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技术(水下作业类)

分類: 图书,自然科学,地球科学,海洋学,
作者: 马洪飚 主编
出 版 社: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6-1字数:版次: 1页数: 122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4521248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为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水下作业专业和沿海城市就业训练及岗位培训教材。主要内容包括潜水物理学常识、潜水生理学和医学知识、潜水作业的组织、特殊条件下的潜水及作业要求、海蜂—Ⅱ型水下电视系统、水下焊接与切割、水下爆破等。
本书也可作为职业培训教材。
目录
第一章 潜水物理学常识
1.1 水的密度和比重
1.2 水的温度、浮力、阻力与潜水员的稳度
1.3 静水压
1.4 气体定律
1.5 气体的其他特性
第二章 潜水生理学
2.1 解剖学与生理学基本知识
2.2 水下环境对潜水员机体的影响
2.3 高气压对机体的影响
第三章 潜水医学理论
3.1 高气压下惰性气体在体内的饱和及其规律
3.2 减压表的计算
3.3 潜水疾病及事故
第四章 潜水作业的组织
4.1 组织潜水作业的原则和潜水准备工作
4.2 潜水作业的实施
4.3 空气自携式潜水装具
4.4 空气管供式潜水装具
第五章 特殊条件下的潜水及水下作业要求
5.1 特殊条件下的潜水
5.2 水下各种作业及要求
第六章 水下摄像器材及其基本操作
6.1 CM.4 0型水下电视摄像机
6.2 海蜂.Ⅱ型水面控制台
6.3 MK.1 3型水下照明灯
6.4 水下摄像基本知识
第七章 水下焊接与切割
7.1 基础知识
7.2 水下湿法焊接技术
7.3 水下手工电弧焊的施工组织
7.4 水下氧弧切割技术
第八章 水下爆破
8.1 炸药
8.2 起爆方法与起爆器材
8.3 水下爆破作业
8.4 安全事项
附录一 六十米水下阶段减压法潜水减压表使用说明
附录二 治疗减压表使用说明
书摘插图
第二章 潜水生理学
2.1 解剖学与生理学基本知识
潜水生理学是应用解剖生理学知识,以潜水医学为基础,专门研究潜水人员在高气压环境中作业时,环境变化而引起机体生理反应现象、过程和规律的一门学科。
一、人体的基本结构
人体的基本结构大体上可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四大部分。人体最外层为皮肤,皮下有脂肪、肌肉和骨骼,在头和躯干内有体腔,分别称颅腔、胸腔、腹腔和盆腔,胸、腹腔之间由横膈肌分隔。体腔内分别有脑、心、肺、胃、肝、脾、胰、肠、肾和膀胱等组织器官,神经和血管则贯穿于各组织器官之中。与潜水医学关系较密切的系统有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以及特殊感觉器官。
二、呼吸系统
1.呼吸系统的组成与呼吸运动
呼吸系统是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脏等器官所组成。气体之所以能进出肺脏,主要是靠肋间肌的活动牵动肋骨,使胸廓有节律地扩大与缩小;同时,膈肌的收缩与松弛也使胸腔上下径扩大与缩小。胸腔的扩大与缩小,牵拉、挤压肺脏,使其扩张、收缩。这样一张一缩,共同构成呼吸运动
2.呼吸周期与肺活量
每一次吸气与呼气构成一个呼吸周期。每分钟内呼吸周期的次数,称为呼吸率。成人在安静状态下,呼吸率为每分钟16~20次。每次进出肺脏的气体量称为潮汽量,成人在安静状态下约为0.5L。随着人体活动量的增加,呼吸率和潮汽量也会相应增加。成年人尽力呼吸时,每次进出的最大空气量可达3~5L,这就是肺活量,它反映了一个人肺的功能状态,肺的功能好坏,与平时的锻炼有密切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