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市场与社会福利
分類: 图书,管理,一般管理学,人力资源/行政管理,
作者: 刘继同,冯喜良主编
出 版 社: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7-1字数:版次: 1页数: 350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4560711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开辟了崭新的理论视角,为就业政策研究提供了崭新的思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劳动就业和社会福利制度间的关系。长期以来,劳动就业和工资收入基本是从经济政策和经济现象角度被研究的,似乎是典型的经济问题,劳动市场与社会福利之间缺乏应有的内在联系,市场就业与个人福利、家庭福利没有关系。实践证明,在“经济政策社会化”和“社会政策经济化”的背景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我们应站在社会协调发展和个人全面发展的层次上看待就业问题,从个人福利与社会福利的关系,从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的关系,从社会参与和儿童福利等角度,全面准确地看待劳动市场与社会福利之间的复杂关系。作者的研究独辟蹊径,挑战传统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首次将劳动市场与社会福利联系起来,开创劳动就业与社会福利理论研究的新领域,为我们如何认识就业问题提供崭新的理论视角。
目录
第一篇劳动市场结构特征与社会福利制度框架
网格化与梯级多层次市场结构:转型期中国就业政策与福利状况
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结构性问题与未来福利政策的基本走向
中间阶层的成长与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选择
社会转型时期劳动者劳动社会环境的变迁——以某工业企业工资体制变革为例
第二篇社会企业与第三部门
社会企业
公益部门:蕴藏巨大就业潜力的部门——关于扩大我国就业途径的一些思考与建议
第三篇社区就业政策与社区福利制度
论非正规就业与社会保障
对社区福利基础理论研究的几点思考
妇女在社区建设中的优势与定位实证分析
社区矫正的基本理念和适用意义
第四篇妇女就业政策与妇女福利状况
纺织业的结构转型及其对女性工人的影响——以上海C企业为个案
一个被忽视的弱势群体:单亲母亲的就业困境与生活质量现状分析——以30位单亲母亲的个案访谈为例
妇女农民工就业中的社会资本
中外缠足研究回顾与分析
第五篇劳动就业状况与养老保险政策
我国民办养老设施发展状况的研究——我国十三省市民办养老机构状况调查
推进北京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调查报告
中国社会福利事业的变革与创新——以北京市养老机构发展为例
保姆:养老支持体系中的结构性地位及社会政策思考
第六篇边缘劳动市场与弱势群体就业服务
灵活就业对女性就业的影响及对策
北京市东城区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促进低保人员劳动就业研究
第七篇日本的劳动市场与社会福利制度
日本妇女的就业与就业政策
大学与社区的协作——利用县立公园的社区网络
日本医疗保险制度框架与政策模式考察报告及其理论政策启示
日本老年人社会福利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社会生活环境变化对劳动者劳动环境的影响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篇劳动市场结构特征与社会福利制度框架
网格化与梯级多层次市场结构:转型期中国就业政策与福利状况
一、经济体制改革与劳动市场结构特征议题
经济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劳动市场建设处于经济政策议程的中心位置。中国与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改革的共同之处是放弃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在纷繁复杂和千变万化的市场体系中,劳动市场占据核心和主导地位,决定市场体系的总体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以劳动用工、劳动工资和社会保险三项制度为核心的劳动制度改革不断深入,作为市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劳动市场应运而生,成为经济改革和经济政策议程的核心议题。虽然中国学者曾探讨劳动市场的基本特征,但对劳动市场的结构特征缺乏概念化总结。中国的劳动市场是什么,中国劳动市场的结构性特征是什么,转型时期劳动市场结构性特征的福利政策含义是什么,这些问题是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共同关注的基础理论、政策议题。不了解劳动市场的结构特征,就难以准确理解经济改革逻辑与劳动制度改革方向,就难以理解就业政策模式与劳动市场运作机制,就难以解释错综复杂和多种多样的劳动关系,就难以描述、区分劳动市场发展的不同阶段,就难以解释人们找工作和职业流动的基本模式,就难以解释为什么西方的劳动市场理论无法完全适用于转型期中国社会现实的劳动关系状况,就难以区分什么是中国特色劳动市场关系、什么是人类社会普遍适用的劳动市场理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