有一天,老板吩咐比尔去买一套书回来。到了第一家书店,书店老板对比尔说:“真不凑巧,刚刚卖完。”比尔只好去第二家书店,这家书店的营业员让他等上三天,采购员已经去进货了,三天后才有。比尔又去了第三家书店,没想到这家书店根本就没有卖过这套书。
当比尔从书店里出来时,发现已是中午时分,便只好两手空空地回公司复命。见到老板后,比尔说:“我快累死了,跑了三家书店,都没有卖这套书的,我过几天再去看看吧!”
看着满头大汗的比尔,老板无可奈何,欲言又止。老板为何会心中不快?原因是,比尔这整个上午都可以说是浪费掉了,但公司还得照付薪水给他。虽然比尔有了苦劳,却没有功劳,因为他没有为公司提供一个好结果,没有完成老板交付的任务。
苦劳是无效的消耗。比尔确实跑了三家书店,并且都没有书,而这意味着他已经付出了劳动,只不过他跑了整个上午,却空手而回又是事实。可以说,他的这次劳动是白费了的,只有付出没有成果,只有苦劳没有功劳。
事实上,比尔完全可以很出色地获得一个好结果。只要他能这样做:
(1)事先打电话询问各家书店,问清楚哪家书店卖这套书,在有书的书店里哪家离公司最近,然后再出发。这样,他就能既完成了任务,又节省了很多时间。
(2)向书店打听或者上网查一下这套书经由哪家出版社出版,直接从出版社那里邮购过来。
(3)上网或打电话查询一下当地图书馆是否有这套书,如果有,就可以去借。如果老板想长期使用,还可以在征得老板同意的前提下,复印下来。
遗憾的是,他并没有这样去做。为什么呢?因为他想,老板安排我去做这件事,我做了就行,至于没把事情做成,这不是我的责任,因为我已经尽力了。
归根结底,他没有意识到,苦劳不等于功劳,如果没有功劳。苦劳越大,浪费和消耗越多!
功劳胜于苦劳,结果胜于过程。
在欧美的商业理念中,成功企业的管理者们都是非常强调工作的成绩的,老板们最看重的往往是功劳和结果。同样两个员工,同样的任务,老板讲求的是谁能拿出最后满意的成品,而不是谁花了超额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它。在这个职场现状的背后,蕴含着的应该是能力与智慧的体现,而非过程上的辛劳。
切记,功劳是有效的业绩,苦劳是无效的消耗!功劳胜于苦劳。以功劳而非苦劳来作为评价标准,是职场和社会发展的必然。
市场只认功劳,不认苦劳
在企业里,总有一些人喜欢说:“我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这句话不知道你的老板认不认可?但是,市场肯定不认可。
企业是靠结果生存的,过程对它没有意义。
一个企业的存在,往往只有两个目的:一个是财务目的,一个是非财务目的。首先是财务目的,然后才可能有非财务目的。就像一个人,可以大谈光辉前途,可以大谈崇高理想,可以大谈个人价值,但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必须首先生存下来。
关于“执行力”的书籍,汗牛充栋;能讲“执行力”的大师,成千上万。但是,看了书籍听了讲座后回到自己的企业能够解决问题的,风毛麟角。
问题出在了什么地方?原因是,把简单的东西弄得复杂了。专家的思维往往是,不复杂不足以证明他是专家,不复杂不足以让客户掏大钱埋单。可惜,真理往往是简单的,基于现实的解决方法从不复杂。
所谓执行力,就是要关注结果,重视功劳。
市场不相信眼泪,不相信苦劳,只相信功劳。
假设有一个农民种了一亩地西瓜。由于他买了良种,勤施肥勤照料,所以西瓜长势良好。根据市场价格估算下来,他今年的收成大概可以有一万块钱。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快到收成时,突然下了一夜冰雹,把农民精心种植的希望打成了满地的西瓜汤!农民在痛哭了一场之后,发现还有一只西瓜因为躲在一块石头之下,幸免于难。于是他精心地呵护着这只西瓜。终于,这只西瓜成熟了,他便捧着这只西瓜去到集市出售。那么,他的这只西瓜卖多少钱合适呢?能卖一万块钱吗?
现实情况是,如果在集市中别人的一只西瓜能卖五块钱,那么,他的这只西瓜也只能卖五块钱左右,差不了多少。事实就是这么残酷而又难以改变,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却又令人深思。
为什么要强调员工的功劳,而不是苦劳?这涉及到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本质关系。
有不少老板宣称:“员工是企业的主人。”其实,员工不是企业的主人,老板才是企业的主人。老板和员工之间是人格平等的雇佣关系。员工是种瓜的,老板是买瓜的。不见瓜就掏钱的老板,迟早会把企业做死。然后,他和他的员工一起,失业!只有像狼一样死死盯住结果牢牢抓住业绩不放的企业,才是有执行力的企业。否则,它的制度和流程都是花架子和豆腐渣工程。
企业是一种商业组织,员工与企业之间是一种商业交换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