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至1936年的鲁迅 冯雪峰回忆鲁迅全编
分類: 图书,传记,文学家,
作者: 冯雪峰 著
出 版 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4-1字数:版次: 1页数: 356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807403654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冯雪峰是鲁迅的学生和战友。他见证了思想的发展,是沟通中国共产党和鲁迅的重要桥梁。鲁迅和冯雪峰之间的帮助和影响是双赂的。冯雪峰回忆鲁迅的文章反映了鲁迅一九二八至一九三六年之间的重要侧影。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冯雪峰《鲁迅回忆录》、《回忆鲁迅》和其他与鲁迅有关的单篇文章及书信,有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是《雪峰文集》所未收入的,均据最初发表的文本录下。
目录
本书编辑说明
鲁迅回忆录(一至二十六)
回忆鲁迅
一九二九年
一 我怎样去见鲁迅先生
二 触到他自己的谈话片断
三 触到他自己的谈话片断之二
四 我对于他的思想方法和他的天才的特征的一二理解
“左联”时期
一鲁迅先生对“左联”的态度
二这时期所表现的思想毅力
三 这时期所表现的思想毅力之二
四 关于他和群众的联系
五 民族的感情和阶级的感情
六 关于他和瞿秋白同志的友谊
一九三六年
一 在病中和在新的政治形势下的他的情绪
二 在病中和在新的政治形势下的他的情绪之二
三 思想上又有新的发展的征象
四 思想上又有新的发展的征象之二
五逝世
单篇回忆文辑录
关于鲁迅在文学上的地位
鲁迅先生计划而未完成的著作
关于知识分子的谈话
鲜血记录的历史第一页
《鲁迅日记》影印出版说明
党给鲁迅以力量
“鲁迅先生手迹”说明
《可爱的中国》说明
有关一九三六年周扬等人的行动以及鲁迅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的经过
一九二八至一九三六年间上海左翼文艺运动两条路线斗争的一些零碎参考材料
关于一九三六年我到上海工作的任务以及我同文委和“临委”的关系
谈有关鲁迅的一些事情
附录冯雪峰谈左联
书信辑录
致薛绥之的信(1973年9月~1975年10月)
致包子衍的信(1974年1月~1975年12月)
致陈则光的信(1974年9月~1975年1月)
致朱正的信(1975年7月~1976年1月)
书摘插图
鲁迅回忆录
(一)
我开始和鲁迅先生来往,是一九二九年初。那时先生到上海已经一年多了。我先要想起柔石来。在一个晚上我第一次去见先生,是柔石带去的。 柔石,是一九二二年前后我在浙江第七师范学校时的同学,也同为那时的杭州晨光社(青年文艺团体)的社员,在学校是他比我高三级,但好像是同时离校,因为我在一年级时就停学了。以后就各自分散,彼此很少知道消息。直到一九二八年末,我从我故乡的一个我在教书的中学,被省政府明令赶出来,到上海后不久,他先找到我了。他平静地告诉我,他和几个朋友正在弄一个“朝花社”,在鲁迅先生指导与扶助之下,想出丛书和画册,介绍欧洲的文学和版画,他们就住在鲁迅先生的隔壁。但他谈得最多的是关于鲁迅先生的事情。而我觉得从他话中得到的关于鲁迅先生的印象,也和我在北京时得到的有些不同。
在北京时,我曾经混进北大的一个教室,旁听过几次先生的讲课,那时所得到的以及平时所昕到的印象,使我觉得他非常热情,然而又似乎有些所谓冷得可怕。譬如说,他号召青年反抗一切旧的势力和一切权威,并且自己先为青年斩除荆棘,虽然受了一切明枪暗箭的创伤,甚至明暗的枪箭中就有来自青年的,他仍不灰心或叫痛;然而又似乎蔑视一切,对一切人都怀有疑虑和敌意,仿佛青年也是他的敌人,就是他自己也是他的敌人似的。那时我觉得,在他的燃烧起人们的心的诗与力的背后,使人们毫不迟疑地景仰和向往的他的磁石一般的教言的背后,就似乎存在着一种不可捉摸的虚无和无限的冷酷。好像这用来燃烧青年们的爱和火,却是从一个无底的暗黑的冷窑里发出的,而他还将这冷窑也显示给人。我觉得这是一个大矛盾,可不是我能理解,我私心里还不以他为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