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尺度农用地评价、规划与开发整理示范区建设

分類: 图书,经济,各部门经济 ,农业经济,
作者: 许皞,门明新,陈亚恒著
出 版 社: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2-1字数:版次: 1页数: 267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02096301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系统科学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想与研究方法,重点围绕“科学评价农用地质量、提高农用地生产能力、合理开发整理耕地后备资源、科学制定土地合理规划与提高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等土地资源管理战略目标,在总结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冀东山地丘陵区卢龙县为典型区域,在系统分析农用地资源质量,土地利用规划等方面研究的原理、方法基础上,对该地区的农用地质量、农用地生产能力、耕地后备资源、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基本农田示范区建设及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进行了综合研究。本书资料系统全面,数据翔实可靠,结论合理、应用性强,既能满足社会对土地资源科学管理的理论技术要求,又能为提高耕地质量与生产能力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服务。可供从事土地资源评价与规划、土地开发整理、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系统工程、生态环境等研究领域的科研人员和政府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许皞,河北省定兴县人,1963年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保定市政协副主席,河北省土地学会副理事长,河北省土壤肥料学会副理事长,河北省农业咨询专家,河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政府津贴获得者。1999年获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学位。多年来从事土地评价、耕地生产能力研究、农业地质环境、耕地保护与开发整理、土地规划、矿山生态修复等研究。主持和参加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发展计划、国土资源部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河北省科技攻关等3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研究成果获河北省科技进步奖20余项,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著作6部。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案
第二章 农用地评价与规划利用基础理论与研究区概况
第一节 农用地评价与规划利用基础理论
第二节 卢龙县概况
第三章 卢龙县农用地质量评价研究
第一节 卢龙县农用地分等研究
第二节 卢龙县农用地定级估价方法研究
第三节 卢龙县标准样地设置
第四章 卢龙县农用地生产能力核算研究
第一节 农用地生产能力核算概述
第二节 卢龙县农用地产能核算研究过程
第三节 卢龙县农用地产能核算及结果分析
第四节 卢龙县农用地生产能力核算成果的应用研究
第五节 卢龙县耕地后备资源生产能力核算
第五章 卢龙县土地利用结构布局规划研究
第一节 土地利用结构布局规划系统分析
第二节 卢龙县土地利用现状及动态变化
第三节 卢龙县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第四节 卢龙县土地利用分区分析
第六章 卢龙县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第一节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概述
第二节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三节 卢龙县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第四节 集约利用评价成果在规划指标分解中的应用
第七章 卢龙县基本农田保护空间规划研究
第一节 卢龙县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基础
第二节 卢龙县粮食需求量和粮食供给量确定
第三节 卢龙县基本农田保护区最终确定
第八章 卢龙县农用地开发整理潜力及示范区建设
第一节 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
第二节 耕地开发整理内涵及潜力结构分析
第三节 卢龙县耕地开发整理潜力的测算
第四节 耕地开发整理潜力分区及时序安排
第五节 卢龙县基本农田整理目标空间配置
第六节 卢龙县基本农田整理示范区建设
附表
附表1 河北省卢龙县农用地分等单元属性数据
附表2 卢龙县农用地农贸市场作用分值
附表3 卢龙县农用地道路通达度作用分值
附表4 卢龙县农用地中心城镇作用分值
附表5 卢龙县后备资源因素组合类型
附表6 卢龙县各乡镇耕地后备资源目标等别与产能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二章 农用地评价与规划利用基础理论与研究区概况
第一节农用地评价与规划利用基础理论
一、农用地质量评价基础理论
(一)农用地评价的土壤学基础理论
土壤是农用地资源的核心,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变化必然引起农用地质量的变化。分析土壤性质发生变化的时间和空间特点以及土壤性质变化的尺度特征,可以更好地选择影响农用地质量变化的土壤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指标,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土壤学理论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土壤是由地球表面生物、气候、母质、地形、时间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可供植物生长的一种复杂的生物地球化学物质;与形成土壤的岩石和沉积物相比,具有独特的疏松多孔结构、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它是一个动态生态系统,为植物提供机械支撑、水分、养分和空气条件;支持大部分生物群体的活动,来完成生命物质的循环;维持着所有陆地生态系统,基中通过供给粮食、纤维、水、建筑材料、建设和废物处理用地,来维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通过滤掉有毒的化学物质和病原生物体,来保护地下水的水质,并提供了废弃物的循环场所和途径使其无害化。“土壤”概念从土壤的形成—组成—功能讲述了土壤对人类和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性。鉴于土壤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有必要在进行区域农用地质量评价研究时,对一些重要的土壤学理论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土壤性质的变化对农用地质量水平的影响和指导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