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事刑事法初论(武汉大学刑事法研究中心学术丛书4)武汉大学刑事法研究中心学术丛书4
分類: 图书,医学,特种医学 民族医学,
作者: 刘维新著
出 版 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2-1字数:版次: 1页数: 332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811394269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当前,国内关于医事刑事法这一特定“场域”的研究近乎空白,亟待加强。该书为国内首部系统研究医事犯罪的著作,在构筑医事刑事法基本研究框架的基础上,对医事犯罪基础理论和医事刑法之精神内涵分别进行了探讨和解析,并着重就13类具体医事行为的刑事法规制和医事刑法法益保护问题展开了讨论。另外,还从医事刑事鉴定与审叛两个关键视角,就相应程序法问题进行了微探。
该书既是医学、法学两个领域学界和实务界专业工作者有价值的参考书,也是医患双方在医事纠纷特别是医事刑事案件中捍卫自身利益的有力工具。
作者简介
刘维新,男,1976:年11月生,副教授,医学博士,法学博士后。1999年9月至2004年7月于武汉大学医学院攻读医学博士学位(硕、博连读);2005年3月至2008年10月在武汉大学法学院刑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进行医事刑法学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临床医学、医事刑法学、犯罪心理学。在国内外期刊共发表医学、法学论文10余篇,其中3篇分别被SCI、EI、ISTPI收录,其余多在国内权威和核心杂志上发表。在博士后合作导师莫洪宪教授的指导下,首次在国内提出并界定了医事刑法学的概念,由此开启了对该领域的系统研究之门。曾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医学科研项目研究;博士后在站期间,关于医事犯罪的研究项目获第38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NO:2005038545)。
目录
第一章医事刑法研究引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与现状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第二节学科定义与定位
一、医事刑法:一个规范的名称
二、学科定义
三、学科定位与法律定性
第三节研究对象、方法与展望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展望
第二章医事犯罪基础理论
第一节医事过失与刑事责任
一、医事过失犯罪的内涵
二、知情同意与医事过失
三、医事水准与医事过失
四、危险分配与医事过失
五、紧急救治与医事过失
六、医事共同过失
第二节医事刑法法益
一、医事刑法法益概念的提出
二、医事刑法法益的内涵与外延
三、医事刑法法益的实现
第三节医事犯罪之因果关系
一、多原因竟合之因果关系
二、盖然性与因果关系
第四节医事犯罪之违法阻却与责任阻却事由
一、正当业务与违法阻却
二、知情同意与违法阻却
三、期待可能性与责任阻却
四、信赖原则与责任阻却
五、衡平法思想与违法阻却
六、超法规违法阻却
第三章医事刑事法之精神内涵
第一节在谦抑性原则下确立新型法益
一、准确把握刑事法之谦抑性
二、及时确立新型医事刑法法益
第二节实现医事正义与刑法公平价值
一、以实现医事正义为主旨
二、以维系刑法公平价值为基准
第三节科学立法
一、体现超前性
二、凸显严谨性
三、注意有机性和简约性
四、体现“国际化”与“本土化”双重趋向
五、刑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六、刑事和解制度的引入
第四章传统医事行为的刑事法规制
第五章现代医事行为的刑事法规制
第六章医事刑事诉讼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医事刑法研究引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现状
一、研究背景
(一)医事刑事法治的国际化趋势
近些年来,尽管诸如器官移植、克隆、基因工程、辅助生殖等医学和生命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它们也同样对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宗教特别是法律等方面提出了挑战。同时,伴随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和各国法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由堕胎、代孕母亲、脑死亡的判定、安乐死的实施等医事行为引发的法律效应,特别是刑法效应在全球已日益凸显。因此,如何加强刑事法对生命和权利的保护,实现科学而理性的医事刑事法治已成为当前必须面对的重要历史命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上医事立法包括医事刑事立法已有重大进展,并涉及相当广泛的问题,如临床医疗、死亡确立标准、公共卫生事故预防和处理、泄露患者基因隐私问题、器官移植以及人体医学实验等。德、日等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关于医事刑法学的研究和立法实践更是已达到相当深度,已出版或发表了不少有影响力的论著和论文,而且正从单项立法逐步向综合立法过渡;国际化合作趋势亦日趋明显,如签订涉及医事刑事法治方面的双边或多边协议或条约、举办世界性医事刑法专题研讨会等。然而,我国由于受社会体制转型的影响,特别是由于医疗体制改革远没有跟上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医疗纠纷不断增多,医患关系矛盾不断激化,而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在于医事法治。但目前我国有关医事法学特别是医事刑法学的研究却相当滞后,少见有分量的著作和高质量的论文,尚未形成相应的医事法学和医事刑法学理论研究体系,至于相应的立法实践则更是近乎盲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