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论集:第五辑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语文论集》编辑部编
出 版 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1字数:版次: 1页数: 382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500470151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语言论集》是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主办的语言学学术集刊,本书是第五辑。主要收录了17篇论文,主要内容包括《庄子》关系动词及其相关句式的考察;以焦点理论重新分析《孟子》中的“吾”“我”之别;试论《祖堂集》前两卷与后十八卷语言的时代差异;论叶韵字的几种造音方法;儿词缀的意义和功能;论索绪尔的语言系统观;吐鲁番出土古注本《急就篇》研究等。
内容简介
《语言论集》是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主办的语言学学术集刊,目前共编辑出版了四辑,本辑是第五辑。本辑共收入论文17篇,内容涉及语言学理论、汉语语法、词汇、音韵和出土文献考释等方面。
目录
论词头“阿”字的产生和用法的发展
《庄子》关系动词及其相关句式的考察
《吕氏春秋》述宾结构的考察
以焦点理论重新分析《孟子》中的“吾”“我”之别
“使动”还是“意动”
试论汉语处置式的发端
试论《祖堂集》前两卷与后十八卷语言的时代差异
从《摩诃僧祗律》看中古汉语情态动词的连用
《诗经》中“行”字音义试探
论叶韵字的几种造音方法
山东三调方言类型考察
关于《尔雅》研究的后瞻与前瞻的若干反思与正思
儿词缀的意义和功能
汉语流俗词源刍议
论索绪尔的语言系统观
吐鲁番出土古注本《急就篇》研究
战国楚竹书《彭祖》篇补释
书摘插图
论词头“阿”字的产生和用法的发展
周生亚
提 要:词头“阿”字是由第一人称代词“阿”虚化而成的。第一人称代词“阿”虽然始见于《世说新语》,但其真正源头可能与《诗经》中的“印”及巴濮人的自称“阿阳”有关, “印”字是“阿阳”的合写形式, “阿阳”是“印”的分写形式,单言“阿”或“阳”,均可用为第一人称代词。在“阿+亲属名词”这一组合中,“阿”的指称意义逐渐弱化,开始向词头转变。当“阿”的用法由加在名词前而逐渐扩展到代词、乃至复音词、词组之前时,它也就彻底词头化了,变为一个彻底的词头成分。
关键词:词头;阿;起源;代词说
“阿”字作为汉语词头成分,它的产生和用法的发展,是一个很引人关注的研究题目。在汉语里,真正可视为词头成分的并不多,而“阿”字也算其中之一。但是,从汉语法史角度而言,词头“阿”是如何产生又是如何发展的,这些问题至今都没有很好地解决。本文想就这些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粗浅看法,以求专家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