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工程设计技术丛书--景观照明设计与应用

分類: 图书,建筑,建筑设计,园林景观设计,
作者: 李鑫,张潍,潘慧锦编著
出 版 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1字数:版次: 1页数: 222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12204529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从景观照明设计案例分析开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从事景观照明设计需要了解的光学基础知识和景观照明设计的原理,提出景观照明需要处理好与日景的关系,用“尊重、提升和颠覆”三种照明手法来诠释日景的设计理念。在景观照明设计应用章节中,重点介绍了软质景观(植物和水体)、硬质景观(地形和建筑)以及其他景观元素的照明图示,通过优秀照明设计实例拓展景观照明设计思路。书中配有大量精选图片,关注前沿照明资讯,对读者感兴趣的照明软件及教程进行介绍,追求可读性和实用性。
本书可作为从事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师、建筑设计师、景观设计师、照明设计师、电气工程师、城市照明管理人员以及对照明设计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参考,也可作为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学生教材及景观照明设计的培训教材。
目录
1通过实例看景观照明设计与应用
1.1实例
1.1.1荷兰埃夫特灵(Eftling)游乐园入口照明
1.1.2BPI作品——美国自由女神像照明
1.2释题
1.2.1景观照明设计研究的范围
1.2.2景观照明的属性
1.2.3研究目的和意义
1.3小结
2景观照明中的光学基础知识
2.1光与视觉
2.1.1可见光
2.1.2相对光谱效率
2.2光源与灯具
2.2.1光度单位
2.2.2光源的种类——各种性能的优化
2.2.3景观照明灯具的种类——光源伴侣
2.2.4光源与灯具的选择
2.3景观照明的质量评价
2.3.1光强(luminous intensity)
2.3.2照度
2.3.3亮度的计算
2.3.4照度与亮度
2.3.5均匀性
2.3.6生态性
2.3.7造价和维护(经济性)
2.3.8显色性
2.3.9艺术表现力
2.4小结
3景观照明设计原理
3.1设计原则
3.1.1从景观照明简史看设计原则
3.1.2更新的原则
3.1.3创新的原则
3.2设计理念
3.2.1借鉴中外绘画理论
3.2.2理解照明和日景的关系
3.2.3定位夜景对日景的三种关系
3.3设计手法
3.3.1常用手法
3.3.2小尺度的照明要点
3.3.3中尺度的照明要点
3.3.4大尺度照明要点
3.4工作流程
3.4.1设计方案
3.4.2成果表现
3.4.3照明方案经济计算
3.4.4施工调试与评价
3.5照明设计案例
3.5.1北京开阳桥照明文本
3.5.2余姚舜北公园景观照明设计
3.5.3泰安市区夜景规划
3.6小结
4景观照明设计应用
4.1软质景观
4.1.1植物
4.1.2水体
4.2硬质景观
4.2.1地形
4.2.2山石
4.2.3雕塑与广告等
4.2.4建筑物外观照明
4.3景观照明综合应用
4.3.1规模尺度与主题照明
4.3.2各种城市景观照明规划
4.3.3城市景观照明规划的设计应用
4.4小结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2景观照明中的光学基础知识
2.1光与视觉
光是一切视觉感受的来源,没有光我们也就看不到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2.1.1 可见光
光,即电磁波,是属于一定波长范围内的一种电磁辐射。波长范围在380~780nm的电磁波能够引起人的视觉,这部分电磁波被称之为可见光(图2—3)。激光是理想的单色光的光源。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在人眼中产生不同的颜色感觉。
2.1.2相对光谱效率
人眼对不同波长的可见光有不同的主观感受量。在白天或光线充足的地方,人眼对波长为555nm的黄绿光最敏感。
用来衡量电磁波所引起的视觉能力的量,称为光谱光效能。任一波长可见光的光谱光效能与555nm可见光的光谱光效能之比,成为该波长的相对光谱光效率V(λ)。
光谱光效率用来衡量各种波长单色光的主观感觉量,故又称为单色光的相对视度。为引起人眼同样的主观视觉,蓝光和红光的辐射功率应分别为黄绿光的16.6倍和8.35倍。
2.2光源与灯具
人类能够看到的光谱范围非常狭小,只能看到波长在380~780mm之间范围的色彩。这个范围对于光源的研究也非常重要,不同种类的光源还原色彩的波段不一样,呈现出的光色也不同。显色能力不同对景观色彩质感还原的真实性也不同。
由于景观场所不同,对照明的功能要求也不同。例如普通道路照明的照度只需要看清路况保证交通安全就可以了,高压钠灯只能还原橘红色彩波段的特质,即满足夜间安全照明,同时又保证了通宵的长期照明条件下光源的长寿命。就光通和寿命之比来评价,是道路照明的首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