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害虫检疫学

分類: 图书,农业/林业,植物保护,
作者: 杨长举,张宏宇 主编
出 版 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4-1字数:版次: 2页数: 321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030235701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共八章。绪论和第一至三章分别论述植物害虫检疫概念及发展历史、植物害虫检疫的理论依据及风险分析、植物检疫性害虫的检疫程序与方法和检疫处理的原理与方法等。重点突出检疫性害虫的检验检疫与检疫处理的理论基础与方法。第四至八章分别介绍了我国公布的主要检疫性害虫的形态鉴定特征、分布、危害、生物学特性、检验检疫技术以及检疫处理与防治方法。重点突出检疫性害虫的形态鉴定及检验检疫的操作技术。每章前面有指导学习的内容提要;每节后面根据需要,附有帮助鉴别近似种的检索表;每章后均附有一定数量的复习思考题,以便于复习和自学。书中配有黑白插图89幅;此外,各章节还配有一定数量的风趣典故、危害实例等,以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全书最后附有参考文献和附录。
本教材不仅可以满足本科生、研究生植物害虫检疫学教学的要求,而且可以作为植物检疫相关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序一
第一版序二
第一版前言
绪论
一、植物害虫检疫学的性质和任务
二、植物害虫检疫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三、植物害虫检疫的发展简史与展望
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 植物害虫检疫的理论依据及风险分析
第一节 植物害虫检疫的理论依据
一、昆虫的多样性
二、害虫分布的区域性
三、害虫传播的人为性
四、害虫入侵生物学及危害性
第二节 植物害虫的风险分析
一、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及相关学术名词的概念
二、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发展简介
三、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国际标准
四、中国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程序
五、中国植物害虫风险分析案例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 检疫性害虫的检疫程序与方法
第一节 检疫性害虫检疫程序
一、植物检疫的一般程序
二、国内植物害虫检疫程序
三、进出境植物害虫检疫程序
第二节 检疫性害虫的检疫方法
一、粮油和饲料的检疫方法
二、瓜果和蔬菜的检疫方法
三、棉麻和烟草的检疫方法
四、木材和竹藤的检疫方法
五、种苗和花卉的检疫方法
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 植物害虫的检疫处理与防治
第一节 检疫处理的概念、原则与策略
一、检疫处理的概念
二、检疫处理原则与策略
第二节 法规治理
一、对入境植物、植物产品的检疫处理
二、对出境植物、植物产品的检疫处理
第三节 物理处理
一、低温处理
二、热处理
三、辐照处理
四、气调技术
五、微波加热处理
第四节 化学处理
一、熏蒸处理
二、其他化学处理方法
第五节 检疫性害虫的防治
一、加强监测,定期普查
二、加强非疫区建设与管理
三、疫区根据实际情况实施扑灭与综合治理
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 检疫性鞘翅目害虫
第一节 检疫性象甲类
一、墨西哥棉铃象
二、稻水象甲
三、棕榈象甲
四、白缘象甲
五、芒果果肉象甲
六、芒果果核象甲
七、芒果果实象甲
八、剑麻象甲
九、杨干象
第二节 检疫性豆象类
一、菜豆象
二、巴西豆象
三、鹰嘴豆象
四、灰豆象
五、四纹豆象
第三节 检疫性小蠹虫类
一、咖啡果小蠹
二、欧洲榆小蠹
三、美洲榆小蠹
四、山松大小蠹(中欧山松大小蠹)
五、红脂大小蠹
第四节 检疫性天牛类
一、白带长角天牛
二、刺角沟额天牛
三、家天牛
四、青杨脊虎天牛
第五节 其他检疫性鞘翅目害虫
一、马铃薯甲虫
二、谷斑皮蠹
三、双钩异翅长蠹
四、大谷蠹
五、日本金龟子
六、椰子缢胸叶甲
七、椰心叶甲
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 检疫性双翅目害虫
第一节 检疫性实蝇类
一、地中海实蝇
二、橘小实蝇
三、苹果实蝇
四、柑橘大实蝇
五、蜜柑大实蝇
六、墨西哥按实蝇
七、西印度按实蝇
八、南美按实蝇
九、加勒比按实蝇
十、葫芦寡鬃实蝇
十一、埃塞俄比亚寡鬃实蝇
十二、西瓜寡鬃实蝇
十三、昆士兰果实蝇
第二节 检疫性瘿蚊类
一、黑森瘿蚊
二、高粱瘿蚊
第三节 检疫性斑潜蝇类
三叶斑潜蝇
复习思考题
第六章 检疫性同翅目害虫
第一节 检疫性蚜虫类
一、葡萄根瘤蚜
二、苹果绵蚜
第二节 检疫性介壳虫类
一、松突圆蚧
二、松针盾蚧
三、枣大球蚧
复习思考题
第七章 检疫性鳞翅目害虫
一、苹果蠹蛾
二、美国白蛾
三、小蔗螟
四、咖啡潜叶蛾
五、蔗扁蛾
复习思考题
第八章 其他检疫性害虫
一、入侵红火蚁
二、大家白蚁
三、可可褐盲蝽
四、非洲大蜗牛
复习思考题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
附录二 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应施检疫的植物及植物产品名单
附录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发布的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名录、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名单
附录四 相关术语缩写
书摘插图
第一章 植物害虫检疫的理论依据及风险分析
内容提要:本章分两节,第一节从昆虫多样性、昆虫分布的区域性、昆虫传播的人为性以及传入后的危害性等方面,详细论述了植物害虫检疫学的理论基础,回答了为什么要进行植物害虫检疫。第二节介绍了植物害虫风俭分析的基本概念、国内外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发展演变简史与现状。详细论述了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三个基本阶段(风险启动、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原理与方法及其影响因素。阐述了国内外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基本程序。
第一节 植物害虫检疫的理论依据
昆虫种类多,与人类关系十分复杂。多数昆虫种类由于环境及生态条件的限制,仍然只分布在它能够适生的“局部”区域,有扩张其地理分布范围的潜能和趋势。人类活动加速了昆虫的扩散,特别是21世纪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自由化,加之交通工具现代化,危险性害虫的扩散已成为一个新的全球化现象,有可能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生态危害,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植物害虫检疫工作。本节重点阐述开展植物害虫检疫的理论依据。
一、昆虫的多样性
昆虫种类、行为和生理的多样性以及遗传的多样性等在生物界中都是最高的。昆虫纲是动物界最大的纲,占已知动物种类的2/3,即100多万种。植物的已知种类为33.5万种左右,只及昆虫种类的1/3。而且昆虫种内个体数量巨大,一棵树可集聚10万蚜虫个体,阔叶林土壤可聚集弹尾目昆虫10万头,30cm深麦田有昆虫6000个/m2,荒草地8700个,一窝蚂蚁可达50多万个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