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反恐法律文件汇编
分類: 图书,法律,国际法,国际刑法,
作者: 段洁龙主编
出 版 社: 海洋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4-1字数:版次: 1页数: 427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50277309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恐怖主义是国际和平与安全面临的重大威胁,需要国际社会集体应对。建立和完善国际反恐法律体系,加强国际反恐合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外交部条约法律司组织相关专家搜集、整理和翻译了有关条约和文件,包括四部分内容:联合国系统国际反恐条约;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宣言或决议;区域性反恐条约以及其他相关条约。
这是一部资料翔实、内容丰富、系统全面的国际反恐法律文件集,对相关部门开展有关工作及专家学者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段洁龙,1978年至1985年先后就读于西南政法学院法律专业和外交学院国际法专业,2002年至2003年就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法学学士,法学硕士。1985年进入外交部条约法律司工作。曾任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一等秘书、驻美国使馆参赞。先后从事过国际法、国际人权条约、国际司法协助和反恐条约等领域法律工作和有关问题的研究。现任外交部条约法律司司长,中国国际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
目录
第一部分联合国系统国际反恐条约
关于在航空器内的犯罪和犯有某些其他行为的公约
关于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公约
关于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
关于防止和惩处侵害应受国际保护人员包括外交代表的罪行的公约
反对劫持人质国际公约
核材料实物保护公约
制止在为国际民用航空服务的机场发生的非法暴力行为以补充1971年9月23日订于蒙特利尔的《关于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的议定书
制止危及海上航行安全非法行为公约
制止危及大陆架固定平台安全非法行为议定书
在可塑性炸药中添加识别标志以便侦测的公约
制止恐怖主义爆炸的国际公约
制止向恐怖主义提供资助的国际公约
制止核恐怖主义行为国际公约
《核材料实物保护公约》修订案
《制止危及海上航行安全非法行为公约》的2005年议定书
《制止危及大陆架固定平台安全非法行为议定书》的2005年议定书
关于国际恐怖主义的全面公约(草案)
第二部分联合国大会宣言或决议
消除国际恐怖主义措施宣言(1994年第49届联大第49/60号决议附件)
补充1994年《消除国际恐怖主义措施宣言》的宣言(1996年第51届联大第51/210号决议附件)
谴责针对美国的恐怖袭击(2001年第56届联大第56/1号决议)
防止恐怖分子获取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措施(2003年第58届联大第58/48号决议)
消除国际恐怖主义的措施(2003年第58届联大第58/81号决议)
国际预防犯罪中心活动框架内加强国际合作和技术援助以促进各项
有关恐怖主义的国际公约和议定书的执行(2003年第58届联大第58/136号决议)
在打击恐怖主义的同时保护人权和基本自由(2003年第58届联大第58/187号决议)
消除国际恐怖主义的措施(2004年第59届联大第59/46号决议)
防止恐怖分子获取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措施(2004年第59届联大第59/80号决议)
在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事处活动框架内加强国际合作和技术援助
以促进各项有关恐怖主义的国际公约和议定书的执行(2004年第59届联大第59/153号决议)
在打击恐怖主义的同时保护人权和基本自由(2004年第59届联大第59/191号决议)
人权与恐怖主义(2004年第59届联大第59/195号决议)
……
第三部分联合国安理会预防和打击恐怖主义的有关决议
第四部分区域性国际反恐条约
第五部分其他相关条约
书摘插图
关于在航空器内的犯罪和犯有某些其他行为的公约
(本公约于1963年9月14日订于东京,1969年12月14日生效。1978年11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向国际民航组织秘书长交存加入书,同时声明台湾当局盗用中国名义对该公约的签字和批准是非法的、无效的。我国对公约第二十四条第一款持有保留。本公约于1979年2月12日对我国生效)
本公约缔约国协议如下:
第一章 公约的范围
第一条
1.本公约适用于:
甲、违反刑法的罪行;
乙、危害或能危害航空器或其所载人员或财产的安全、或危害航空器上的良好秩序和纪律的行为,无论是否构成犯罪行为。
2.除第三章规定者外,本公约适用于在缔约一国登记的航空器内的犯罪或犯有行为的人,无论该航空器是在飞行中,在公海上,或在不属于任何国家领土的其他地区上。
3.在本公约中,航空器从其开动马力起飞到着陆冲程完毕这一时间,都应被认为是在飞行中。
4.本公约不适用于供军事、海关或警察用的航空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