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问题研究—劳动与社会保障前沿问题研究

分類: 图书,管理,一般管理学,人力资源/行政管理,
作者: 曾湘泉 主编
出 版 社: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4-1字数:版次: 1页数: 185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455454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在劳动关系问题的研究中,集体谈判问题一直是研究的重点。“集体谈判:调整劳动关系的制度安排”“集体谈判制度在我国面临的问题及其思考”是程延园教授从事集体谈判问题研究的成果。正如我们学院大部分劳动关系学者一样,程教授具有法学的训练背景,她的论文充分体现了法学思辨分析和研究的特点。该论文的中心思想是,集体谈判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机制,也是现代西方国家规范和调整劳动关系十分奏效的基本手段和主要方法。它不仅规定了劳动者的工资福利水平,而且本身就是化解劳资冲突的一种重要方式。解决我国在推行集体谈判制度中面临的问题,是发挥集体谈判调整作用的基础。集体谈判既是确保现行法律执行的手段,又是创建新规范的重要形式。集体谈判制度发展方向,依赖于我们选择协约自治还是政府主导。
本书内容涉及劳动经济、劳动关系、社会保障,乃至人力资源管理不同领域的问题,以及工作时间调查、就业和失业理论分析、收入分配实证研究和就业政策探讨等。本书还收录了两篇运用劳动经济理论,分析养老保险和薪酬管理问题的研究论文。
目录
灵活性和标准化:中国企业工作时间制度安排所面临的双重挑战 曾湘泉 卢亮 萨哈德
就业弹性、自然失业和宏观经济政策 蔡昉 都阳 高文书
对我国就业与失业测量的理论思考 宋长青
国有与非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市场化程度的实证比较 汪雯
国外大学生就业政策:背景、措施与借鉴 杨伟国
我国的劳动与社会保障立法 王岩
集体谈判:调整劳动关系的制度安排 程延园
集体谈判制度在我国面临的问题及其思考 程延园
劳动关系的途径——视角与方法 彭光华
中国社会养老保险收益激励与企业职工退休年龄分析 汪泽英 曾湘泉
广东、辽宁两地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差距的实证研究 石巧蓉
书摘插图
灵活性和标准化:中国企业工作时间制度安排所面临的双重挑战 曾湘泉 卢亮 萨哈德
一、引言
(一)概要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随着以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为取向改革措施的实施,中国劳动力市场正在逐步形成和规范。各种经济所有制形式企业的出现,一些新型产业部门和服务部门的涌现,市场竞争加剧,使得企业的劳动用工方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过去占主导地位的终生雇佣关系已演变成为现在多种形式的劳动用工方式。这种变化对政府和劳动者提出了挑战,政府必须适应形势,规范种种不合理的劳动关系,维护劳工权益;劳动者承受着来自市场的更大的就业压力: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或者拥有更多的从业经验。例如,现在对毕业后初次寻找工作的学生而言,拥有大专文凭的学生找到工作的难度比拥有本科文凭的学生更大,而在5年前这种情况很少见。
中国的灵活用工形式(对于雇主来说是灵活用工方式,对于雇员来说是灵活就业形式)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90年代后期引起了官方和学术界广泛重视,这与严峻的就业形势是分不开的。通过调整法定的工作和休假时间,鼓励多种形式的灵活就业来降低失业率已成为社会的共识,而且各项相关的政策和法律得到了制定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就规定“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采取非全日制就业、季节性就业等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提倡自主就业。”在2002年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上,中国政府最高领导人也再次强调和肯定了灵活就业方式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