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采纳研究:基于创新采纳理论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新闻传播 出版 ,
作者: 代宏坤著
出 版 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4-1字数:版次: 1页数: 148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030234223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书的研究目的之一是增进技术不确定性对信息技术采纳决策影响的理解。从技术进步的不同角度,把技术不确定性分为速度与幅度、突破与改进、外部与内部、基础与升级四种情形,研究不同情形下信息技术采纳的决策准则。研究目的之二是在特定的信息技术下(以ERP系统为研究对象),考虑组织、环境和创新因素对ERP系统采纳的影响,找出影响ERP系统采纳的关键因素。
内容简介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情况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我国企业提高管理素质、增强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本书主要介绍了技术不确定性对信息技术采纳决策的影响,以及在特定的信息技术下(以ERP系统为研究对象),组织因素、环境和创新因素等对信息系统采纳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书从技术进步的不同角度出发,把技术不确定性分为速度与幅度、突破与改进、外部与内部、基础与升级四种情形,采用动态规划方法,针对不同的情形,分别建立随机动态规划模型。对模型进行数理分析和管理分析,并把模型分析的结果应用于具体的案例中,以检验模型的有效性和结果的可靠性。对于影响ERP采纳关键因素方面的研究,采用问题调查的方法,通过统计分析来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企业管理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使用,也可供从事企业管理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参考。
目录
前言
常用符号说明
第1章 引言
1.1 信息技术采纳的应用状况
1.2 信息技术采纳的研究现状
1.3 信息技术采纳的研究内容
1.4 信息技术采纳的研究方法
第2章 速度与幅度不确定下的采纳时间决策
2.1 XS公司面临的技术采纳问题
2.2 技术进步速度及技术改进幅度
2.3 XS公司技术采纳决策概念模型
2.4 XS公司技术采纳决策数学模型
2.5 XS公司技术采纳决策模型分析
2.6 XS公司技术采纳决策模型应用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突破与改进不确定下的采纳时间决策
3.1 QJ公司面临的技术采纳问题
3.2 技术突破和技术改进
3.3 QJ公司技术采纳决策概念模型
3.4 QJ公司技术采纳决策数学模型
3.5 QJ公司技术采纳决策模型分析
3.6 QJ公司技术采纳决策模型应用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内外技术进步不确定下的采纳时间决策
4.1 BG公司面临的技术采纳问题
4.2 外部技术进步及内部学习效应
4.3 BG公司技术采纳决策概念模型
4.4 BG公司技术采纳决策数学模型
4.5 BG公司技术采纳决策模型分析
4.6 BG公司技术采纳决策模型应用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础与升级不确定下的采纳时间决策
5.1 xJ公司面临的技术采纳问题
5.2 基础技术与升级技术
5.3 xJ公司技术采纳决策概念模型
5.4 xJ公司技术采纳决策数学模型
5.5 xJ公司技术采纳决策模型分析
5.6 xJ公司技术采纳决策模型应用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ERP系统组织采纳因素研究
6.1 ERP实施面临的技术采纳问题
6.2 组织创新采纳与ERP实施
6.3 ERP组织采纳的概念模型
6.4 ERP组织采纳的研究假设
6.5 结论
6.6 讨论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
7.1 信息技术采纳研究总结
7.2 关于信息技术采纳研究的启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理论推导
附录B 数值实现
附录C 调查问卷
后记
书摘插图
第1章引言
1.1信息技术采纳的应用状况
20世纪80年代早期,一场将会最终改变组织运营状况的革命静悄悄地开始了。信息技术的大量应用改进和强化了企业物资流、资金流、人员流及信息流的集成管理,对企业固有的经营思想和管理模式产生了强烈冲击,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的发展与融合,使企业的管理不断创新,竞争力不断增强,这就是企业信息化的浪潮。
企业信息化是指把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领域,不断提高信息资源开发效率,获取信息经济效益的过程。它推动了企业业务流程的重组,促进了组织结构的优化,降低了运营成本,扩大了竞争范围,加快了产品和技术的创新,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指导思想使国内企业信息化建设不断升级。我国企业信息化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从那时开始,企业便开始构建简单的、独立的管理信息系统(MIS)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企业开始采用局域网络连接企业各职能部门,发展功能更强大的企业MIS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生产制造行业在网络化的同时采用面向企业过程的软件技术,实施制造资源计划(MR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