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企业大学—人为资源管理实战经典系列

分類: 图书,管理,一般管理学,经营管理,
作者: 王吉鹏 著
出 版 社: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字数:版次: 1页数: 138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4564979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究竟企业大学战略的真正意义及价值是什么?21世纪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是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企业意识到生存及成功之道是建立内部核心竞争力,企业大学的观念是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商务环境、加强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 通过阅读本书,你会认识到,企业大学一定要明确自己如何支持企业目标,以及自己的服务对象是什么。
内容简介
知识陈旧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员工发展无法跟上企业的步伐,企业的能力无由沉淀……实务经验丰富、见解独到精辟的作者,借由十多年人力资源管理实战经验,以易读且易懂的方式,告诉你如何通过企业大学的建设,加快员工知识和技能的更新,为迎接更大的挑战而时刻准备。
作者简介
王吉鹏,北京仁达方略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现任人民大学,北京太学MBA学院企业文化专业特聘教授,长期从事组织变革和企业文化实证研究与咨诲实践,战略型企业文化理论的创立者,国内首套企业文化综合评价系统开发组组长。多年企业管理经验,对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有深刻的理解,能够深度把握现象和规律,将管理思想与企业实态融会贯通。 劳动部特聘专家,国家电网公司、中国五矿集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中国机械集团公司、人民网、大连市公安局,北车集团、华融集团、北京移动、信息早报等多家大型企业集团高级顾问。《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财经时报》、《中外管理》、《中外企业文化》等多家管理媒体特约撰稿人,现已发表文章200余万字。 提供咨询服务的大型企业包括但不限于:中国航天、中国航油、中国长城资产、中国东方资产、中国五矿、中国船舶、中国兵器、国家开发银行、国家电网、华电国际、中国铁路、中华通信、北京移动、大庆油田、北京金融街、天桥投资、天鸿集团、泰康人寿、福临门、伊利股份、蒙牛乳业等。 王吉鹏先生不仅是资深的管理专家,而且是出色的演讲家,他为政府机构及各类企业提供培训千余场。2005~2007年,以王吉鹏先生为核心主讲的“企业文化”、“集团管控”全国巡讲系列培训连续走过全国28个城市,他独到的见解、丰富的经验引起与会者强烈反响,他的“战略型企业文化”理论为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思路和方法,他的“集团管控”模型指引着本土企业集团走向健康和谐的发展道路。 王吉鹏先生主编、主笔集团组织运行系列、企业文化系列,人力资源系列和学习型组织系列等多套丛书。其中组织运行系列包括《集团管控》、《集团文化建设》。《集团品牌》;企业文化系列包括《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重构》、《王吉鹏论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热点问题》、《企业文化的39个细节》、《企业文化理念体系构建实务》,《企业文化诊断评估理论与实务》、《价值观的起飞与落地》;人力资源系列包括《职位分析》,《职位评估》、《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企业大学》,《高管激励》、《外派机构和员工管理》、《知识型员工管理》;学习型组织系列包括《聚变的细胞》、《破茧的蝶蛹》、《蜕变的蝴蝶》,《学习型组织创建实务》。
目录
第1章 企业大学概述
第一节 企业大学的背景和历史沿革
第二节 企业大学的概念
第三节 企业大学的特点
第四节 企业大学的类型
第五节 企业大学与传统大学的区别
第六节 企业大学的价值
第2章 企业大学的模式
第一节 剖析传统的培训模式
第二节 国外的企业大学模式
第三节 国内的企业大学模式
第四节 企业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3章 建立企业大学的过程
第一节 建立企业大学的理论模型
第二节 建立企业大学的动机和前提
第三节 建立企业大学的步骤
第4章 企业大学的六大问题
第一节 企业大学与学习型组织
第二节 企业大学的培训对象
第三节 企业大学的培训师资
第四节 企业大学的课程设计
第五节 企业大学的培训方式
第六节 企业大学联盟
第5章国内企业大学的发展
第一节 国内企业大学发展现状分析
第二节 对国内企业大学发展的建议
第三节 未来企业大学的发展趋势
第6章 案例精选
第一节 摩托罗拉大学
第二节 GE中国的克劳顿村
第三节 海尔大学
第四节 金蝶大学
第五节 春兰学院
参考文献
媒体评论
仁达方略始终用企业的语言,化复杂为简单,我们受益匪浅。 ——蒙牛乳业总裁牛根生仁达方略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企业文化是一门科学。——华电国际集团党委书记 田沛亭仁达方略的项目组做了大量的工作,工作严谨、求实,项目成果操作性强,提高了金融街内部的管理能力与企业的整体运营能力。——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世春仁达方略提供方案的可操作性,是我们在与很多咨询公司接触过程中感受最深的。——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总经理 张正明自咨询合作后,几年来,仁达方略已经成为我们决策所必需的拐杖甚至可以说是我们的导师。——北京建房房地产公司董事长张笠纯
书摘插图
第1章 企业大学概述
第一节企业大学的背景和历史沿革
一、企业大学出现的背景
(一)扁平化和柔性组织的出现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传统的组织结构正面临挑战与创新。传统的层级制结构虽然稳定,但行动缓慢,“思考者”位于金字塔的顶层,而“行动者”位于底部,难以适应今天快速变化的竞争环境。相反,企业选择采用扁平化、柔性的组织结构,其特征是决策权分散,组织积极参与竞争,并在这个过程中重视效率和速度。新型组织经常由许多团队松散结合而成,并依靠团队创造价值和利润。21世纪的组织重视团队精神而非个人主义,寻求全球市场而非国内市场,关注顾客需求而非短期利润。在21世纪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中,越来越多的附加值由人力资本创造,组织的本质由基于效率和规模经济的成功转向基于文化多元化劳动力的成功。此时,工作和学习本质上是同一件事情,都强调对个人学习能力的开发。要在这种不断变化的全球环境中生存,员工就必须扮演全新的角色,掌握相应的技能。随着企业对员工要求的提高,企业大学应运而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