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财务管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院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教材新系(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院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教材新系)
分類: 图书,教材教辅与参考书,大学,经管专业,
品牌: 杨雄胜
基本信息·出版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页码:31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811225907
·条形码:9787811225907
·包装版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院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教材新系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高级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分为公司治理、价值评估、增长管理、现金流管理、风险财务、行为财务六个方面。这样的内容设计,既吸纳了世界财务理论与实务发展的最新进展,又较好地适应了中国财务管理实践发展的现实需要。每一方面内容我们都力求写得简明、前沿、实用和准确,这样便于教师正确组织财务管理各种知识的教学,也便于学生准确掌握各个财务学名词并能正确地应用,有利于学习、考试,并具备规范的财务思维。
目录
第1章 公司治理(上)
1.1 公司治理概述
1.2 公司治理对象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
思考题
案例分析
延伸阅读文献
第2章 公司治理(下)
2.1 投资者利益
2.2 客户利益
2.3 员工利益
关键词
思考题
案例分析
延伸阅读文献
第3章 价值评估
3.1 价值评估概述
3.2 价值评估模型与价值驱动因素
3.3 基于价值评估的价值创造
3.4 基于价值评估的投资者沟通
关键词
思考题
计算分析题
延伸阅读文献
第4章 增长管理
4.1 研究与开发管理
4.2 公司并购与资产重组
4.3 紧缩与整合社会资源
4.4 IPO与再融资
4.5 财务增长管理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思考题
计算分析题
延伸阅读文献
第5章 现金流管理
5.1 概述
5.2 现金流量及其度量
5.3 现金流向与战略决策
5.4 现金流程及其管理
5.5 现金流速及其评价
关键词
思考题
案例分析
延伸阅读文献
第6章 衍生工具与公司财务管理
6.1 衍生工具的基本概念与市场机制
6.2 衍生工具与公司融资管理
6.3 衍生工具与公司投资管理
6.4 衍生工具与公司营运管理
关键词
思考题
案例分析
延伸阅读文献
第7章 行为财务
7.1 行为学基础
7.2 公司估值
7.3 非理性条件下的公司财务行为
7.4 团队财务决策
关键词
思考题
案例分析
延伸阅读文献
……[看更多目录]
序言《高级财务管理》第一版完成于2003年,可以说是“非典”时期看书、研究的副产品。出版后,发现距教材要求甚远,篇幅过大,章节过多,内容过于概括,不利于教学。但是,读者们还是给予了我们很多鼓励,使得《高级财务管理》成为不少高校的教材,而且成为一些高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参考读物,不少实务工作者对《高级财务管理》投入了极大的阅读热情。凡此种种,激励着我们把《高级财务管理》修订工作提上了议事日程。
2006年,《高级财务管理》被列入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从而给修改重编《高级财务管理》提供了契机。但是,由于作者们对《高级财务管理》作为教材应包括哪些内容尚存在着较大分歧,同时加上各项行政社会性杂务纠缠,使《高级财务管理》教材修订、审校工作一再拖延。
经过五年多教学尝试与不断研发,我们终于对《高级财务管理》教材应包括的基本内容有了较为明晰的认识,总的看法是,目前就《高级财务管理》完整框架编写教材的思维必须改变。作为《高级财务管理》教材,一方面要体现出有别于《财务管理原理》和《中级财务管理》教材的内容,另一方面要保持与《财务管理原理》和《中级财务管理》教材在逻辑上的一致性和内容联系的紧密性,同时要适应现代财务管理实践对财务管理工作者知识与能力素质的具体要求,在内容上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为此,我们把《高级财务管理》教材的基本内容分为公司治理、价值评估、增长管理、现金流管理、风险财务、行为财务六个方面。这样的内容设计,既吸纳了世界财务理论与实务发展的摄新进展,又较好地适应了中国财务管理实践发展的现实需要。每一方面内容我们都力求写得简明、前沿、实用和准确,这样便于教师正确组织财务管理各种知识的教学,也便于学生准确掌握各个财务学名词并能正确地应用,有利于学习、考试,并具备规范的财务思维。
文摘第1章 公司治理(上)
1.1公司治理概述
1.1.1公司治理的含义
要理解公司治理的概念,首先必须知道公司的含义。我们知道,公司是一个典型的营利组织,其存在并发展的唯一动力及目标是利润。尽管以利润为目标的公司理论遭到了诸多批评,而且公司实践也暴露出了追求利润所带来的负面作用,如生态破坏、资源浪费、商业欺诈等。但无可否认,利润仍是评价一个公司成败的重
要标准。只是公司追求利润的同时也应该讲求商业道德,并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那么,为什么叫“公司”?主要在于这一组织所需的资本和人力以全社会为获取的空问,其产品和劳务又是为全社会所需的。既然资源的用途及目标都以全社会所有人为落脚点,则“公司”的称谓就理所当然了。公司这一基础性质,决定了公司从发起到营运的各个阶段,均应以维护全体出资人、员工及消费者的利益为立足点和行为准则。但在具体实务中,相对于一个特定企业,出资人(包括股东和债权人)、员工及消费者(主要指客户)的利益往往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例如,股东需要高回报,但员工的高收入与客户期望的产品高质量、低价格以及债权人对风险的忌讳相冲突。显而易见,股东与这些方面利益矛盾的存在,是引发现代公司一系列问题的重要原因,例如,劳资矛盾、产销矛盾和信用风险等。而且,公司的日常控制权掌握在一批经理人员手中后,又在上述矛盾基础上增加了一种对现代公司生存发展至为重要的矛盾:经理与股东的矛盾。因此,现代公司已处于各种利益关系矛盾之中。如何协调这些利益关系,使之统一服务于公司的长远发展,成为现代公司成长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一个根本问题,形成了公司治理的原始含义。公司自诞生之日起,上述矛盾就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决定了公司治理是伴随公司生命始终的一种内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