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海上安全
分類: 图书,政治 军事,军事,世界军事,
作者: 张炜 主编
出 版 社: 海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1字数:版次: 1页数: 522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0213613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国家海上安全问题,是一项基于多种学科交叉的理论研究,涉及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国际法、军事战略、海军战略以及思想文化等,边缘性和综合性很强。作为一门前沿学科,可参考的文献和成果不多,尤其是有关中国的国家海上安全问题,理论成果更为鲜见。本专著研究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借鉴了西方传统的和现代的主流安全理论,研究了当代新兴的安全理论,也梳理了相关国家有代表性的海上安全实践和理论,并根据军事科学研究学科体系关于“国家安全战略学”的分类,立足于有所创新,有所建树,努力探索和力图建立国家海上安全的基本理论体系。同时,为使研究成果具有应用价值,本专著还立足国家海上利益的拓展,把握国家海上安全的战略需求,采取现实研究与前瞻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理论观点及对策建议,力求对国家海上安全战略和政策的运筹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张炜,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研究生学历,大校军衔。现为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1996年以来,主要从事海上安全战略与政策研究,参与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多次出席相关国际会议。主要著作有《中国海疆通史》、《海权与兴衰》、《今日台湾》、《中国海防思想史》、《影响历史的海权论》、《萧劲光大将》等。目前是中国国际战略学会特邀研究员,亚太安全理事会中国委员会委员。
目录
绪言
【上编】 国家海上安全理论
第一章 国家海上安全理论要义
第一节 安全和国家安全
第二节 国家海上安全
第三节 影响国家海上安全的诸因素
第二章 国家海上安全基本内容
第一节 国家海上安全核心内容
第二节 国家海上政治安全
第三节 国家海上经济安全
第四节 国家海上军事安全
第五节 国家海上科技安全
第六节 海上公共安全
第三章 国家海上安全观
第一节 国家海上安全观的理论内涵
第二节 当代国家海上安全观的理论渊源
第三节 国家海上安全观的历史逻辑
第四章 国家海上安全战略与政策
第一节 国家海上安全战略基本概念
第二节 国家海上安全战略要素
第三节 国家海上安全战略主要类型
第四节 国家海上安全政策
第五章 国家海上安全体系
第一节 国家海上安全决策机制
第二节 国家海上安全组织体系
第三节 国家海上安全保障体系
第四节 国家海上安全法规体系
【中编】 世界主要国家(国家集团)海上安全理论与实践
第一章 美国的国家海上安全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从谋求独立到北关拓展:美国立国初期的海上安全
第二节 转向纷繁的世界:马汉的“海权论”及其实践
第三节 全球争霸:20世纪美国的海上安全理论与实践
第四节 谋求世界霸主:冷战后美国的海上安全理论与实践
第二章 英国的国家海上安全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拿破仑战争之前的英国海上安全理论与实践
第二节 顶峰时期的英国海上安全理论与实践
第三节 从高峰跌落中的英国海上安全理论与实践
第四节 冷战结束以来英国海上安全理论与实践
第三章 俄罗斯的国家海上安全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彼得大帝的“两只手”理论与实践
第二节 戈尔什科夫的国家海上威力理论与实践
第三节 普京时代的俄罗斯国家海上安全理论与实践
第四章 日本的国家海上安全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近代日本的海洋扩张理论与实践
第二节 冷战时期日本的海上安全理论与实践
第三节 冷战结束后日本的海上安全理论与实践
第五章 印度的国家海上安全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轻海重陆”:海洋意识的初始阶段
第二节 立足于印度洋的“印度之洋”理论
第三节 融入亚太的海上“东进”政策
第四节 印度海上安全理论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
第六章 澳大利亚的国家海上安全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澳大利亚海上安全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演变
第二节 全面、理性、务实的海上安全理论与实践
第三节 澳大利亚海上安全理论与实践的未来发展
第七章 东盟国家集团的海上安全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东盟国家集团的海上安全环境
第二节 东盟国家海上安全理论的历史沿革
第三节 冷战后东盟国家海上安全理论的发展
第四节 冷战后东盟国家主要海上安全实践
第五节 21世纪初东盟海上安全理论的发展趋势
【下编】 当代中国国家海上安全
