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网格

分類: 图书,工业技术,机械 仪表工业,机械制造工艺,
作者: 刘士军,武蕾,孟祥旭等编著
出 版 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1字数:版次: 1页数: 260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12108539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讲述制造网格基本原理和相关技术的论著,从制造网格的原理和基本应用形态讲起,详细介绍了制造网格的架构设计、资源管理、作业管理、问题求解环境、安全体系架构,以及有关的实现技术与规范等,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制造网格所涉及的基本理论、实现技术和应用案例等。
本书内容系统、完整,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和参考资料,也可作为从事制造业信息化、计算机集成制造、企业IT管理等相关方向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信息时代与网络化制造
1.2 网络化制造的内涵与发展
1.3 网格的提出与演化
1.4 制造网格的研究进展
1.5 制造网格的应用
本章小结
第2章 制造网格的定义与应用形态
2.1 虚拟企业与虚拟组织
2.2 制造网格的相关概念
2.3 制造网格的内涵、特征和与其他网格的区别
2.4 制造网格的不同应用形态
本章小结
第3章 制造网格体系结构
3.1 制造网格体系结构概述
3.2 制造网格业务执行流程
3.3 制造网格基本模块功能介绍
3.4 面向不同应用的制造网格架构
本章小结
第4章 制造网格资源管理
4.1 概述
4.2 制造网格资源特征分析
4.3 制造网格资源描述
4.4 制造网格资源封装
4.5 制造网格资源注册
4.6 制造网格资源检索
本章小结
第5章 制造网格作业管理
5.1 制造网格作业管理概述、需求及作业生命周期
5.2 制造网格作业描述
5.3 制造网格作业执行管理
5.4 制造网格作业调度
本章小结
第6章 制造网格问题求解环境
第7章 制造网格安全体系架构
第8章 制造网格技术与规范
第9章 制造网格应用案例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1章 绪论
1.1信息时代与网络化制造
现代意义上的“制造”概念形成于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它是指通过机器进行制作或生产产品,特别是大批量地制作或生产产品。制造活动和制造技术与人类自身的形成和进步相辅相成,并在满足人类物质文明需求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它是人类生存、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一个不变的主题。
网络经济和经济全球化使得制造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制造业面临全球性的市场、资源、技术和人员的竞争。产品需求的多选择性、个性化,以及快速升级淘汰使得市场快速多变,不可捉摸,无法预测,迫使制造企业改变经营策略与业务模式,以新的组织形式应对市场。今天的全球制造需要企业之间有效协作,聚集多方面的制造资源,甚至是全球的制造资源和专业服务,利用多家企业的业务优势,才能快速响应动态和不可预测的市场。
21世纪的制造业发展趋势可以用信息化、柔性化、集成化、智能化、知识化、敏捷化、虚拟化、网络化、全球化和绿色化等“十化”来概述,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目标始终围绕着如何最优化配置企业内外部资源,迅速响应市场需求,更快地生产出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面对全球化、信息化的制造业环境的实际需求,许多先进制造模式如网络化制造、电子制造(e—Manufacturing)、敏捷制造、虚拟供应链、全能制造系统等应运而生。
1991年美国学者提出的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就是为使企业适应这种环境而创建的新的企业发展战略。敏捷制造概念是通过把动态灵活的虚拟企业(或动态联盟)、先进的柔性生产技术和高素质的人员全面集成,从而使企业能从容应对快捷变化和不可预测的市场需求,获得企业的长期经济效益,这是一种提高群体竞争能力的全新制造组织模式,已成为21世纪制造企业的主导模式。
随着全球市场化、全球网络化的进程,网络制造已成为敏捷制造的一种实现形式;通过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制造系统——全球制造自动化系统,可以利用异地的资源(设备、知识、人力)来制造市场所需产品;采用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策略、集成异构设备达到信息共享与知识的协同处理,从而实现更广泛协作的敏捷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