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是青春的墓志铭
分類: 图书,青春文学,爱情/情感,
作者: 沐童著
出 版 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1字数:版次: 1页数: 266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563383603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时间会苍老,爱情会死去,记忆会遗忘,唯有青春和寂寞永远留存。新锐作家沐童因小说《朝歌》、《寂寞的撒旦》而被誉为“80后文学的新希望”和“中国的王尔德”,在《寂寞是青春的墓志铭》的每一处,你都可以感受到穿过时间甬道扑面而来的孤独。
内容简介
《80后的抑郁症:寂寞是青春的墓志铭》是沐童用残忍的冷静书写80后的“精神病史”。圈内好友春树、孙睿、蒋峰、路佳瑄、恶魔丁天、霍艳、九夜茴、辛夷坞联袂推荐!“寂寞小说”书系重磅新作,继《寂寞的撒旦》后又一畅销力作!北大的声色犬马,寂寞的深远悠长。
这是一部关于寻找与失去,执著与放弃的青春记述,既有爱情的温婉和酸楚,也有信仰的崇高与失落后的伤怀。对于程枫来说,北大是一座欲望之城。从踏入那扇朱红色的、挂着红灯笼的大门起,他的灵魂便被撕裂为两半,而他的身体在冷暖两极之间徘徊、犹豫,最终却选择逃离……四年的大学生涯,恍然如一幕舞台上的戏剧,有生命的死亡,有肉欲的宣泄与缠绵,亦有溃散时的毅然决绝。现实与梦幻交织在一切,青春如此,人生亦然。转瞬间,年华就已老去,一切都已飘散,而唯有那份无处不在的寂寞和孤独,永远地弥散在记忆的周围,包裹而吞噬着一切。
作者简介
沐童,生于1980年代。“寂寞小说”书系的开创者,一个萃取中西文化精华的新锐作家,用心灵感知人们灵魂最深处的落寂,并以先天的敏感将此种寂寥的美丽谱写成文字。毕业于北京大学新闻系,曾在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留学,其间有徒步游历欧洲大陆的经历,目前正在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6年5月出版长篇小说《朝歌》而踏上文学的不归路。此后,其作品饱受赞誉及争议,并被译成其他文字在国外出版。美国华文媒体称其为“中国的王尔德”。已出版《朝歌》、《亚当的苹果》、《寂寞的撒旦》、《逃离伊甸园》、《私享欧罗巴》等作品,曾任多家门户网站及报刊杂志的专栏作家。
目录
楔子罪
幕一错
幕二信
幕三乱
幕四罚
幕五陷
幕六魔
幕七赎
幕八离
媒体评论
[春树]《寂寞是青春的墓志铭》折射了“80后”们成长的一切美妙与伤痛。沐童对世界的观察有着病理学家一般的细致和深刻,这使他在同龄人中显得如此与众不同,却也如此孤独。[孙睿]《寂寞是青春的墓志铭》让我想起很多往事,时而微笑,时而流泪。可是当我合上书本,试图忘记那些愉悦和伤痛时,头脑中有一幅图画却越来越清晰:一个人站在时空变幻的隧道里,孤独,无助,却坚定地对我说,你永远不会被打败。那个人,就是我自己。[蒋峰]这不仅仅是一本让你流泪或发笑的青春小说。这是一部活生生的心灵的史诗。沐童用锐利的笔触对一个时代进行了可贵的反思和解剖,他迫使每个人直面自己赤裸裸的人性,看清灵魂深处那些永恒的信仰和冲突。[路佳瑄]昏暗。暧昧、逼仄。一座活色生香的欲望之城。我在沐童的文字中读到了许久未遇的默契。其实不光北大,哪里又不是外表光鲜、内里伤恸的围城呢?寂寞是青春的墓志铭,当我们开始热爱寂寞,青春也就死了。
书摘插图
幕一错
1
我所学的专业——戏剧,是北大刚刚开设的新专业,于是我们这不到20个人成了理所当然的元老生。
北大每个专业的第一届学生都活得很痛苦,因为系里为了创品牌,往往会给第一届学生施加很多压力,以便产生尽可能多的人才,很虚伪,也很现实。但幸运的是,我们并没有这种如履薄冰的感觉。或许戏剧这个东西和绘画电影音乐一样,终究属于艺术的一种。过于沉重的负担反而会扼杀想象力和创造力吧。
尽管这样或许会娇惯出我们散漫的个性。可是在今天的北大,谁又不是如此呢?
