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模式及其转变研究
分類: 图书,经济,各部门经济 ,市政建设,
作者: 盛广耀 著
出 版 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6-1字数:版次: 1页数: 290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0471745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书力求把城市化的发展理论与实证分析结合起来,探讨城市化的一般理论问题和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实践,以城市化模式的转变为重点,分析不同时期城市化路径的选择问题,将城市化的发展演化进程与城市化发展模式的阶段性转变联系起来,强调在新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条件下,城市化模式的转变对促进城市化和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书中重点对作者所关注的,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空间组织问题、城乡关系问题、资源环境问题及其模式转变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同时也对市场与政府对城市化的作用关系问题及其模式转变进行了简要分析。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对城市化模式及其转变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分析,为城市化模式及其转变的研究提供基本理论依据;主要对中国城市化模式形成的历史轨迹进行了考察,分析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两个时期六个阶段的城市化进程;主要反思了中国以往的城市化模式,并提出了城市化模式转变的方向;对城市化进程中的空间组织形态问题进行了研究,具体分析了城市化空间组织模式的转变;对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关系问题进行了研究,具体分析了城乡关系模式的转变;对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源环境问题进行了研究,具体分析了城市化发展建设模式的转变。
目录
第一章 城市化模式:关于路径选择问题的研究
第一节 问题提出和概念界定
一、问题的提出
二、概念界定
第二节 城市化模式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城市化模式及其转变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城市化模式的内涵特征
第二节 城市化模式的类型比较
第三节 城市化模式的规律性分析
一、城市化发展的基本规律
二、城市化发展的演进模式
第四节 城市化模式的差异性分析
第五节 城市化模式的适应性分析
第三章 中国城市化模式形成的历史轨迹
第一节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及其进展
一、改革开放前的城市化历程
二、改革开放后的城市化历程
三、近年来城市化的进展状况
第二节 城市化区域发展的演变
一、城市化水平的区域变化
二、市镇建制的区域分布变动
三、城镇人口的区域分布变动
第三节 城市化动力机制的演进
一、农业基础作用对城市化的影响
二、工业化对城市化推动作用的演化
三、第三产业成为新兴动力的过程
四、政策因素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五、市场机制的发挥情况
第四章 中国城市化模式的反思与转变
第一节 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征和问题
一、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征
二、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和矛盾
第二节 对以往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反思
第三节 推进城市化发展模式的转变
第五章 城市化空间组织模式转变研究
第一节 城市化空间组织形态的理论分析
一、城市化的空间发展理论
二、区域空间组织结构的演变规律
第二节 城市化空间组织模式的转变:从小城镇到城市群
一、城市化空间组织模式的选择
二、城市化空间组织模式的政策导向
三、城市群:城市化空间组织模式的转变
第三节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群的发展态势
一、城市群的发展现状
二、城市群发展的总体特征
三、城市群的发展趋势
四、城市群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 推进城市群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一、推进城市群发展的战略思路
二、推进城市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六章 城市化城乡关系模式转变研究
第一节 城乡关系模式的理论分析
一、不同视角下的城乡发展理论
二、城乡关系模式的政策选择
第二节 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关系及其影响
一、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二元矛盾
二、城乡关系失衡的体制原因
三、城乡二元体制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四、城乡二元体制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第三节 城市化模式的转变:从城乡分割到城乡统筹
一、城市化对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作用
二、对城乡分割的城市化道路的反思
三、城乡统筹:城市化模式的转变
第四节 推进城乡统筹的城市化思路
第七章 城市化发展建设模式转变研究
第一节 城市化与资源环境关系的理论分析
一、城市化与资源环境关系的一般分析
二、城市化与资源环境关系的经济学分析
三、城市化与资源环境关系的规律性分析
四、不同城市化模式的资源环境效应分析
第二节 城市化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
一、城市土地利用问题
二、城市水资源利用问题
三、城市能源利用问题
四、城市环境污染问题
第三节 城市化模式的转变:从粗放型到集约型
一、粗放型城市发展模式的反思
二、集约型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变
第四节 推进集约型城市化的思路
一、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建设紧凑型城市
二、节约、保护水资源,建设节水型城市
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设节能型城市
四、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型城市
主要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章城市化模式:关于路径选择问题的研究
第一节问题提出和概念界定
一、问题的提出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国摆脱不发达状态、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任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城市化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2001年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列茨(J.E.Stiglitz)曾指出:新世纪对于中国有三大挑战,居于首位的就是中国的城市化。城市化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直接影响到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城市化的健康与否,与城市化过程中所采取的途径和方式,即城市化的发展模式有很大关系。
从国内外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采取何种城市化模式,直接关系到城市化的发展绩效。具体某一地区而言,城市化的发展路径不仅受到其内在规律的作用和影响,而且与所采取的发展模式密切相关。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城市化进人了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市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市体系日趋完善,人口的异地城市化和城市群的兴起已成为城市化发展的新趋势。但同时,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种问题和矛盾也日益突出。例如:城乡发展不协调,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城乡体制改革滞后,影响城市化推进的政策障碍如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依然存在;城市发展重规模轻质量、重表面轻内涵的现象比较突出,追求速度、数量的粗放式发展,城市化的质量较差,资源环境问题日趋尖锐;城市外来人口难以获得市民化待遇,致使“准城市化人口”大量存在,城市社会二元结构凸显;城市发展的区域协调不足,影响了区域的整体开发与协调发展。这些问题和矛盾从根本上说,与我们所采取的发展模式有很大关系。这就需要我们深刻认识和把握城市化的运行规律,对城市化发展的理论与经验模式进行剖析,寻找城市化过程中各种问题和矛盾产生的根源,对过去形成的发展模式进行总结和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