第一章 中国国家海上安全理论基础构成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第二节 当代安全理论的“合理内核”
第三节 相关国际法及基本原则
第二章 中国国家海上安全基本涵义
第一节 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安全
第二节 国家海洋权益的维护
第三节 国家海上通道安全
第四节 国家海上经略活动的安全
第三章 中国国家海上安全环境
第一节 中国海上地缘战略环境
第二节 中国海上方向的安全挑战
第三节 影响中国海上安全环境的外部因素
第四节 中国周边海上安全机制
第四章 中国国家海上安全战略和政策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的国家安全战略思想
第二节 中国国家海上安全战略
第三节 中国国家海上安全政策
第五章 中国国家海上安全体系
第一节 组织体系
第二节 力量体系
第三节 政策法规体系
第四节 国家海上安全体系的发展
第六章 中国国家海上安全理论的发展
第一节 中国国家海上安全理论思维的演进
第二节 中国特色海权理论的发展
第三节 国家海上安全与中国海军的发展
后记
书摘插图
【上编】 国家海上安全理论
第一章 国家海上安全理论要义
安全问题,从来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但不同时代的安全内涵不同。安全问题的研究,历史不算长,但一开始就是以“国家”为基本单元的。而国家安全问题不可能只涉及一个国家,因而从理论上说,国家安全问题是一个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范畴的问题。
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标志着人类的安全视野超出了国家范围、走向了世界。也就是从这时候起,国家安全超出了陆地的范围,包括了海洋。国家海上安全的理论研究,也逐渐登上了历史舞台。作为一项系统研究,首先需要厘清国家海上安全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概念及其要义,这就是本章作为本书开篇的基本任务。
第一节安全和国家安全
人类的生存具有天然的社会性。安全概念及其内涵的发展,是人类安全实践不断扩大的客观进程,也是人类对安全问题认识不断深化的必然过程。
一、安全的基本概念
安全,《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安全首先是对人而言的。安危相易,福祸相生,作为一个自然状态的人,求安避危,是人之生存本能。而提高人类生存的安全性,是人类永恒的课题。安全在英文中有两个基本词——Safty和Security。根据《美国传统词典》,Safety的中文释义是,“安全的状态;没有危险、冒险或伤害。”Security的中文释义是,“不受威胁或危险;安全;从疑问、焦虑、恐惧中解脱出来;安心。”两个词所共同包含的“安全的状态;没有危险、冒险或伤害”的基本含义,是一般情况下的,或者说是在自然条件下的客观状态,即Safety的内容;而Security还包含了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等人为因素造成的威胁和危险,包含主观的感觉因素,并有安全保障的含义和很强的国家背景和政治内涵。按照美国《韦伯词典》的解释,Security还有维护安全的含义,指安全措施与安全机构。因此在翻译这个词的时候,人们常常干脆直接译成“安全保障”,或直接译成“国家安全”,以区别于一般的行为安全的含义。
在生产力低下的原始社会,人类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与大自然中存在的各种危险进行斗争,求得自身、家庭、部落、族群的安全。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使安全的范围扩大,人们除了与“天灾”斗,还需要与“人祸”争。而当国家成为社会的基本单元,人就依附于国家、从属于国家了,安全的基本内涵也就演化为国家安全,成为一个政治概念。国家为个人和社会提供安全保护,也把追求安全作为国家自身存在的最根本理由。可见,安全是一种客观状态,也是一种主观认识,它是有序人类社会存在的前提条件。安全的内涵在客观上有两层含义:其一是作为自然人,强调人类生存所必需的自然条件的安全,也就是人类本能意义上的人身安全;其二是作为社会人,强调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社会条件的安全,特别是包括一个能保护全体社会成员的国家的安全。
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的必然产物,是一种在相对固定的地域环境中维系人及所在社会集团生存的社会组织形式,是特定疆界的政治实体。按照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国家是由人民、土地、政府、主权这四个因素构成的。定居的人民、固定的领土、一定形式的政府,是国家存在的物质形态,主权则表现为无形的国家意志。中国古代统治者很早就认识到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和国家捍卫安全的首要性。《战国策•齐策六》说,“今国已定,而社稷已安矣”。《易经》说,“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16世纪的英国政治哲学家霍布斯(T•Hobbes)指出,“国家的建立就是为了捍卫人民免遭外来者的侵略和彼此间的伤害。”认为,“国家只要敏锐地感到不安全,它们就会采取一种角斗士的态势把武器指向对方,眼睛彼此盯着。”在西方,特别是从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了主权原则以后,主权国家成为近现代国际关系中的基本行为主体。主权的排他性,国家利益的排他性,使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呈现“零和”状态,有时可能发展到你死我活的境地。因此,国家安全就成为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统治者第一位的政治任务,这也就是国家安全问题产生的根源。从这个时期开始,国家安全就已经不是一个单个国家的问题,而实际上外延成为一个国际问题,成为一个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范畴的问题。