开学第一周,戏剧系召开全体学生大会,这似乎是每一所学校的惯例,让同学和老师迅速熟悉起来的方法。因为是新开设的专业,所以学生人数自然寥寥。除了我们一个年级的本科生,便是若干戴着厚厚眼镜的研究生和博士生了。百无聊赖的我坐在最后一排,耳朵上插着随身听的耳机,等着听那些老朽而著名的教授们说教。
开会时间到了,讲台上竟轻盈走上一位身材曼妙、气质高雅的年轻女人。这出乎在场每个人的意料。老学生曾经语重心长地告诫过我们,在北大不要去希冀所谓的“惊艳”,否则便一定会失望。因为这里是学术的殿堂,而“渊博”和“美貌”是天然的敌人。可眼前的这个女人给我们的感觉,便只有“惊艳”可以形容了。她三十五岁上下,身材高挑,微微卷曲的长发松软的垂在肩膀上,嘴角有颗妖媚般蛊惑的黑痣——一个真正的美丽的女人。
在座的同学们均很不解,以为是哪位院长的女秘书走了上来。可当这个女人朱唇轻启,开始用略微低沉的声音介绍自己的时候,我们才知道,她竟是我们的系主任。
我从来没有想过,北大居然还存在这样年轻漂亮的女教授。
曾经听年长的老学生们介绍过,北大人分为三种性别:男性,女性,女博士。这话对女博士不太尊重,但也颇有道理。试想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孩子,在图书馆阴冷的空调房间内一坐就是十年,那多半也把女人天赋的那点妩媚给磨砺光了。
但显然面前的这位丰姿绰约女博士是个异数。我注意到同宿舍的其他三人也都放下了手中的闲书和漫画,全神贯注地注视着讲台。聚在一处的女生们也在下面用艳羡的口气窃窃私语,让人感叹。原来对美丽的惊艳是跨越性别的。
漂亮的女博士用一口带点江南水乡气息的普通话介绍着戏剧学在北大的传统和历史,并详细讲述了我们这些学生在未来四年里学业上的安排。这些乏味的宣传在招生简章和北大的网站上都很详尽,我们也已耳熟能详。但听着漂亮的系主任娓娓道来,却也是一种享受。
“你猜她有多大年纪?”我在下面偷偷地问楚雄。
楚雄似乎没有听见我的话,而只是用手推了推自己的眼镜,眨了眨他的小眼睛。我知道或许又再思考什么艰深的哲学命题了。这个孩子喜欢为难自己,别人也是没有办法的。
遗憾的是,除了漂亮的系主任,其他“教授”都是名副其实的,花白头发,厚眼镜,浓重的方言口语。但幸运的是,这些老先生们都清高正直,他们中大部分都曾经是北大戏剧学科的泰斗,对于这个专业在北大的复兴和回归显然兴奋而激动。于是我便也心甘情愿地做了他们的学生,开始了在戏剧系四年的学习和生活。
多年之后,我感觉命运的安排真是巧妙,我的大学生活又何尝不是一出蹩脚的戏剧?
