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谐振接地(第二版)

分類: 图书,工业技术,电工技术,高电压技术,
作者: 要焕年,曹梅月 著
出 版 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1字数:版次: 2页数: 350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8380384包装: 精装内容简介
随着继电保护选择性难题的解决和自动消弧线圈的推广应用,显著提高了优化谐振接地系统的运行绩效;同时实践结果表明,该系统的最高电弧接地过电压与低电阻接地系统持平;近来,优化谐振接地方式在西方国家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等等。这些说明谐振接地方式已经并正在成为中压电网和大型发电机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发展方向。
本书在总结国内外电力系统运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对电力系统中性点的不同接地方式进行了概要的讨论,重点对其中的谐振接地方式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论述。
本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对电力系统的发展和城乡电网的建设改造具有实用与参考价值,可供电力系统中从事设计、运行、安装、检修、试验、制造的科研、工程技术人员及有关管理人员阅读,亦可供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目录
第二版序言
第一版序言
第一章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概论
第一节 导言
第二节 中性点接地方式发展简史
第三节 一个概念和几个术语
一、零序阻抗
二、中性点不接地和中性点绝缘
三、中性点有效接地和中性点直接接地
四、中性点全接地和中性点非常有效接地
五、中性点谐振接地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六、中性点非有效接地
第四节 接地方式的划分及电压、电流的互换特性
一、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划分
二、非故障相工频电压和单相接地故障电流
三、电压与电流的互换特性
第五节 接地程度系数与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关系
第六节 典型接地方式系统的基本运行特性
一、中性点有效接地和全接地系统
1.有效接地系统
2.全接地(非常有效接地)系统
二、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
1.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2.谐振接地系统
三、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系统
四、几个有关的技术问题
第七节 发电机中性点的接地方式
一、从接地方式的发展历程看限制单相接地故障电流的必要性
二、5~15A的高电阻接地方式对大型发电机已不适用
三、引进技术必须考虑其先进性
第八节 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适用范围
一、中性点有效接地方式类
1.中性点非常有效接地方式
2.中性点有效接地方式
二、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类
1.大电流接地方式
2.小电流接地方式
三、低压配电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
1.TN型低压系统
2.TT型低压系统
3.IT型低压系统
第九节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谐振接地原理
第三章 单相接地时的暂态过程
第四章 影响熄弧的因素
第五章 中压电网谐振接地
第六章 高压电力系统谐振接地问题
第七章 发电机中性点谐振接地
第八章 谐振接地方式的优化
第九章 谐振接地方式实施技术
第十章 谐振接地系统的参数测量与计算
第十一章 消弧线圈的异常动作及损坏原因分析
第十二章 谐振接地系统的内部过电压及防止措施
第十三章 谐振原理在电力系统中的其他应用
书摘插图
第一章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概论
第一节导言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一个综合性的技术问题,它与系统的供电可靠性、人身安全、设备安全、绝缘水平、过电压保护、继电保护、通信干扰(电磁环境)及接地装置等问题有密切的关系。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人们防止系统事故的一项重要应用技术,具有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密切结合的特点,因而是电力系统实现安全与经济运行的技术基础。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主要是技术问题,但也是经济问题。在选定方案的决策过程中,应结合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规划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全面考虑,使系统具有更优的技术经济指标,避免因决策失误而造成不良后果。
简言之,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一个系统工程问题。
这个问题涉及面广,在处理时必须深入调查研究,认真集思广益,与时俱进,全面考量,做到心中有数。
中性点接地方式与电力系统中最常见的单相接地故障关系密切。研究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目的,主要在于正确认识和恰当处理频发的单相接地故障,并将其不良后果降到最低限度,这样才能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绩效,使效益投资比更高,运行维护费用更低。
理论分析和长期运行经验表明,遵循电压、电流互换特性这一基本理念,处理不同电压等级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问题,均可获得满意的结果。对于高压、超高压和特高压电力系统而言,主要矛盾是限制工频电压升高和内部过电压,以降低电力设备的绝缘水平;对于中压电力系统来说,则主要是限制单相接地故障电流的危害性问题。
当代科学进步很快,技术创新层出不穷,明显变化的负荷特性对电能质量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同时中压电力系统与广大用户的关系密切;另一方面,高压、大容量发电机的事故后果极严重,随着接地继电保护技术难题的攻克,为这些迫切性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也为推广谐振接地方式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事物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竞争而发展的,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也不例外。以前,220kV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问题,曾经比较突出。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结果是谐振接地方式被有效接地方式所取代;现在,中压电力系统和大型发电机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问题又相当明显。由于在电子、微电子技术的支持下,接地继电保护难题顺利解决,相应的低电阻接地方式和高电阻接地方式终将被谐振接地方式所取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