根据当今学术界的权威研究,人们真正理性地把国家安全问题作为政治范畴、国际关系范畴的问题进行研究,时间并不长。英国学者曼戈尔德(P•Mangold)在《国家安全与国际关系》一书中指出,从词源上讲,国家安全是个美国概念。尽管在第四任美国总统麦迪逊(J•Madison)的著作中可找到有关的思想,但它的出现只是近几十年的事。据他考证,国家安全的现代用法最早出现在美国报纸专栏作家李普曼(W•Lippman)1943年的《美国外交政策》一书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这个提法才成为国际政治中一个常用的标准概念,成了取代诸如军事事务、外交政策、外交事务等较陈旧词汇的新提法。
两次世界大战的实践,使人类关于国家安全的认识产生了飞跃。二战以后的l947年,美国政府制定了《国家安全法》,这是现代国家有关国家安全的第一部法律,标志着“国家安全”这一概念得到政府认定,并进入国家的法律程序。美国的国家安全,“是既包括美国国家防务,又包括美国对外关系的两个集合名词。具体指有下述情况导致的状态:在军事或防务上占有对任何外国或国家集团的优势;对外关系上的有利地位;能成功地抵抗来自内部的或外部的、公开的或隐蔽的敌对行动或破坏行动的防务态势。”这一定义说明,美国的国家安全,主要是针对外来军事威胁而言的,其基本价值观是取得国家军事和外交两个方面的绝对优势,而安全的获得也依赖于军事。二战以后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国际社会几乎都是以军事安全替代了整个安全的内涵,或许正是肇始于美国的这一国家安全概念。
冷战以后,两个超级大国互为敌手进行军事对抗的状况不复存在。各国面临的军事威胁尽管仍旧在国家安全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已经不是唯一的威胁。由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发展带来的许许多多新威胁、新危险,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安全”这一古老的命题。1994年1月,美国克林顿政府在向国会提交的国防报告中指出:“传统的国家安全威胁主要是军事威胁,但是新时期国家安全的概念应该扩大,应超出冷战时的安全概念。”美国著名的国际政治问题专家约瑟夫•奈说:“从传统观点看,国家总是把军事安全放在优先地位,以避免对其生存形成种种威胁。然而今天,安全增加了新内容。……除了保证国家疆界范围内的有形存在外,大多数现代国家安全政策还要确保经济繁荣、民族自治以及政治稳定。”1997年,从泰国开始迅速席卷东南亚的金融危机,使人们饱尝了经济安全、金融安全对于国家安全的威胁。2001年美国“9•11”事件,进一步彰显了恐怖主义对国家安全的重大伤害。今天,国家安全的概念已经大大拓展,覆盖了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等各个领域,更加细化的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环境安全等具体领域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从总体上来说,当今世界的安全问题,划分为传统和非传统两大领域。传统安全问题是军事安全和政治安全问题,这些问题不但没有弱化,反而以新的表现方式在迅速发展;与此同时,非传统安全领域的问题日益突出,突出的有经济安全问题、环境安全问题、能源安全问题,以及恐怖主义、海盗、武装抢劫、走私、贩毒等跨国犯罪安全问题,等等。
二、安全与威胁
威胁(危险)与安全相对应,是一对矛盾。它们相辅相成,有威胁才能想到安全,有什么样的威胁就要有什么样的安全措施或手段去保障安全。对国家而言,威胁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对国家利益造成损害的可能性。威胁也是一种状态,即国家感受到利益可能遭到损害,感受到了不安全。威胁既是国家之间冲突利益的客观反映,又是对方(敌方)采取对抗性、甚至敌对性行动的主观意愿和实力的体现。从国际政治的角度说,威胁是国际斗争的产物,是一种国际斗争的客观状态。
利益冲突、敌对意图、损害能力是构成威胁的三要素。威胁产生的客观基础是国家问的利益冲突,利益冲突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敌对意图,而决定威胁形成的物质条件则是国家间的力量对比。如果把国际斗争视为动态发展过程,威胁就是直接冲突的前期阶段,也可以说是一种对抗方式。然而,出现了利益冲突,出现了敌对意图,能否形成威胁,还要看损害能力。在国际斗争中,任何国家对利益的谋求都有成本,都必须付出某种代价,而谋求最低成本、即以最少代价获取最多利益是基本决策原则。损害能力强,代价就小;而损害能力弱,代价就大。一个国家是否去威胁另一个国家,需要进行能力的权衡和选择。
威胁在理论上有两方面意义,一是对于制造和利用威胁一方而言,二是对于感知和应对威胁一方而言。一般来说,前者处于强势地位,是主动的一方;后者处于弱势地位,是被动的一方。辩证地看,强势和弱势又是相对的,一方同时拥有两方面的角色也是经常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