戏剧系的课程远比想象中的枯燥。
入学第一年,要学习大量和戏剧无关的基础理论课。我们的方向基本是西洋戏剧,所以光外语就要学习两门,还有大量的诸如政治课、数学课之类的全校必修课程。谈得上有趣的专业课只一门,就是美丽的系主任教授的西洋戏剧史。
如果说开学典礼上让我们见识了这个美丽的女人倾城的风采,那么在课堂上我们则看到了这位女教授博学的一面。这个通晓英文、法文和古希腊文的女人游戏般地给我们讲述她所熟悉的戏剧史,引经据典,令人惊叹。
除了戏剧史,我最热衷的恐怕便是作为第二外语修习的法文课了。
在母亲的影响和熏陶下,从小我就对欧洲的历史和文化很感兴趣。后来我跑去了欧洲生活,也部分地源自这一指引。
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让我们轮流给大家介绍自己喜爱的一首诗,同学们无一例外地讲起了唐诗宋词,只有我介绍的是法国诗人兰波的《奥菲利娅》。显然那喜欢喋喋不休的年轻语文老师并不了解兰波,甚至不知道谁是奥菲利娅,所以在我的发言结束后她只能僵化的点了点头。显然,她并没有预想到在自己的学生会有超越自己所识的本领,所以表情尴尬得很,只是说很好很好。于是便让我有一种戏弄了别人的成就感。
第一堂法语课教的是语音。那些简单的发音规则自己看书便可掌握,所以听起来有些乏味。无聊的时候,我便四处张望,看看有没有让我兴奋的面孔。事实是,命运并没有让我失望,因为我在前排靠窗的位置上看见了一张我熟悉的面孔——是半个月前我在酒吧里邂逅的那个外国女孩。于是原本很沉郁的我立刻兴奋了起来。
我从来不相信缘分,但我认为同样的事情发生两次必然有道理,代表着上帝(或其他神明)给我的启示。于是我迅速地从书包里取出我的钱包,从夹层中翻出了那张她给过我的卡片,寻找她的名字:Samantha。这个名字让我愈发的兴奋。
课间休息的铃声打响,我便三步并作两步地向她走去。我出现在她的面前的时候,显然她也十分惊讶。她把眼睛睁得大大地看着我,眼神中隐隐带着异样的疑惑。
“你好啊,我们又见面了。”我对她说。我竟然感觉到自己有些紧张,因为我原本应该说英文。
Samantha盯着我愣了半晌,一下子恍然大悟似地笑了:“原来是你,我认得你。”她说的也是中文。
我在她旁边的空位上坐下,看着她,又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我一向很善于和女孩子搭讪,但当对象是一个来自不同国度的漂亮女孩时,便又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
“我记得我给过你电话,但是你从来没有打给我。”Samantha笑着说。她笑起来的样子很好看,就像橱窗里的陶瓷洋娃娃。
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便说:“我知道我一定会再遇见你的,所以不必打电话。”
Samantha笑得更开心,说:“你们中国男生说话都这么圆滑么?”听到她懒洋洋的声音,我如同裸身沐浴在深秋晌午的阳光下一般舒服。
很快我又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课间休息的时间很快过去。我实在不甘心就这样再次分别。于是我对她说:“晚上可以一起吃个饭吗?我请客。”
Samantha微笑点了点头,不过补充了一句:“我们自己请自己。”
我对她笑了笑,离开了。那一整天我的心情都特别好,心里一直在想着她。我第一次感觉到一个来自不同环境和语境的女孩竟可以如此迷人。那种仿佛是蒙特利尔鸦片般的异国风情让我疯狂和陶醉。
那天晚上,我和Samantha在三角地附近的一家西餐厅门外见面。
很出乎我的意料,她竟换了一件衣服,并精心地化了淡淡的妆。我喜欢女孩子化过淡妆的样子。在我看来,无论是不化妆,还是化浓妆,都是对天然美丽的破坏。化淡妆象征着人类对自己样貌的合理诠释。而化过淡妆的 Samantha让我更加爱慕。
我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特别容易对女孩子动心的。仿佛只是一个漂亮女孩的微笑,便可以让我的心抽搐、羁动。很多时候,我感觉自己是一个充溢着欲望的机器,无法控制自己泛滥的情感。
晚饭的气氛有些沉郁,但还算愉快。我点了一瓶不知道是什么牌子的红酒,味道尚可。她是一个健谈的女孩,我是一个健谈的男孩,但是文化的障碍让我们之间少了很多应有的交流。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彼此了解了关于对方的重要的信息。她来自加拿大,她的父亲是加拿大使馆的一名外交官。她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后来又随父亲来到中国,在北大读书,学得也是中文。
晚饭结束后,我们都有些黯然,似乎都不想让这段邂逅就这样结束。在西餐厅幽暗的灯光下,她蓝色的瞳孔显得有些哀怨。
我们低着头从餐厅走出来,外面月光皎洁。
“不如我们到未名湖边去散步吧?”她突然转过头来看着我,带着可爱的微笑。
我的心情也突然明朗了起来,笑着点了点头。
时间已经是初秋,夜晚湖边的空气已经凉入骨髓了。未名湖原本只是一个连干净都算不上的池塘,湖边矗立的突兀的博雅塔也不过是座废弃了的水塔。但因为共同处在这座著名的皇家园林里,便被那些无趣的文人墨客赋予了很多强加的涵义。但无论如何,在不大的燕园里,这两个物件算是浪漫的,所以未名湖边也便成了北大的情侣和准情侣们栖息的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