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中的教学工程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教育理论,
作者: (加)帕凯特著,鲍贤清译
出 版 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4-1字数:版次: 1页数: 170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561769560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书包括八章内容,从理论到实践。第1章介绍了未来培训的大环境,即知识社会和知识经济。第2章介绍了虚拟学习中心和在该环境下主要的教学工程问题。第3章讨论了教学工程的根基——教学设计、软件工程和知识工程。第4章介绍了具体的基于知识表示的教学工程方法。第5章介绍了针对该方法的基于网络的支持系统。第6、7、8章是三个案例研究,介绍我和我的同事是如何应用教学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来设计E-learning课程的,课程的对象分别是大学生、职业继续教育和需要具体技能培训的企业员工。本书的最后,与读者探讨在快速发展的知识社会中,教学工程所面临的挑战。
内容简介
因特网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已成为我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轻点鼠标,我们就能从全世界的图书馆、博物馆、报纸、电视电台节目和大学中获得资料。E—learning正迅速普及,涉及各领域各层次的成千上万门课程都能通过因特网获得。本书介绍了远程学习(E—learning)的新技术,以及通过远程信息资源建构知识的新技术。
本书的主题是教学设计或教学工程。在E—learning的环境下,教学工程必须建立在知识工程的基础上。并且,当结合使用图示化模型来表征学习者知识和能力时,教学工程这种方法特别有用。本书阐述了为什么教学工程需要超越信息管理,走向知识管理。本书会展示新的有效的E—leanring方法,让你的想法彻底改变。
本书包括八章内容,从理论到实践。第一章介绍了未来培训的大环境,即知识社会和知识经济。第二章介绍了虚拟学习中心和在该环境下主要的教学工程问题。第三章讨论了教学工程的根基一一教学设计、软件工程和知识工程。第四章介绍了具体的基于知识表示的教学工程方法。第五章介绍了针对该方法的基于网络的支持系统。六七八章是三个案例研究,介绍我和我的同事是如何应用教学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来设计E—learning课程的,课程的对象分别是大学生、职业继续教育和需要具体技能培训的企业员工。本书的最后,与读者探讨在快速发展的知识社会,教学工程所面临的挑战。
作者简介
吉尔贝帕凯特是加拿大LICEF研究中心(成立于1992年)成员,加拿大远程学习系统认知工程研究会主席。他在知识工程、教学工程和E-learning领域进行了多项前瞻性项目研究,著有3本专著。此外,他也是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的实践者,开发了20多门课程和很多学习材料。吉尔贝帕凯特是Micro-Intel公司(1987—1991)的创始人,也曾供职于魁北克的科学与技术局(1982—1984)。
目录
关于本书
前言
致谢
介绍
译者序
1 E-learning带来的挑战
知识社会
知识管理
教学和技术
基于网络的学习模式
过程和开发工具
平台和门户
小结
2 虚拟学习中心
学习系统的概念
参与者的任务和资源
Explor@:基于网络的支持系统
将学习事件整合到虚拟中心
灵活多样的结构
小结
3 教学工程基础
系统方法
教学系统设计
软件工程
知识工程
知识表示系统
技能和能力
小结
4 MlSA:一个教学工程方法
MISA方法概览
学习系统的概念层次
过程和任务
操作性原则
情境和边界
小结
5 网络上的教学工程
ADISA的一般特征
设计虚拟学习中心的主要组成部分
小结
6 大学网络课程的教学工程再设计
项目的界定
初步分析
体系结构
学习材料的设计
开发和验收
传输的安排
讨论
7 开发一个职业环境下的E—learning
项目的界定
初步分析
体系结构
学习材料的设计
开发和验收
传输的安排
讨论
8 开发一个工作场所的E-learning环境
项目的界定
初步分析
体系结构
学习材料的设计
开发和验收
传输的安排
讨论
结语
词汇表
参考书目
索引
关于作者
关于丛书编辑
关于顾问委员会委员
书摘插图
1 E-learning带来的挑战
迈人新千年,在现在被称之为后工业的发达社会中,大多数雇员都是知识型工作者。这也意味着,在未来,我们可以获得和接触到的信息将成几何级数增长。近在眼前的信息爆炸也因2亿网民的存在而得到进一步的推动。他们花相当多的时间在网络上,搜索信息,并制造新信息,通过网络跨国界地交流、分享,更快捷地交换数据、文本、图片和声音等资源。
信息的大规模流动为新知识的产生提供了基础,同时,知识型工作者的工作性质也发生了改变,对信息以及将信息有效转化为知识的方法产生了巨大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问,传统的培训和教育模式还能盛行多久?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本章首先探讨知识社会和因特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给培训需求带来的影响,然后对技术支持下的E-learning教学模式进行概述,并且介绍E-learning系统的控制和管理过程、系统的参与者和所需的技术资源。最后,用一个在本书写作过程中进行的有关B-learning传输工具和系统的调查作为总结。
知识社会
知识社会发展中一个引人关注的现象是传统教育范式的转变。如图所示。在多数教育机构和工作场所的培训中,传统的学习始于一位培训师或教师。他们是学习者获取信息和专业技能的主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