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的多元视角:理论与实践

分類: 图书,政治 军事,政治,公共管理,
作者: 陈幽泓主编
出 版 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4-1字数:版次: 1页数: 337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301151709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以物业小区治理为研究核心,,从社区治理之法律基础到社区治理实践之集体行动、制度选择.从社区产业之发展到公民社会与国家,国内外作者的学术视角从微观展向宏观,在这样的延伸中,理论与实践相得益彰。美国著名学者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教授为本书撰写前言。
目录
一、社区治理的法律基础: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概念与制度的探讨
论多元房地产法律制度
商品房住宅小区共用资源产权配置的法律统一性——建筑物区分所有制度的法律精神
商品房业主的权利制度及其修正——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概念再研究
二、社区治理实践:集体行动与制度选择
基于复制者动态的业主自治条件——来自南京市富丽山庄小区的电梯案例分析
寻找社区自主治理的制度基础——基于北京美丽园小区的案例研究
物业小区自治创新:业主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的探讨——以北京上地西里为例
走出“集体行动的困境”:业主自主治理创新的制度评价——以“业主代表大会制度”与“物业管理权信托制”为例
公共治理视阈下的城市社区业主维权——基于深圳和北京相关案例的分析
“为什么不合作?”:边缘草根组织的行动策略及其解释
市场选择、公共选择和制度选择研究的发展
三、社区经济与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的新思路
大都市社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以上海为例
城市社区公共维修资金自主管理模式研究
公共产品:从民用热价体系的属性看其治理改革
公共企业家精神与公共经济解密
四、社区治理的宏观视野:公民社会与国家
美国地方社区自治实证研究——以Greenbelt市为例
美国城市中的邻里组织与社区治理
封闭小区和社区私营治理的全球化兴起
论基于盟约的市民社会:一种理想类型的方法
为何20世纪有如此多的治理失败?
编者后记
书摘插图
一、社区治理的法律基础: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概念与制度的探讨
论多元房地产法律制度
二、关于专有部分和共有部分的界定和划分
住宅区和多层建筑物之所以必须划分为专有部分和共有部分,这是由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住宅共有部分的确定,取决于两项条件的成就。其一,由规划设计部门根据城市规划和设计规范的要求,为使住宅区具有必要的生活条件和达到一定的居住标准,对共有部分作出合理安排和划定。其二,共有部分的价款或者建造费用由全体业主分担。共有部分的功能在于,它要为专有部分提供依托和支撑,要为广大业主提供通行、供水、供电、供气、供热、供暖、空调、排水、通信、通话、电视、网络、文化、娱乐、体育等诸多方面的服务。共有部分的缺失或者减损,轻则会造成人们生活的不便,重则可能使住宅区运行失灵,业主们难以维持正常的生活。此种共有部分应由法律予以确认,使之成为法定共有部分,一经划定就不能轻易地和随意地加以变更。一般而言,专有部分可以改为共有部分,共有部分则不得改为专有部分。在共有部分不符需要且确有空余专有部分的情形下,经业主同意,可以收购一定的专有部分,将其改为共有部分。例如为业主添置一个棋牌室。在共有部分确有富余以至空置的情形下,也可以经业主同意改为专有部分,但如果要突破规划部门审定的容积率、建筑密度和楼距等强制性指标,则须经规划部门批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